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水环境模型与智能决策研讨会PPT分享第6期—“机理模型+AI”相融合的水质目标管理

文摘   2024-11-04 15:56   江苏  

10月11-13日,2024年(第八届)中国水环境模型与智能决策研讨会在广东深圳圆满召开。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永在大会上做了题目为《机理模型+AI”相融合的水质目标管理》的报告。


大会组委会征得报告人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


刘永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青年科技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现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河流全物质通量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水专项、973计划青年项目等,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环保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等。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土木、建筑与水利学部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可持续性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湖泊与湿地研究分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副主任,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与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副主编,环境科学学报、湖泊科学、地理科学、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等期刊编委,是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总体专家组成员、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等的编写组主要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流域科学,从事流域驱动与演变机制、综合模拟与动态调控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构建了“水文-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地表-地下耦合模型、多尺度动态优化调控等方法,支撑了流域水环境的精准调控。在Nature Geoscience、One Eart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50篇、中文论文120篇,出版第1作者专著5部。

内容简介

介绍水质目标管理中的“机理模型+AI”融合模式与案例,总结目前中国水环境治理的进展与挑战,结合前沿的AI技术如何更高效地应对已有挑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介绍具体的应用案例,包括藻类反演、洪水预测、实时调度、高分辨率清单、知识智能生成等。

演讲内容






扫码加入技术交流微信群——

数字与智能水环境技术研究与应用论坛

南京智水
智者乐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