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笔记,写的是:羖,少见。因其包含构件“羊”,很容易被错读为yáng音,又因其与同样不怎么常用的“羟”字有相似处,也有朋友错读为qiāng音,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学它。
“羖”字正确的读音为gǔ,与常见字“古”同音,《广韵》对其注音为“公戸切”,《集韵》对其注音为“果五切,音古”。快试下,输入里很好找:
“羖”字的甲文写作,篆文写作,字形由羊、殳构成。左侧的“羊”,甲骨文字形为,象形表示头上长角、温顺吉祥的食草动物,本义为公羊,后泛指羊。右侧的“殳”,既表音,也表义,表示持锤击打。
“羖”字的甲骨文字形就像是用殳击打公羊的某个部位,造字本义为阉割公羊。阉割过的公羊性情温顺,对饲养员丧失攻击性,易于饲养,且膘情较阉割前更好,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
除本义外,羖在古籍当中还被用来指代特定的羊,比如“夏羊牡曰羖”,指的是黑色的公羊。此外,“羖”字还能与其他限定词搭配表示特定的羊,比如“牝羖”,指的是母羊。
许慎《说文解字》说“羖,夏羊牡曰羖。从羊殳声。公户切。”,“牡”在古代是公的意思,所以“牡曰羖”就是说公羊叫做“羖”。《尔雅·释畜》说“牝羖”,晋·郭璞·注:今人便以牂羖为白黑羊。
来看下汉典中对“羖”字含义和用法的解释。
①黑色的公羊,毛色油亮,外形威武。
②山羊。
③被阉割过的羊。
《广韵》里还提到“羖”在古代还有一个俗体字写做“䍽”。
文题里说的“五羖大夫”是谁呢?
《晋书·段灼传》:自穆公至于始皇,皆能留心待贤,远求异士,招由余于西戎,致五羖于宛市,取正豹于晋卿,迎蹇叔于宗里。
这段内容的意思,咱们来理解一下:
从秦穆公到秦始皇的这一段时间,都非常重视和关注贤能之士,并且不惜远道而来,去寻找和招揽那些有才能但可能身处偏远或不为众人所知的人才。然后举了四个例子来佐证这个说法:
一是秦穆公从西戎招揽了由余,西戎的著名贤才,被秦穆公发现并重用,为秦国的强大立下汗马功劳。
二是他还从宛市发现了百里奚,并用五张公羊的皮将其从奴隶的身份中解救出来,后委以重任,成为秦国的重要谋士和重臣,故又称五羖、五羖大夫、五羖皮。
后来,“五羖皮”一词,也用来比喻出身低贱的才士。
三是从晋国的卿大夫中获得了正豹这样的贤才,不过这个人到底是谁,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我没有翻到很确切的资料。
四是秦穆公从自己的宗族里发现了蹇叔,他是秦国历史上著名的老臣和智者,后来在秦国的政治和军事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
《晋书》里的这段内容,举了四个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地选拔和重用人才的例子,来论证君主广开才路的重要性。
关于“羖”字的内容就写这些。文末,来对上篇笔记所写的“黟”字做要点复习:
"黟"字的读音为yī,与"衣"字同音,由"黑"和"多"组成,"黑"表示黑色,"多"则表示移动的黑灰,整体形象地描述了炼山或火灾后空气中飘飞的黑色山灰。"黟"字的含义包括:①黑木,指颜色深黑、质地坚硬的木材;②黑色,形容颜色非常黑;③地名,指安徽省的黟县,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以其徽派建筑和世界文化遗产而闻名。此外,"黟"字还出现在一些词语中,如"黟黟"形容头发乌黑发亮,"黟黑"和"黟然"都是形容颜色非常黑,而"黟山"则是黄山的别称。
今天的笔记就到这,希望你又能学到新知识,明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