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刷手机,就像婴儿吃奶

健康   2024-10-15 13:20   广东  
本文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成年人刷手机,就像婴儿吃奶
手机是现在很多人离不开的东西,它就像是一个新的外接器官。随着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的出现,这种情况就越演愈烈。很多人在睡觉前一定要刷一阵手机才能入睡,或者是在休息日的时候,躺在床上刷手机,一刷可以刷一天。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躺在床上,划拉着手机,脸上洋溢着开心满足的笑意,就像是一个小婴孩抱着奶瓶子心满意足的吃着奶一样。小婴孩手里的奶瓶子是妈妈给的。而成年人,手机就是那个奶瓶子,而往奶瓶子灌奶的就是那些内容的提供者或视频的制作者。
这两者最相似的特征就是被动接收,就是你给我什么我就接收什么。当我打开手机看视频的时候,软件就已经开始向我推送了,我就开始接收到大数据计算出来的“我喜欢”的或平台希望我看到的视频。我当然看起来还是有选择权的,我可以选择这个视频看2分钟,那个视频看2秒钟,有的视频我可以点个“不感兴趣”。虽然这让人感觉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看到的内容,但本质上这些内容并不是由自己筛选的,这些内容并不含有主观意志。从本质上看,还是在消费别人给的东西。
当一个人躺在那里抱着手机刷视频,他有可能正在退行到婴儿的阶段,他希望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可以得到滋养。他觉得这瓶奶温度不合适,他就快速划走;他觉得这瓶奶味道不好,他就点个“不感兴趣”;如果这瓶奶温度口味恰恰好,他就会津津有味的看完,甚至还要点个赞。我们可以把他看作是放弃自己成年人的身份,而要回到自己全身心被照顾的时期。
当然,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
最贵重的东西是免费的
现在的很多商品的广告中,为了突出产品的价值,总是会强调产品的稀缺性或原料的来之不易,好像越是贵重的东西,就越难以得到。比如说燕窝,之所以说“一两燕窝一两金”,那是因为燕窝最早是需要人冒着生命危险,徒手在悬崖或洞穴中采摘来的。再比如说杨贵妃时期人们觉得荔枝矜贵,那是因为这需要人快马加鞭、昼夜兼程从南到北、累死很多马匹,一年也不过能吃上一次。久而久之,这种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它的价值好像越高,我们就觉得它越金贵。这就像一场全世界大型的催眠现场。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赖以生存的最最重要的东西,呼吸、空气、阳光等等,满足我们精神世界的爱、拥抱等等这些恰恰是免费的。
那些贵重东西不影响我们的生死,而这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却显得不那么贵重,这看似是极其矛盾的。这可能是我们精神世界受经济世界影响的一个典型的表现。我们觉得精神世界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不应受到外在的一些影响。但实事上,我们也会赋予一些高精神滋养或高精神价值的东西以稀缺性或难以得到性,比如一些艺术表演,与偶像的近距离接触等等,好像是我们拥有这些,就让我们的精神层面站的更高。
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沐浴的阳光看似是不要钱的,但实事上这些是我们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人类在环境斗争、保护的过程中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而我们在精神层面上需要的爱与温暖等等,是需要在良好的关系中才能够得到,而良好关系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消耗很大精力与等待待过程。所以,我们精神生活所需要的那些东西看起来都很简单,实际上要么就是你贬低了它的价值,要么就是你夸大了得到它的难度。这个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糊涂的原因。
Q:孩子有时候会很犟,说什么都不听,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做父母的要怎么办呢?
曾奇峰:当我们看到一个“什么都听不进去,只按照自己想法去做事”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更要看到在那个不停告诉他“要做什么/怎么做”的父母。我们有一个定律,就是孩子犟一定有一个对着犟的客体。这个“犟”字是有着叛逆、反抗的味道的,所以我们就需要去看到他在反抗的是什么。
举个例子:吃晚饭,家长的要求是先吃主食、肉菜蛋这些,最后喝汤。有一次孩子说今天他想先喝汤,不想吃主食,只想吃一点蔬菜再吃一个蛋。饭桌上,妈妈先是递上一碗米饭,孩子拒绝了。然后,妈妈觉得既然不吃米饭,那就吃个馒头,哪怕不吃一个馒头也要吃半个。这时候孩子依然拒绝,然后自己盛了一碗汤。这时候,经典的一句话就出现了:“这孩子怎么这么犟,哪有吃饭不吃主食的,这一会儿就饿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孩子对于这一天的晚饭想吃什么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妈妈在不断的打破,孩子不断地在坚持。如果说孩子是在固执的坚持自己“不吃主食”这件事,那么妈妈就是在固执的破坏孩子意愿。所以我们想告诉父母,当你判断孩子太犟的时候有可能是你正在犟,而且有可能你比孩子更犟。
一个人,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必然有自己的边界。这个边界里,除了有自己惯用的防御机制外,也包含了对于自己的决定权、自己的认知、感受等等。当别人要突破这些,把一些不属于我,或我不能接受的东西强加进来的时候,这就是边界被突破的过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边界突破都会引发自我破碎,但这一定会产生入侵感。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远比其他的关系更为紧密、交互更加的多。如果父母秉持着“你要按照我的来”,即使这背后是纯粹的“我是爱你的/我是对的”,也无疑是对孩子边界的插入。如果这类的事情在家庭中经常发生,孩子的自我边界就很难稳固,所以他为了维护自己的边界,让自己活得像一个独立的人,他也必须以犟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作为父母一方,需要看到的是,当说一个孩子犟的时候,这是以父母亲人格的评价体系为标准的。当孩子有一点不符合标准的时候,就会被冠以“犟”的头衔。也就是说,当父母亲的人格坚硬如磐石的时候,孩子的人格稍微有一点不能完美匹配的时候,父母就会觉得这是对我的“忤逆”。
但,如果孩子只要不触碰基本的底线,如法律法规、他人利益、基本礼貌等等这些东西,父母允许孩子想干嘛就干嘛。那么即使孩子犟一点,父母也是感觉不到的。因为父母的人格是灵动的,有弹性的,他是可以允许孩子想干嘛就干嘛的。那么孩子的一些“固执”、“犟”就变成了“坚持”、“耐力”。父母的人格变得柔软一些,就不再是石头,而是一个橡皮球,即便对方是个石头,也因为弹性的存在而减少了剧烈的摩擦。
本文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海之梦心理咨询

让生活悄然变得更好


海之梦心理咨询
让生活悄然变得更好!用爱心呵护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用专业突破障碍,用效果赢得信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