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贵池区:平安建设让百姓幸福感更足

政务   2025-01-06 16:51   安徽  



平安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民群众幸福的源泉。近年来,池州市贵池区各乡镇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致力于构建和谐稳定、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通过强化基层治理、推进法治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夯实平安乡镇根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牛头山镇

 建设和美乡村绘就平安幸福画卷


2024年以来,贵池区牛头山镇把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以绣花功夫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找准环境整治小切口
扮靓和美乡村高颜值
“梆梆梆……”伴随着轻微的水声,远远地传来几声棒槌敲击衣物的声音。隆冬时节,走在前江村古城中心村,暖阳和煦,只见清澈的池水、干净的护坡与别致的护栏相映成趣,水清岸静,美不胜收,村民们三五成群在池塘边洗衣边聊天。
“以前池塘内到处是杂草,淤积严重,不仅影响了防汛排涝,还很不美观。修缮后,水塘焕然一新,杂草没了,水清了,安装护栏后更安全了。”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方永忠赞不绝口。
中午时分,村民黄四美回到家,提上菜篮走进自家菜园采摘辣椒、小青菜。“这块空地以前是用木棍围起来,比较凌乱。从2024年开始,村上统一用仿竹栅栏打造了‘小菜园’,看起来整齐美观多了。”黄四美笑着说,“菜园里小白菜、萝卜、辣椒啥都种,平时吃不完的蔬菜,隔三差五还给住在城里的孩子送些。”
同村程三平家的小庭院,干净整洁,屋内花草长得葱郁旺盛,门口的小围墙焕然一新。“我们今年修缮古城中心村公路时,通过协商,两边人家各让了1.2米,现在公路拓宽至7.4米,修缮的公路长度达700余米,并统一给道路两侧人家都修建了新围墙。”前江村党委书记代勇旺介绍说。
“走!跳舞去。”傍晚,家门口的路灯亮了,幸福组的陈美兰打扫完卫生,听见广场上响起了音乐。她一边招呼隔壁邻居,一边朝乡村大舞台广场走去。
据了解,这个文化大舞台原是供销社旧危房,后来村里到贵池供销社协商,花费3万余元购买了危房,外加周边老百姓让出一部分宅基地,建设成如今的文化大舞台。
有“颜值”更要有“产值”
有发展才能生出新活力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支撑。观山村不仅拥有千余亩湘莲种植面积,还有一座莲子加工厂,直接参与湘莲种养加工产业的农户达20余户。如今,辣椒、玉米、油菜等传统作物却让观山村“种”出了新高度。2023年,观山村流转500余亩撂荒地实施乡村振兴农业种植基地项目,并配套建设了育苗大棚和分拣中心,集约、高效、科技的生产方式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去年仅种植的100亩辣椒,就实现年销售收入40万元。
2024年,牛头山村试种30亩金丝皇菊,基地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运营,通过以土地流转、村民务工等方式帮助群众增加收入。菊花采摘期用工量增加不少,平均每天需要20余人前来采摘,高峰期达到40余人,直接带动了该村农户增收。基地亩产鲜花能够达到900斤左右,干花约有90斤,当年产值达50万元。
和美乡村幸福画卷
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
在牛头山镇,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推动“智能门磁”等传感设备接入基层智治平台,提升基层快响快处能力。
“我们年纪大了,现在家里安装了这个智能化门磁,有事村里就能及时发现,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觉得很安心、很放心。”姥山社区的村民吕登科感慨道。“只要老人开门或关门,我就能通过系统数据得知他们是否正常起居,既节省了路途时间,又能及时掌握信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近日,姥山社区干部吕玉宏查看手机上的门磁系统后台说道。
牛头山镇立足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支撑下的社会治理路径,通过“智能门磁”,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智能管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119户智能门磁安装,采集并提供用户使用数据3.6万余条,实现13个村(社区)全覆盖。
以人为本、惠及民生是群众体育赛事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秉持的价值初心。牛头山镇积极开展特色文化体育活动,着力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全镇以“舞鸾杯”乡村文化体育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创新农村文化体育发展模式,让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成为全镇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道路上的靓丽风景线。
2023年以来,项目已开展15项活动,全镇13个村(社区)以及学校、卫生院、政府机关等单位先后组织近20支代表队参加,辐射带动干部群众25000余人次参赛、观赛。参加活动的有70多岁的老人、有刚刚上幼儿园的孩童,有镇村干部,更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基层群众。这一项项充满农趣、农味,饱含泥土气息、吸引群众积极参与的活动,让群众有着切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提高了群众的文化水平,带来了文明之风,为推动全镇的社会和谐、基层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牛头山镇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以“积分制”贯穿基层治理全环节各方面,有效破解群众参与难、乡村管理难等问题,并用“服务”换“积分”、用“积分”换“物品”,让更多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以小积分“兑”出基层治理“新动能”,推动乡风文明由“景美”向“德美”延伸,和美乡村“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行走于牛头山的青山绿水之间,秀美活力的乡村新貌愈加清晰,一个个有山有水、有形有魂的和美乡村正在崛起,一幅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

殷汇镇 

“微治理”让基层发展更有力量


近年来,贵池区殷汇镇坚持以为民解忧、为民办事、为民谋利的群众路线,聚焦源头治理,补齐设施短板,浓郁自治氛围,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基层治理蓄势赋能。
听取民意,致力解民忧。坚持以“热线+”社会治理新品牌为主线,以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利用村民组微信群、美丽新殷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对主动送上门的群众意见建议进行登记受理,做到民呼必应解民忧。由村“两委”、村党员、村民代表及志愿者等成员,组建起18支社情民意探访小分队。以村民组为单位,深入256个社区网格,通过主动征集的方式,全面收集、研判辖区居民的矛盾和诉求,受理后第一时间开展沟通调处工作,实现“收集、办理、反馈、评价”闭环。2024年以来,该镇18个村(社区)共张贴、发放“便民服务卡”2.5万余张,实现一卡一户全覆盖,通过“便民服务卡”为居民政策解读200余次、业务咨询办理190余次,实现与辖区村民、农业大户及商超企业良性互动90余次,协商解决问题600个,切实增强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办成实事,致力保民生。聚集房屋漏水、管线暴露、垃圾成堆等困扰百姓生活的“关键小事”,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强化镇村两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优质暖心的公共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使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及时得到妥善解决。紧盯一老一小个性化需求,着力推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农家书屋等服务设施建设,破解群众需求难题,以为民办事温度,拓宽基层治理深度。截至目前,已开设5家老年食堂、14所老年大学,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服务。将全镇19家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积极开展“阅读伴成长”“老有所学·品味书香”“反电诈、防溺水”等不同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200余次。凝心聚力打造服务群众的“加油站”,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民主协商,致力聚民心。依托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村党群服务中心及儿童议事会等阵地,常态化开展居民议事会、决策听证会、民主评议会,发挥基层治理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引导村民两小组长、老乡贤、妇女等群体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同时,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让群众成为村级各项事务的知情人、监督人,大步提升村民百姓主人翁意识。2024年以来,该镇积极探索用“积分制”撬动乡村治理新路径,组织召开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宣传会,广泛采纳村民意见,形成包含改善环境卫生、孝老爱亲、践行移风易俗在内的积分事项,通过积分榜公布上榜户632名,发放累计价值18.96万元的积分券,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使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村民的自治热情被不断激发。

唐田镇:凝聚多方合力“靶向”用力 
握紧基层治理的“刀把子”

“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是贵池区唐田镇基层治理工作的精神内核。2024年以来,唐田镇综治中心和司法所始终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理念,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机制,聚集多方合力和“靶向”用力,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有效防止矛盾纠纷不激化、不上行、不外溢。
点亮法治宣传“引路灯”。知法懂法是善治的前提,唐田司法所联合镇综治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好传统宣传手段与新兴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线下线上双管齐下,打造“知法懂法更要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册、文艺演出、村居广播、推送小视频等方式让平安建设活动走进群众,让民法典等民生相关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2024年以来,共悬挂横幅、张贴标语30余条次,发放宣传册400余册,开展文艺汇演2次,法治小喇叭宣传360余次。
筑牢自身建设“压舱石”。打铁还需自身硬。贵池区司法局多次到访唐田镇,指导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以及平安建设工作,并表示司法所和综治中心是面向老百姓的第一道窗户,要让群众在办理问题时感受到温暖,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同时,镇党委高度重视平安建设,把基层治理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行列,做到事项层层报备、问题层层审批。同时成立唐田镇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细化分工职责,形成一般风险及时化解、重大问题专班研判的工作机制,确保唐田镇平安建设工作稳中求进。2024年以来,全镇共召开平安建设专题会、推进会4次。
把握源头防范“新火苗”。要治已病,更要治未病。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愈发猖獗、手段也愈发新颖,让人防不胜防。对此,在唐田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整合综治、公安、司法等资源,建立“三防联动”机制,与各村居进行联动联防联治。由各村居通过微信群实时通报每日诈骗案例,并辅以防诈小知识,提高村民警惕性。同时,对于辖区内警惕性不高的留守老人,各村居积极筹备力量,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定期家访,一旦发现风险及时上报,镇综治中心立即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共同上门劝阻,将隐患风险扼杀在摇篮里,用心用情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乌沙镇

乡村振兴新路径 平安富足文明风


冬日暖阳下,走进贵池区乌沙镇灯塔村,整洁通畅的村道、错落有致的院落、多姿多彩的文化墙……处处彰显着生机与活力。近年来,灯塔村通过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加快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了乡村的平安、富足与文明。
平安乡村“云守护”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口的增加,许多乡村逐步走向老龄化,乡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加强乡村社会治理,提高村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灯塔村积极引入了“平安乡村”云监控平台。
“2022年,我们村引入了‘平安乡村’云监控平台,该平台配备了182个监控摄像头,覆盖了村里的主次道路。通过这些‘电子眼’,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在移动端实时查看村组状况,为全村群众提供了‘云端守护’。”灯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纪律介绍道。
据悉,“平安乡村”云监控平台充分利用数智化科技手段,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和配套设备,实现了对全村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该平台不仅具备视频存储和回放功能,还可以与警方系统对接,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自“平安乡村”云监控平台投入使用以来,灯塔村的社会治安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实时监控和预警,有效防范和减少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该平台还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求助渠道,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村民可以迅速通过监控平台向村委会或警方求助,及时获得帮助和支持。
此外,“平安乡村”云监控平台还成为灯塔村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该平台,村“两委”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乡村治理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该平台还可以为乡村规划、产业发展等提供数据支持,助力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色种植助民富
“现在一天能赚将近100块钱,离家还近,真好!”村民陈美莲笑着说。自从村里发展葛根产业,她便从单纯靠种地谋生的传统农民转变为一边拿工资一边拿租金的“双薪农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纪律介绍,灯塔村地势平坦、光照丰富、水源充足,非常适合种植葛根。2019年,村里依托这一自然资源,开始大力发展葛根产业。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灯塔村的葛根种植面积已达到数百亩,并配套建设了加工包装车间和电商销售中心,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葛根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为不少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一招“活”,满盘“活”。随着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灯塔村合理利用产业收益,投资兴建了农民健身休闲广场、旅游公厕,并对乡村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们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移风易俗润民风
在纪氏家风馆,“惜字崇文四百年传家楷范,舍身尚武三千里报国情怀”等一句句传世家风家训,是灯塔村最宝贵的文化资产。2020年,该村重新整合纪氏家风馆等资源,投资35万元,建成11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站将破除封建迷信、摒弃婚丧陋习作为重要工作内容,通过村规民约和创作文艺作品,积极推广文明新风和健康生活方式,使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
“我觉得这里办婚礼非常好,地方宽敞又离家近,而且村里还有明确的酒席和随礼标准,不会铺张浪费,能大大减少婚庆支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办婚礼的村民何长婉开心地说道。
“过去村里办婚礼相互攀比现象严重,现在红白喜事理事会倡导每桌酒席不超过500元,随礼也不超过500元,大大减少了铺张浪费。”纪律表示,经过几年的宣传引导,红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节俭风尚已逐步成为村民的共识。
为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灯塔村先后出台了《灯塔村红白理事会管理办法》《灯塔村婚事新办具体流程及标准》《灯塔村丧事简办具体流程及标准》等7项制度。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该村已成功引导50余起红白喜事简办,并向村民发放了600多份《贵池区乡村陈规陋习调查问卷》,群众支持率持续上升。此外,灯塔村还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道德超市”等各类评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村民崇尚文明、追求进步,自觉成为文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源 | 安徽法治报(通讯员 方涛 吴傲明 何琦 吴俊杰)

编 辑 | 周婷婷

审 核 | 戴超一

声 明 | 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平安池州
中共池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