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重阳 | 重庆万州:厚植幸福底色 绘就最美“夕阳红”

文摘   2024-10-11 19:17   重庆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老有所养、老有所终,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关系民生福祉的美好期盼。

2023年年底,万州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42.13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24.79%,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加。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美好期盼化为现实?

近年来,万州区聚焦群众养老需求,在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下功夫,保障基本、多元推进、创新机制,全力推动养老服务业提质增效,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01

养老变“享老”  幸福有依靠

在休闲娱乐区,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演绎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现场掌声、欢笑声不断,让人倍感温馨。在健康管理区内,助行器、肢体协调训练器等应有尽有;走进日间照料区里,床褥干净整洁、物品整齐摆放,工作人员正忙着为老人修剪指甲、剪发、按摩护理……近日,在太白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见到的便是这样和谐有序的幸福画面。


“吃的、住的都很习惯,在这里过得很舒心,我们都非常满意!”吴婆婆入住中心已三年多,在她看来,这里不仅环境好、服务佳,每天还能与姐妹们一起玩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在太白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欢聚一堂。


临近中午,中心后厨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忙着给当天订餐的老人打包饭菜。原来,除了机构和社区服务,该中心还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洁、代购等服务。“只要老人有需要,我们就会有专业人士上门,根据老人需求帮助解决日常问题,深受居民欢迎和认可。”中心负责人张明星说。


“有的老人腿脚不方便,出门都困难,我们就把饭菜给他们送到家里去。”拎着热腾腾的饭菜,工作人员便急忙地往老人家里赶。


等待送餐的老人大多住在老旧居民楼里,楼层高还没有电梯,这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大家都耐心地把饭菜送到老人手里。


“现在的政策好哦,热乎乎的饭菜给我们送到家里来,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因陈婆婆身体不好,吃饭的事儿一直是个老大难。“现在顿顿有肉有菜,每天还不重样。”说起助餐的事儿,陈婆婆感慨地说道。



老人在家享美好“食”光。


太白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美好生活只是万州区织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万州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围绕“足不出户、养老无忧”的目标,着力打造“家门口”养老院,建成各类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546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年服务老年人14万人次以上。依托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载体,强化“中心带站”服务能力,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供给。同时,引进市内外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运营,提升服务质量。


此外,万州区持续推动医疗养老融合发展。建成医养结合机构6家,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养老机构69对,27家养老机构为745名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上万余人次。


借力“互联网+”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在13个镇乡街道分批次布局设置老年人助餐点59个,通过建立万州区大配餐系统、依托“互联网+”发展智慧助餐养老服务,逐步实现“线上点餐付费、线下刷脸支付”,为城区700余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7.4万余人次。


不仅如此,还积极探索“公办托底”模式调节引领市场价格,兜牢社会底线。以普惠养老为基础,将新建的第九片区特困人员供养中心交由万州第二社会福利院运营,形成“一院三地”格局,收住对象覆盖特困、低保、残疾、优抚、高龄失能老人等,并在院内探索建设阿尔茨海默症(失智)老人照护中心,充分发挥公办福利院的兜底保障功能,让特困、低保、残疾、优抚、高龄失能老人“老有所依”。


02

敬老院变“幸福院”  乐享“夕阳红”

在推进城区养老服务提升的同时,万州区也在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上下足了功夫。


走进白土镇敬老院,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干净的庭院,与院内的树木和谐相衬,令人眼前一亮。来到老人们的宿舍楼,在廊道、梯道均做了地面防滑处理、安装了扶手,有效降低了老年人滑倒的风险,多处墙面也进行了美化,营造了孝老敬老的氛围,看上去十分温馨。


据了解,白土镇敬老院改扩建设施于2017年12月正式投用。近年来,敬老院借农村敬老院适老化改造的契机,对地面、无障碍通道、休闲娱乐设施等做了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敬老院的硬件水平。同时,增添了实用的养老设备,增强了老人的安全感。



白土敬老院开展文娱活动迎国庆。


“在这儿住着习惯,比家里都好,吃得好、住得好,服务也好。”家住白土镇五龙村的老人冉征福已然把这里当成了“家”,他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搬到了敬老院。“以后就在这儿安家了。”


“公建民营改革后,院里新增了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功能区,每个月定期开展培训,护理人员更专业、更规范,老人的精神面貌也变得更好了。”院长马文娟告诉记者。


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万州区大力推行公建民营改革,先后引进南京银杏树等市内外4家养老企业,打包运营全区32家敬老院,探索出一条兼具专业化和品牌化的敬老院创新之路,激发了敬老院的生机活力。


“在保障特困托底对象入住前提下,运营方还可用闲置床位收住农村失能或高龄社会老人,解决部分农村高龄、失能社会老人的养老问题。”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这不仅减轻了镇乡街道工作压力,还深挖存量设施的服务潜力,为更多农村老人提供更优质、有温度的养老服务。



休养老人正在用餐。


敬老院公建民营的实施,让全区敬老院的环境、服务、管理等多方面得到显著提升,盘活了农村养老服务资源。敬老院的服务性质也从原来的纯公益性向兼顾社会化转变,服务对象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可接收各类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兜底保障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据介绍,全区敬老院已全部实现公建民营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选择住进家门口的“幸福院”,乐享“夕阳红”。


03

多点发力 让“老有所养”成色更足

“饭菜软和,荤素搭配有营养;房间里空调、电视什么都有,护理员态度好又细心,把我们照顾得很好。”提及现在的生活,居住在陈家坝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姜家秀赞不绝口。


在陈家坝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给老人喂水。


据悉,陈家坝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实行民建公助模式,由重庆市吉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干净敞亮的环境、完善齐备的硬件设施、贴心优质的服务为好口碑加码,让入住率不断提高。


“中心按照国家星级养老服务设施硬件规范,服务标准化体系,设有绿色餐厅、淋浴间、监控室等设施设备,配备有娱乐活动区、健康管理区、图书阅览区、棋牌娱乐区、文化教育区等功能区。”院长张勇介绍道。


“对于失能老人的照护是我们的优势,除日常照料外,还会定时为老人进行翻身护理,并且每周为老人沐浴。”张勇表示,会持续为入住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贴心的服务,确保老人晚年生活更加舒适。



陈家坝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内,桌椅整齐摆放、干净温馨,让人心情舒畅。


不只在陈家坝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走访镇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不难发现,规范化、专业化管理已成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一大亮点。


为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我区编制了《万州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出台了《万州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制定4个养老服务团体标准并在全行业宣贯推广。截至目前,已根据标准评出二星级公办养老机构17家,引导老旧小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适老化改造8家,开展20家老旧小机构服务质量再提升专项行动,建立养老机构信用监管机制,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休养老人静享“慢”时光。


不止于此,为提升养老服务发展质效,我区建立了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设立消防培训实训区、养老护理培训实训区、智慧化管理运营区等5大功能区,累计培训指导各类人员2000余人次


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推进万达开三地养老服务市场合作共赢、养老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养老服务优惠政策互惠互利、养老服务人才互学互鉴。开展三地交流座谈,探索建立万开云养老服务专家库,建立起适合川渝两地特点的养老产业协同发展道路。


深化校地企合作,支持16家养老机构与本地6所高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养老人才培养,通过线上讲座、线下实训等方式培训养老服务人员1200余人次



万州第二社会福利院(天援院区)工作人员探访老人。



万州第二社会福利院(天援院区)为老人过集体生日会。


接下来,万州区民政局将结合万州实际,不断优化养老机构供给结构、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托起老年人幸福“夕阳红”。





图文|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敏 (部分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刘欢欢   

来源|看万州APP

文明万州
传播文明,展现万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