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畅通司法救助渠道,实行应救尽救、一案多策、跟踪回访——
多元救助
让司法温暖可感可触
2024年是司法救助制度落地十周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始终秉持“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以畅通救助渠道、构建多元救助体系、拓展救助效果为目标,高质量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
该院拓宽案源线索渠道,变控告申诉部门单一寻找线索为刑事、民事、行政、未成年人检察等部门多渠道汇集线索,由被动接收线索转变为主动挖掘线索,力求实现“应救尽救”。
他们以数字检察快速发展为契机,选择运用适合本辖区特点和本院受理案件所涉被害人类型的大数据模型,将退役军人、涉老对象、困难妇女等群体逐步纳入数据库对比范畴,着力打造司法救助“数字”模式,通过高效碰撞和比对数据,精准摸排和筛查司法救助线索。
开发区检察院加强与上级检察机关的沟通联络,并与上级检察机关联合开展救助。2024年该院共有5件6人与上级检察机关联合实施救助,共发放司法救助金20余万元。其中一件救助案件,办案检察官驱车两千余公里,主动上门对一名未成年救助申请人进行调查核实,最终通过两省、三级检察机关联合救助,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办案过程中,开发区检察院不断加强司法救助金监管,积极构建“救助+监管”新模式,明确司法救助金提存适用范围、发放程序及相互单位监管责任等内容,与监管单位共同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管用的司法救助金监管模式,对司法救助资金的使用形成全程跟踪监管,确保司法救助金真正救在“点”上。
在发放司法救助金的同时,开发区检察院结合个案特点和不同需求,积极构建多元化救助平台,通过教育、医疗、民政等社会救助机构团体,开展“一案多策”个性化帮扶,如对因遭受犯罪侵害、产生心理阴影的被害人,协调相关单位开展综合救助提供心理疏导,以多元救助帮扶共同筑牢社会底线安全网。在办理黄某某国家司法救助案中,该院建立“小手拉大手,爱心妈妈”帮扶机制,用好关爱帮教、法律宣讲等方式,做好沟通、教育工作,以达到救助目的,实现救助效果。2024年开发区检察院与该区社会发展局、民生保障局、妇联联合签订《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困难妇女专项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的意见》,以检察履职的“我管”激发社会的“都管”的乘法效应,形成跨部门、跨层级的保障合力。
开发区检察院建立“矛盾化解+司法救助+跟踪回访”工作模式,推动形成“一次救助,长期关怀”长效机制,通过跟踪回访做实全面了解被救助人的生活状况、救助金的使用情况、社会救助的落实情况等,进一步巩固司法救助工作效果。如对一名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期间,检察干警持续加强与监护人沟通,定期回访了解孩子的后续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减免学杂费、申请助学贷款、办理低保等相关事宜。对一名因案重伤的被申请人坚持定期回访,了解生活困难、康复治疗情况,并积极协调村委会、民政等部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做到“案件虽结、关怀不止”。
来源:河北法治报
作者:李娜 吕阳 刘林
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