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谈养生】24节气养生篇之立冬

文摘   2024-11-07 16:39   天津  

立冬

二十四节气

“立冬”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为表述季节转换的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这个时节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既是二十四节气中季节转换的节气。

中医认为冬季天寒,寒邪易伤肾阳,宜食温性食物,以食物之温热制约天气的寒冷。肾为先天之本,与人体生长发育及其寿命长短密切相关,其既能滋养五脏的阴气,又可温补五脏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摄取食物当以补肾温阳、培本固元、强身健体为首要原则。

冬季养生摄取的食物宜温性或平性,忌寒凉。常以羊肉、虾仁、韭菜、栗子、胡桃仁等温补肾阳、肾气,以银耳、海参、鸭肉、黑豆、黑芝麻、枸杞子等滋补肾阴、肾精。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看,冬季补益类的食品含热量较高,营养丰富,滋养作用强,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利于御寒抗病,增强体质,强健身体。

WINTER

立冬养生代表药膳食疗方   

1.当归炖羊肉(选自《金匮要略》)

【原料和做法】当归15g,羊肉350g。生姜、精盐、胡椒粉各适量。羊肉洗净,切成块,放入沸水锅中焯水;当归清水泡软,姜切片。砂锅中放入当归与姜片、加适量清水,煮沸后加入羊肉块,盖上锅盖,用小火炖至烂熟,放入精盐、胡椒粉,调味出锅即可。食肉喝汤。

【功效与主治】当归味甘微辛、性温,入心、肝、脾三经,功能补血养血为主,兼以活血祛瘀、散寒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所致头昏、目眩、心悸、健忘,妇女痛经、经闭、产后腹痛、崩漏下血,以及头痛、胸痛、胁痛、腹痛、风湿痹痛、跌仆损伤诸种疼痛,适用于老人、产后妇女、久病体弱之人以及便秘者,亦是体虚消瘦倦怠者与美容养颜者的调补药食佳品。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肾经,具有益气养血、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等功效,主治肾虚所致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以及脾胃虚寒引起胃腹胀满、冷痛、大便稀软等病症。方中以当归与羊肉为主,生姜可温中散寒、开胃醒脾,全方合用,具有温阳散寒、养血补虚、通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立冬前后或冬季,阳虚血弱体质者神疲乏力、头昏心悸、畏寒肢冷、胃腹冷痛等不适的调补。但羊肉属温补食物,因此有口舌糜烂、眼睛发红、咽喉干痛、牙龈肿痛、口苦口干、心烦躁热、大便干结等内热表现或是热性病证者,忌吃羊肉。羊肉味甘热性,属温补食物,而西瓜等食物性寒,两类食物一起食用,不仅会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而且寒热逆乱,极易损伤脾胃,有可能引起胃腹疼痛、恶心呕吐、大便泄泻等不良反应。羊肉忌与西瓜、苦瓜、梨子、甲鱼等寒性食物同食。

2.芝麻粳米粥

【原料与做法】黑芝麻25g,粳米50g。蜂蜜适量。黑芝麻和粳米淘净后放入砂锅中熬煮,煮沸后小火熬烂,关火后晾至可食用温度时倒入适量蜂蜜调味。

【功效与主治】本方具有补肾养阴、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冬季脾肾不足,所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不适的调补。也适用于肝肾阴虚、病后体弱引起须发早白、头发脱落,头晕目眩、耳鸣耳聋,以及脾肾不足致使神疲乏力、身体消瘦、面色不荣、大便干结等的调治。但大便稀溏或消化不良者,慎用本方。

WINTER

五音疗法养生

五音疗法,顾名思义,是通过五种音调分别为宫、商、角、徵、羽,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脏腑经络和生理时相。在五音疗愈过程中,通过演奏古琴、古筝、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播放特定的音乐曲目,让人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身心的愉悦与和谐。

立冬节气


一、中医五音疗法的作用

古代中医认为如同药方配伍一般,中医五音疗法中乐器的搭配、音调的变化,与情志、脏腑之气产生共鸣,达到畅通经脉、振奋精神的效用。现代医学理论则认为,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如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等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从而对人体进行调治。

二、冬季之五音养生

在中医中,五音分属五行,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在四季中冬季对应肾,五行属水,五音中对应羽音,五线谱中为“La”,通于肾,肾志为恐,若出现虚火上炎、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肾不藏精、小便不利等证候,不妨听听羽调式乐曲。

羽音曲调清幽柔和,清澈光彩,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可养阴、保肾藏精,安神助眠。代表曲目有梁祝、二泉映月、梅花三弄、汉宫秋月等。

名曲赏析

古琴名曲《广陵散》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广陵散背后的故事:

《广陵散》是一首千古名曲,主要是根据“聂政刺韩王”事件创作的琴曲。战国时期,匠人聂政的父亲因贻误铸剑期限被韩王所杀。为了报仇,聂政隐居深山苦练琴技,学成之后后被韩王召入宫中演奏。于是他趁着韩王听琴入迷之时,抽出藏在阔袖里的刀来杀死韩王。然而刺杀失败,最终他自毁容貌,剖腹自杀而亡。因此世人为纪念聂政的勇敢,谱写这首琴曲《聂政刺韩王曲》,也就是后来的《广陵散》。

实际上《广陵散》并非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流传过程中,由不同时代的人参与、不断继承与再创作的过程。曹魏时期,嵇康弹奏的《广陵散》共十八乐段,使他更加闻名于世。相传,嵇康才华横溢,知识渊博,更是弹得一首好琴,自幼学习儒家学问,只可惜在那个乱世,他的学问根本就没有办法救国家,更不能救民,而嵇康性格刚直,忍受不了当时的荒谬和残酷,后期他因“吕安事件”得罪专政霸道司马昭,最终被杀死洛阳东市。在刑场嵇康从容不迫的弹奏此曲,当弹往后,感叹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当时嵇康被杀之前,曾有三千名太学生激烈的上书,为嵇康请命,可惜惨遭司马昭拒绝。当他视若无睹弹奏时,一种悲怆的乐声飘散在天地之间,琴声如泣如诉听此曲,无人不潸然泪下。当弹到高潮时,琴突然断了三根弦,似乎暗示着命运的残酷和不可抗拒。然而嵇康并未放弃,继续拼凑琴弦,完成这首曲子。嵇康死后,这首曲子也成为千古名曲,名震天下,但也成为了绝响。然而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广陵散》依然传承了下来,成为古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了解了《广陵散》背后的故事后,再听此曲便能更好地体会和理解了琴曲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扫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

预约挂号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
医院信息发布,意见反馈,功能介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