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回首过去的一年,市发改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以“三比一看”竞赛为抓手,纵深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实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全力打造福建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了解发展、参与发展,本报今日推出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版,敬请关注。
(石化)产业枢纽——中沙古雷150万吨/年乙烯项目
(粮食)产业枢纽——漳州粮食产业园
(钢铁)产业枢纽——芗城三宝集团
文化融合枢纽——龙海“海丝”月港古城
物流枢纽——漳州开发区招银港区码头
能源枢纽——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全国首个批量化采用十三兆瓦及以上海上风电)
交通枢纽——漳汕高铁东山场站工程
2024年,总投资711亿元的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总投资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漳州核电3-4号机组开工建设,漳州核电1号机组并网发电,漳汕高铁全面开工……
行走龙江大地,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新开工项目厉兵秣马,在建项目快马加鞭,竣工项目投用达产,合奏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落实宏观政策
出台“开门红”12条
“双过半”11条等稳增长措施
推动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全市累计集中开竣工项目667个、总投资3328.8亿元,推动350个前期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100%,882个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08%,高于序时进度8个百分点;160个市管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01%,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三位。
立项争资,成果显著
全市以项目争取
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
20.6亿元
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27.6亿元
获得资金额度居全省第二
统筹推进我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印发《漳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构建“1+N”政策体系。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方面,实施省级重点技改项目440项,总投资913.73亿元,项目数居全省第二,总投资额居全省第三;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有利激发消费需求,拉动消费超40亿元。
漳州核电
片仔癀科技大楼项目
漳州LNG接收站
G324线龙海角美大碑头至龙文朝阳漳滨段改扩建工程
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乙烯等主体生产装置打通全流程。
云霄县下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坚持以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9+5”产业中,绿色纸业、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四个产业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三头六臂”产业体系持续建强,中沙古雷乙烯加快建设,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开工,“油头”产业基础逐步夯实。产业社区有序推进,建成面积超1010万平方米、入驻产业项目868个、拉动产业项目投资超1000亿元。预计全年特色现代农业实现产值1160亿元,增长4.2%。10个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部完成规划编制。
数字发力
鸣奏融合乐章
2024年,我市以全国第65名的位次上榜全国数字百强市,已连续5年入选全国数字城市百强榜。实数融合步伐加快,推动484家企业接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基础平台、标识注册量1.7亿条。培育宏发电声等35家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推动漳州视瑞特等22个项目入选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项目数居全省第二。长泰物联网产业集聚区入选2024年度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推动百度智能云(漳州)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落地我市语堂数字经济产业园。
以努力打造“海上漳州”为目标,印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进实施8个方面23项重点发展任务,着力推进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海洋经济年度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超序时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持续打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蓝色增长极”。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紧扣国家、省里政策导向,立足漳州实际,积极策划中央活力区、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系统示范工程等一批重大引领性项目。依托省级全生命周期平台,全市新策划生成亿元以上项目606个,总投资4286.11亿元。
我为民企找资金
民营企业座谈
漳州科华公司超大功率电源产品智能生产线
东山一道新能源电池片项目
龙文区小白心里软智能烘焙生产基地
漳浦联盛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白卡纸生产车间
长泰宏发继电器生产基地三期
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
民营经济活则全盘活
全市新增民营经营主体8.45万户、
实有民营经营主体81.01万户、
同比增长1.96%。
2024年,我市支持民营企业率先布局新兴赛道、深耕细作主业实业,长泰区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市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5家民营企业上榜“2024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漳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经验做法获国家、省级推广。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市完善助企纾困机制,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工作机制,引导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在全省现场会作典型发言,截至2025年1月3日,全市累计走访企业33.6万户,发放扶持贷款147.8亿元。
深入实施《漳州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漳州市2024年政务服务“一网好办”改革工作要点》,以“漳十八条”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入列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办证、竣工即投产“三即”极简审批做法获省委改革办通报表扬。
清理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做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
建设全市工程项目网上中介服务平台,获评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
强化信用体系示范区建设,信用“双公示”监测得分位居全省第一。
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数据最多采一次”“无证明城市”等政务服务改革落地见效。落实国家、省级两批2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改革任务,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推出市级典型案例17篇,入选省级典型案例12篇。
以干为要,互通互融。我市编制《漳州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福建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的实施纲要》,将“五大枢纽”建设行动方案融入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战略规划中,进一步编制五大枢纽三年、五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五大枢纽”项目建设进度。积极融入厦漳泉都市圈建设,推动20组对口合作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坚持以“两园两区”为抓手,持续推进县域稳农业、强工业,做优县城城区,做美特色景区,不断壮大产业,集聚人气,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县域‘大城关’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我市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全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工作的函》,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积极推进宜居建设、绿色人文、交通通达、安全韧性、智慧管理等城乡品质提升“五大工程”,全市开工项目371个,完成投资52.03亿元。
一桩桩民生“实事”
一次次成为改革发力点
也一步步提升着民生幸福感
聚焦民生保障增福祉,在保供稳价方面,落实价格调控工作机制,强化“菜篮子”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监测预警,适时启动平价商店机制,确保价格平稳。
持续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落实粮食和食用油储备规模;9个现代化粮库项目基本建成,市、县高标准总仓容达76万吨;全市中心粮库实现准低温和充氮气调绿色储粮“两个100%”目标,走在全省前列。
生态市建设方面,我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模式获得住建部推广,长泰区列入水利部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华安县北溪中游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补助项目,漳浦县医院列入省碳达峰公共机构试点,长泰区创新治理模式、打造乡村治理“长泰样板”列入全省农村改革典型案例名单,漳州九十九湾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空气优级天数、全市国控断面水质、农村污水管控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均有显著提升。
在民生实事方面,紧盯教育医疗等民生所需、一老一小等民生所急、品质生活等民生所好。加快落实“民生六位”工作,统筹推进93个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8亿元。实施47个卫生健康项目,市中医院总部院区开工建设,新增医疗床位732张。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的一年,市发改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漳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继续深入谋划实施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大项目好项目,跑出“加速度”,创出“新高度”,不断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发改”支撑。
逐光前行,不负韶华;
奋勇争先,再上台阶。
见贤谷文昌 思齐敢担当
漳浦朝阳水库大坝填筑成功封顶
结对共建谋发展(长泰区武安镇)
《闽南日报》2025年1月6日4、5版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