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守底线合规经营
各类校外培训机构、托管中心、看护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要严格按照证照资质、经营范围,依法依规开展培训及经营活动。道外区现无审批在册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任何组织及个人以任何形式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行为,包括以“一对一”“一对多”“众筹私教”“素质拓展”“违规竞赛”“游学研学”“托管看护”等形式开展的各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如发现违规培训行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尊重差异拒绝盲从
1.请广大家长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不盲从跟风报班、不给孩子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自觉抵制各类违规培训。对无法确定资质的机构,请家长及时向培训机构的行政主管部门求证,以避免发生退费难等各类纠纷隐患。
2.理性选择资质齐全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关注培训场所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为保护您的合法权益,请务必使用教育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小程序选机构、选课程、交费用。警惕培训机构以“折扣”、优惠预存等方式诱导的超前缴费行为,坚决杜绝一次性缴纳超过3个月、超60课时、超5000元总额的培训费,主动与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并注意妥善保管好培训合同及收费凭证。
寒假期间,道外区教育局将协同全区各“双减”成员单位,对各类有学生聚集的经营场所采取不间断突击检查,严禁任何组织及个人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及在公共场所、居民区、网络平台等各种区域刊登、播发学科类培训广告,如有违规,将依法依规严惩不贷。
监督举报电话:57635096;57672832
呼兰区
巴彦县
一、选择合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为孩子选择文化艺术、体育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时,务必“擦亮眼睛”,防止“卷钱跑路”“退费难”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风险。建议您做到“四看”:
一看资质,机构是否有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二看师资,教师是否有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三看合同,是否签订明确培训项目、违约责任等内容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四看环境,是否存在场地、设施、消防等安全隐患。同时,也建议您一定要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课、购课、缴费、退费。
二、远离各种隐形变异学科类违规培训
按照《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凡是假借素质拓展、思维训练、教育咨询等名义,利用居民楼、商服、车库等场所开展或变相组织开展学科类培训,均属违法违规行为,均为严厉打击对象。此外,一些组织者采取锁门、安装栅栏、封闭通道等手段躲避检查,导致场所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将追悔莫及。建议您充分考虑为孩子减轻负担,为孩子安全负责,远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也请您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县教育局将严肃查处。
三、杜绝参加在职教师组织的办班补课
各级有关纪律规定明确要求,严禁在职教师组织开展线下、线上等任何形式的违规办班补课,一经发现,将依据相关规定严查重处。请您自觉做在职教师违规补课的抵制者和监督者,不要主动联系在职教师为孩子补课,也不要参加其他人员组织的在职教师补课。如您发现有在职教师违规办班补课,可直接向县教育局反映,我们将严肃调查处理,与广大家长共同监督在职教师严格自律、廉洁从教。
四、监督举报违规培训行为
守护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责任。再次提醒广大家长朋友,要树立科学育人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时刻强化安全意识,切实维护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最后,感谢您对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监督举报电话:0451-57522281;监督举报邮箱:byxwpxjg@163.com
【有奖纠错】若本文内容有误,请在后台回复:纠错
▼「找试卷,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