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日益全球化与信息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让这些承载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的文化瑰宝在现代社会焕发活力,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手段,能够通过图像、符号、文字等元素,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递信息,为非遗提供现代化的表达途径。通过视觉设计,传统非遗被重新演绎,更符合当代审美,增强了文化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因此,加强视觉传达设计与非遗的融合,是推动非遗发展的创新实践,也是促进文化认同与价值传播的有效方式。
视觉传达设计赋能非遗传播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还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的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然而,传统的非遗传播手段由于表现形式单一、传播渠道局限,难以引起当代受众的兴趣和关注,尤其在年轻一代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创新的传播方式,使非遗更具吸引力和时代感。在此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成为赋能非遗传播的重要手段。
视觉传达设计助力非遗传播的路径
视觉传达设计在非遗传播中的应用,不是简单地再现传统符号,而是通过现代化手法赋予其新的意义与活力。视觉传达设计以图像、色彩、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符号构建为核心,能够直观且生动地呈现非遗的独特魅力。通过设计,这些符号可以被重新提炼和现代化演绎,使其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从而增强非遗的视觉吸引力。以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开发为例,故宫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提炼,设计出一系列深受欢迎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巧妙地将故宫的建筑元素、传统纹样等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这些创新设计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又成功地在年轻群体中传播了文化,增强了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视觉传达设计在非遗传播中的手段,不是对传统渠道的覆盖,而是要借助数字技术拓展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社交媒体、数字平台、虚拟现实等新兴传播媒介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选择。设计师通过新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观众得以在视觉、触觉和听觉上获得沉浸式体验,增强情感共鸣。“数字敦煌”项目便是这一实践的成功范例。敦煌莫高窟景区利用VR和AR技术,对壁画和雕塑进行了高精度数字化采集和三维建模。VR技术构建了虚拟的莫高窟场景,观众佩戴设备即可虚拟游览洞窟,并了解相关历史背景信息。这种虚拟体验不仅解决了洞窟开放受限和壁画损坏等问题,还让公众身临其境地体验敦煌文化。AR方面,开发了基于移动设备的应用,观众通过扫描特定图像即可看到壁画内容的动态演示,如佛教故事和古代舞蹈的复原,使静态壁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该项目充分展示了VR和AR技术在非遗传播中的潜力,以沉浸式和互动式手段实现了文化的广泛传播,提升了观众的文化体验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视觉传达设计在非遗传播中的表达,不是对单一传播形式的依赖,而是通过多元载体和资源整合进行传播。以苗绣为例,视觉传达设计在对苗绣文化的表达中,不依赖于传统刺绣技艺的单一展示,而是通过多元化载体与资源整合的方式来实现传播与创新。设计师在挖掘苗绣的图案和色彩符号时,结合现代视觉审美,将这些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饰品制作、家居装饰等领域,创造出多种实用的文创产品。同时,设计团队还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共同举办线下展览和沉浸式体验活动,让观众在实地感受苗绣精湛工艺的同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这种方式不仅拓宽了苗绣文化的传播途径,还通过设计创新和资源整合,提升了苗绣在现代社会中的吸引力。
视觉传达设计在非遗传播中的产品,不是单纯的物化承载,而是要提升其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设计师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饰品、家居用品、纪念品等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丰富了非遗的传播途径,通过市场化推广可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作为非遗的物化载体,这类产品能让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与非遗融合也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协同合作,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学者等专业人士紧密合作,通过多学科交流深化对非遗的理解,确保设计更好地体现其内在精神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展非遗的应用,实现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多层次传播。
视觉传达设计有效弥合了非遗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代际差距,使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播中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多领域协作的进一步深化,视觉传达设计将为非遗的保护与创新带来更多可能。各方应继续探索多元融合的创新路径,激发非遗的生机与活力,推动其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竹欣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