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AI应用现在到底能不能落地?

科技   2024-12-12 17:01   北京  

最近,我拜访了A公司负责AI落地的工程团队。团队负责人向我分享了过去两年他们在推动AI项目落地时的经历。他们的团队曾全力投入到多个AI项目的验证和测试中,涵盖了从机器视觉检测、智能生产调度到供应链优化等多个领域。每个项目初期看起来都充满了潜力,技术方案也经过了多轮的论证和调整,甚至在一些测试阶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尽管如此,真正能够“落地”的项目却屈指可数——几乎所有的项目都以失败告终,要么在试点阶段暴露出问题,要么在规模化应用时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甚至有的项目最终被完全搁置。

团队负责人不无感慨地表示:“我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金,但AI的价值却一直无法兑现,反而让公司上下产生了质疑。这种落地的难题,似乎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多的是如何在现实的工业环境中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这句话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工业AI的落地之难,远超我们想象中的复杂与挑战。尽管AI技术在实验室和理论上表现出色,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面临着大量的技术瓶颈、数据难题和高成本压力。“工业AI的破局,究竟在哪?” 成为我这次拜访过程中最大的疑问。

工业AI的“硬落地”:从需求到障碍

1. 工业AI需要“100%的准确率”

传统工业生产中,尤其是汽车、电子等高精度领域,对错误的容忍度几乎为零。一台汽车零件检测设备,只要漏掉一个微小裂缝,就可能导致整车召回。AI虽然可以在许多场景下达到90%甚至95%的准确率,但在工业生产环境中,这样的“误差”是不可接受的。

对于A公司来说,他们评估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检测方案,准确率达到了99%。但在实际应用中,即使剩下1%的问题,也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个残次品进入到下游工序,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条生产线停工。工业AI想要落地,必须解决“几乎零误差”的需求,而这往往是个无解的问题。

2. “文档分析类”的工业AI为何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大多数工业AI解决方案聚焦于文档分析,例如:

  • 自动解析采购订单;

  • 智能生成设备维修日志;

  • 协助生产计划排程等。

虽然这些AI功能听起来实用,但它们并不直接参与到生产线的核心环节。与生产质量、生产品质直接挂钩的AI应用,依然是高风险高投入的领域。例如,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虽然能够覆盖一定范围,但面对超复杂场景、微小异常的检测,依然需要人工复核。

很多工业企业在试点阶段就发现,这些“轻量级AI”固然提升了一些效率,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流程。尤其在A公司这样的重资产企业里,高层更关心的是能否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报废率,而非仅仅节省几个文员的时间。

3. 成本高昂,ROI难以衡量

工业AI的研发和部署成本非常高,远超出一般企业的想象。例如,一个工业视觉检测系统从初步开发到上线运行,可能需要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投入。而其运行过程中,需要额外的数据标注、模型优化和系统维护,进一步拉高了成本。

更棘手的是,AI项目往往很难在短期内展示出直观的回报(ROI)。一旦企业在初期看不到成果,高层决策者往往会选择搁置项目。工业AI的落地似乎陷入了一个“投入大—难见效—被搁置”的恶性循环。


为何工业AI的“破局”如此困难?

1. “工业AI ≠ 通用AI”

很多公司在讨论工业AI时,往往把它等同于我们熟悉的消费级AI,例如语音助手、文本生成工具等。但工业AI有着完全不同的场景需求:

  • 数据环境复杂:工业数据通常分散在不同系统中,有些甚至是几十年的老旧设备,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 场景要求苛刻:必须在极端条件下稳定运行,比如高温、高湿、高压环境;

  • 效果要求苛刻:没有“实验性”容错空间,必须稳定可靠。

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消费级AI的技术思路和节奏来推动工业AI,显然是不现实的。

2. 数据的“鸿沟”

工业AI的成功与否,数据是关键。然而,工业数据有以下难点:

  • 收集难:许多工业设备并未联网,数据采集仍依赖人工录入;

  • 标注难:工业数据通常需要行业专家进行标注,而这些专家资源稀缺且成本高昂;

  • 实时性要求高:即便数据齐全,也需要实时更新,而这对IT基础设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3. 企业文化的制约

即便技术已经成熟,很多工业企业内部的文化也可能成为AI落地的障碍。工业企业长期以来习惯于稳定性和渐进式优化,而AI技术的引入,通常伴随着流程的剧烈变革。很多管理层对这种变革本能地抗拒,或者缺乏足够的勇气和资源去推动这种变革。


工业AI如何破局?

尽管困难重重,但工业AI的落地并非无解。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破局之道:

1. 从“小场景”开始验证

与其追求大而全的解决方案,不如选择具体的小场景进行试点。例如:

  • 针对某一类关键零件的缺陷检测;

  • 优化单条生产线的调度效率;

  • 智能化处理采购订单。

通过“小场景”积累经验,逐步扩大AI的应用范围,可以显著降低试错成本,也更容易获得管理层的支持。

2. 技术与传统经验结合

工业生产中,AI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经验。未来更现实的模式,是“AI+人工”的结合。AI负责完成高频、重复性强的任务,而人工负责审核、修正关键环节。例如,在缺陷检测中,AI可以先筛选出90%的合格品和明显不合格品,而剩下的边界情况则交由人工判断。

这种模式虽然不能实现完全自动化,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100%准确率”的追求。

3. 打造“模块化”的AI系统

目前许多工业AI项目失败的原因在于系统过于复杂。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系统都可能崩溃。模块化的AI系统则可以通过独立的功能模块,逐步迭代优化,降低风险和成本。

4. 构建生态系统

工业AI的落地,不是单一企业能完成的任务。企业可以与AI技术公司、高校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合作,共同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例如,建立行业数据共享平台,降低数据获取成本;联合开发标准化的AI模型,降低开发门槛。


工业AI的未来,不只是技术

工业AI的落地,从来不只是技术问题。它涉及企业文化、商业逻辑和行业生态的全面转型。对于像A公司这样的传统工业企业而言,如何在成本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变革中寻求稳定,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所说:“工业AI的破局,不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是一场生态系统的协作。”

那么,工业AI的未来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是继续在技术层面寻求突破,还是在企业文化与组织变革中找到新的契机?在技术难题之外,企业的组织架构、流程优化与人才培养等问题,是否应该成为推动AI落地的关键环节?技术和实践之间的鸿沟,是否能够通过创新的合作方式来弥补?这些问题,或许是我们在迈向工业AI真正落地的道路上无法回避的深思。


工信头条
工信头条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公众号,一贯秉承“思想才是力量之源”的理念,坚持“探究转型之道,求解变革之理”的宗旨,致力服务于中国制造业,精心打造高端产经智库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