《外语界》2024年第4期目录与提要

文摘   2024-08-27 16:55   上海  



外语界

2024年第4期(总第223期)






目  录







提  要



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交际学助推外语新文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张红玲   孙有中   

提要:新文科建设的战略规划为新时代外语学科的知识体系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跨文化交际学以探究多元文化语境下不同文化个体和群体之间沟通、相处与合作机制为使命。跨文化交际学与外语学科的交叉融合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和深厚的理论逻辑,能够拓展外语学科新现象和新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外语学科育人、跨文化能力及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跨文化交际学助推外语新文科建设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重视跨文化交际学科专业建设,加强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与应用,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学科教学能力,推进以跨文化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跨文化外语教育。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外语新文科建设;学科知识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跨文化能力 

基于文化悖论教学课例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一恒   迟若冰  

提要:传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文化价值观维度理论的教学不可或缺,但常常导致本质主义的文化观念。本研究设计了文化悖论教学课例,以改进传统的价值观维度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干预实验和反思性问题的主题分析,课例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对文化的内部差异性、情境依赖性及可变性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学生的文化智力显著提高,与本质主义倾向呈正相关,思辨能力正从低阶向高阶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教学;文化价值观;课例研究;文化悖论;跨文化思辨能力;文化智力 

跨文化商务话语:跨学科研究主题与方法 

冯捷蕴   张丹丹   

提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数字化加速,跨文化商务话语逐渐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跨文化商务话语研究,发现国内相关研究的主题偏重于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单一,跨学科研究鲜见。文章提出从跨学科视角探讨跨文化商务话语研究的企业社会责任话语、企业领导话语、广告话语、商务谈判话语、企业内部沟通话语五个重要主题,阐述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多模态话语分析法、交际民族志四种研究方法,旨在推动中国跨文化商务话语研究深入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话语;跨学科研究;多主题;混合研究方法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加军   顾力行   

提要:本研究以1986—2023年间SSCI和A&HCI收录的跨文化能力研究论文为数据来源,借助文献可视化工具VOSviewer梳理了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的发文状况、共被引网络和研究主题。结果显示,研究论文数量总体呈递增趋势,主要发表于跨文化、语言学、教育学等领域的期刊。研究主题聚焦涵化、语言教育、教育国际化、医护教育等不同情境下的跨文化能力模型构建、跨文化能力量表开发、跨文化能力测评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进而展望了我国学者可以拓展的领域,以期为跨文化能力研究的纵深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文献计量;跨文化外语教育 

外语教材研究

外语教材学: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束定芳   

提要:国内外近年来外语教材研究呈现出专业化、学科化、多元化的加速发展态势,外语教材学呼之欲出。外语教材学的研究目标是探索外语教材建设规律,构建服务外语教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外语教材理论体系。外语教材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外语教材性质和功能、外语教材史、外语教材编写、外语教材分析与评估、外语教材使用、外语教材与教师发展、外语教材管理、外语教材生态系统等。外语教材学建设需要外语教育生态体系中各参与方通力合作,培育专门人才,建设分类教材数据库,利用数据分析模型对教材进行全方位分析与评估等。外语教材学还应关注研究方法创新,使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及混合研究等多元方法加强教材及其实际使用效果研究。 

关键词:外语;教材;外语教材学;学科建设;教育生态体系 

国外英语作为二语教材评价量表编制与启示 

胡唯哲   

提要:国外ESL教材评价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能为中国外语教材评价实践提供重要启示。本文梳理了近50年来国外ESL教材评价量表的演进历程与典型特征。ESL教材评价量表编制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和繁荣期三个阶段,呈现出理论基础向精准化迈进、评价要素朝适切化发展、评价方法向动态化演变的特征。我国外语教材评价应搭建主干突出、旁支清晰的树形理论支撑体系,构建指标适切、层级细分的教材评价要素系统,打造科技赋能、动静结合的评价反馈优化链条,以提升外语教材评价和编写质量。 

关键词:英语作为二语教材;外语教材;评价量表;量表编制 

二语研究

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冠词指称表达体系研究 

邵士洋   

提要:本文考察了120名不同语言水平中国学习者在8种指称类型名词短语中产出英语冠词的预设性效应,并讨论了预设性范畴归属。结果表明,不定非实指和定指名词短语中冠词产出的预设性效应不显著;不定实指名词短语中预设性效应显著,但是显著效应仅体现于初级水平学习者。预设性作为语用因素而不是作为普遍语法参数影响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冠词习得,因此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冠词指称表达体系为实指性和定指性组成的二元体系。 

关键词:指称表达体系;预设性;实指性;定指性;冠词指称 

二语学习者心流体验的前因组态研究——基于NCA与fsQCA方法的分析 

王晓慧   刘晓峰  

提要:本研究以632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结合运用NCA和fsQCA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二语学习者心流体验的必要条件与前因组态。研究结果发现:(1)挑战与技能平衡是产生心流体验的必要条件;(2)心流体验的前因组态共有4种,分别为“目标—兴趣”双元驱动型、“目标—动机—兴趣”贯通驱动型、“目标—动机—交互”并促驱动型和“兴趣—反馈”互促驱动型。研究探明了二语学习者心流体验前因变量多重并发的因果机制,能为二语教学与学习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二语学习者;心流体验;前因组态 

翻译教育研究

新时代中国翻译教育:理念内涵与研究框架 

穆  雷   梁伟玲   刘馨媛   

提要:本文在梳理教学翻译、翻译培训、翻译教学、翻译教育等概念的基础上,厘定了新时代翻译教育的理念内涵,并重新构建了翻译教育的研究框架。该框架主要由翻译教育理论研究和翻译教育实践研究组成,涵盖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史研究、方法论研究、“教”类研究、“学”类研究、“测”类研究等主题,以拓展翻译教育研究的视域和方向。 

关键词:翻译教育;概念演变;教育理念;翻译人才培养史 

我国英语类专业本科生全译实践方法运用实证研究 

余承法   陈钰曦   

提要:本研究以全译实践方法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我国2 071名英语类专业本科生全译实践方法的运用情况。结果发现:(1)受试7种全译方法的运用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均值为3.01),运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增译>换译>减译>对译>移译>合译>分译,该排序修正了全译实践方法论的部分假设;(2)受试对全译方法30种技巧的运用倾向发生于小句以下语言单位,语素增译、词增译、有形移译和词类换译等为高频技巧,无形移译、短语分译、短语合译和复句对译等为低频技巧;(3)对译之外其余6种方法的运用呈现较强或强正相关,表明全译方法具备一定组合能力,验证并完善了全译方法组合能力的已有假设。这些发现为进一步考察翻译学生全译实践方法运用与翻译能力的相关性奠定基础,为翻译教学与译才培养提供启发。

关键词:全译实践方法;翻译技巧;英语类专业本科生;问卷调查


外语教学

面向国家国际化战略的外语类研究生培养策略 

吴  岩   

提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国际化战略对外语类研究生人才类型的需求,分析了外语类研究生应具备的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胜任力和国际传播力等核心能力。文章接着从加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注重研究生实习实践的协同落实、推进研究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形塑等方面探讨了外语类研究生培养策略,助力外语学科服务国家国际化战略实施。 

关键词:国家国际化战略;外语类研究生;人才类型;人才培养策略 

研究生英语课程中的全球胜任力培养:理念框架与教学实践 

董焱宁   

提要:本研究依托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模型,构建了全球胜任力培养融入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理念框架,从全球胜任力视角展现了语言、思辨和思政的内在逻辑关联,并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探索了该框架的实践效果与启示。研究结果表明,该框架有助于实现学生在认知、人际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全球胜任力提升。研究探讨的理念框架和教学策略对研究生英语及相关课程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全球胜任力;理念框架;教育行动研究 

《外语界》2024年第4期




专注跨文化教学、测评、研究及相关赛事


跨文化教学与测评
发布全国跨文化能力考试、跨文化能力大赛、跨文化能力教学与测评研究相关信息;发布相关学术资源、论坛会议、研修培训等信息;为跨文化体验和经历提供专家释疑。 账号主体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