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福建古城泉州,本科求学于复旦大学的她,一毕业就进入机关,成为一名工作充实,生活安稳的上海市公务员。
她为何会选择离开体制、进入到咨询领域工作?
文科出身的她又为何会爱上金融、并在三年内如愿切换到了心仪的券商行业?
在30岁决定重返校园,她选择了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进行系统学习,“重返母校”的她又收获了哪些“别样的精彩”?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主人公——勇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选择无悔的杨小霞。
杨小霞
学生大使
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 2023级学生
本科就读:
复旦大学 汉语言文学
就职单位: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高级经理
1
放下稳定前程,为梦想闯进广阔天地
从小受到家庭和传统文人“经世济民”的理想主义影响,杨小霞在整个本科阶段的职业目标都是“学而优则仕”。大学期间,她先后在学校的对口街道和一家正厅级机关部门进行暑期挂职和实习,毕业后也顺利考取了上海市的公务员。
她清楚地记得,当年复旦中文系的毕业礼物是一套由院系老师们书写印制而成的书签,其中有一张写着“中文闺中少怨女,文渊阁里多愿士”。而学校的礼物是旅行转换插头,就像当年学校开学横幅写着“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母校也鼓励大家在毕业后奔向世界各地和各个领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一起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当年毕业时院系老师给大家送的手写书签
如今回看仍充满力量
毕业后看似顺利达成目标进入了机关单位,可就在两年后,这个很多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却意识到,体制内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的心之所向。为此她果断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走出体制,为人生找寻一个新的方向。
当时,杨小霞的这一决定在家庭内部引发了一场“大地震”。她清楚地记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身边几乎全是反对的声音,这其中又以父亲的态度最为坚决。“但因为我的态度比他还要坚决,所以僵持到最后,我爸爸还是妥协了。”
杨小霞深知,她不只是放弃了一份安稳的工作,更需要去直面前行路上种种“未知”和“不确定”。“我不想在未来某一天对‘林中未选择的那条路’耿耿于怀,所以尽管无法预见到在未来能够‘得到’什么,但我仍想选择那条‘人迹罕至’的路。”与此同时,她已经开始萌生对金融的兴趣。她隐隐觉得,一片充满可能性的新天地正在等着她。
“我对金融的兴趣来自于阅读。”文科出身的杨小霞坦言,在阅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时,她被各种复杂而又微妙的金融现象所吸引,也被当时自己还很陌生的金融知识所吸引。“我就是好奇心比较旺盛,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和事物。”
与同学们一起扬帆竞速、欣赏落日
就这样,出于对金融最初萌芽的兴趣、以及更强烈的开拓人生边界的渴望,杨小霞果断放下了“铁饭碗”,选择投入全新的职场征途。
离开体制后,杨小霞的第一站是在一家面向金融业的咨询公司担任咨询经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工作节奏成为她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咨询行业的加班熬夜都比较多,也很强调个人的快速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再加上自己专业、行业跨度比较大,还要补足EXCEL、PPT等咨询人必备的办公技能,有时候也挺累的。”
但正是在聚焦金融行业的人力资源咨询和组织诊断的过程中,杨小霞开始学会从一个相对宏观、全局的角度去了解金融行业和组织管理,也有机会离自己心仪的金融更近一步。所以别人认为这个“没苦硬吃”的职业转换,她却甘之如饴。
爱学习也爱运动
杨小霞与同学们一起征战阳光杯
2
“入局”券商,加速成长
2021年,积累了从业经验的杨小霞进入一家国有控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高级经理,再次达成了自己的择业目标。而在两年后,她的另一个梦想也成为了现实:完成职业转型,实现职场上的提升与蜕变。
“古话常说‘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我刚进入公司时是在绩效团队,去年8月部门为了进一步锻炼我,让我轮岗到了培训团队。”虽然一开始因为经验不足心里有一点“没底”,但得益于新的分管领导、团队同事的帮助,加上自己在宏观分析、市场研究等方面的认真“补课”,她在进入新团队的一年里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大家的高度认可。杨小霞的这一次转型成功还成为部门“T形人才发展计划”的典型,对此她不无感恩地表示,“这一切都不开团队的培养和领导的信任”。
“健康的职场发展既需要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组织,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作为一名金融行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成千上万的组织调研数据和亲身经历都在告诉她,“薪酬确实能一开始吸引人才,但最终企业文化才是留人利器。这也是很多企业在打造人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工作中的杨小霞
在公司工作将近四年的时间也是非科班出身“金融人”杨小霞真正躬身入局、快速进步的四年。她通过对金融领域理论和现象的探究参悟到了其背后的金融学逻辑,在求知求真的过程中也时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在她看来,“金融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串联起了宏观局势和微观生活”,从而帮助我们建立起更深刻的洞察力。而为了进一步立足金融、拓宽自己事业与人生的可能路径,杨小霞决定重返校园学习金融MBA。
“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管理’与‘服务’两手抓、两手硬,需要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和预见性,既要充分了解行业也需要深入业务。我们在制定公司的人力政策机制时需要考虑到各类业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只有充分了解资本市场才能让跨部门的沟通更加顺畅,让人力政策更好地落地施行。所以我相信,金融MBA与HR一定能够碰撞出‘火花’。”
令杨小霞尤为庆幸和感恩的是,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上司的全力支持。从一开始鼓励在职读书到入学前帮忙写推荐信,再到后来读书期间周末课程与工作的偶尔“时间冲突”,“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团队同事的理解与及时补位,真的让我非常感激。”
开学典礼上的杨小霞
总结迄今为止的两次职场切换,杨小霞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及早做出选择以减少沉没成本。“其实‘取’、‘舍’之间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只要勇于向前迈出一步并全力以赴,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3
重走来时路,打开看向世界的窗口
将求学提上日程后,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杨小霞的首选。在她看来,项目不仅有着强大的师资力量、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浓厚的金融学术氛围,在各类社会资源和人脉等方面也同样“实力不凡”。“作为复旦人,我很期待能够‘重走来时路’,也相信这一次的学习一定能够收获满满。”
学习之余,小霞也担任项目的学生大使
来到复旦在职金融MBA的课堂上,杨小霞很快便感受到了所有辛苦付出的价值。在第一个小学期的LIVE课程中,她选择了债券课程,不仅学到了如何评估和配置债券,对于个人的财富管理上也逐渐有了清晰的思路。令她印象深刻的当属《宏观经济》——“在王永钦教授的带领下,自己逐步学会如何用宏观经济框架来进行分析和预判。”
杨小霞提到自己以《中国“房债”如何先立后破,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题,撰写期末论文,论述了在2024年年初的时点上存量房贷政策并未调整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存量房贷调整力度,从修复个人、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开始,真正提振整个经济体的消费活力。当时的课程得到了A等,而9月底发布的存量房贷的新政力度空前,更验证了当时分析的预见性。
“金融其实是一门实用的学科,不管是基于国家提出的‘金融强国’还是为了个人更好地生活,读懂金融都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拍摄于伦敦海外模块学习期间
当中国风遇上英伦风
“开拓国际视野”是很多同学来复旦在职金融MBA读书的诉求之一。在杨小霞看来,拓宽视野的路径不光有项目前沿的课程体系、案例实讲和企业参访等,一众拥有海外背景、学识渊博的老师们同样也是大家看向世界的一个“窗口”。“比如王永钦教授也会在课堂上会旁征博引地拓展知识点,让我们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去思考、求知和探索。”
上课之余,杨小霞的校园生活美好、纯粹而充实。喜欢品茶的她在班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喝茶“搭子”,她们会带着茶叶和茶具在课间坐到一起泡茶分享,让“品茶以清心”和“读书以明智”这两件美好的事得以和谐交融。
课间与同学们一起品茶
更令她感到欣喜的是,在参加项目组织的伦敦海外模块课程时,她还有机会与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Ian Gibbs进行交流互动。千百年前,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茶从小霞的故乡泉州走向世界,而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茶文化亦是博大精深。“在与Ian的交流中,他提到过往自己多次到访中国,后续还将到云南重走茶马古道。我也邀请他到访上海和福建,一起品饮福建的特色茶。”
在伦敦海外模块学习时
体验当地茶文化
在杨小霞看来,能有机会和国际专家交流自己的热爱,这也算是学习之外的“福利”。而海外模块课程本身的丰富、深刻与多元也让她感慨不已:“复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在海外同样能够汇集授课、金融行业企业和机构等丰富的优质资源,真正做到了既有‘学’、又有‘思’。”
漫步伦敦街头与参访伦敦证券交易所
从当年的青春年少到现在的三十而立,杨小霞在“两读复旦”的过程中有着迥然不同的心境。再度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小径上,满眼尽是生机勃勃、绿意葱茏,身边的同伴却已不再是当年的面孔。这让杨小霞在感慨岁月如梭的同时,愈加珍惜与母校之间这份“双倍”的缘分,“感谢母校的培养,让自己成为一个精神世界健全而丰富的人,‘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我目前除了公司HR这个角色外,也担任了学院在职金融MBA的学生大使,其实就是想基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备考、求学经验,切切实实地去为母校做一些事,同时也帮助更多有求学意向、或者职业发展上处于迷茫阶段的申请者提供帮助。”入学至今,杨小霞已经参与了多次的圆桌分享,同时也为很多申请候选人提供了一对一咨询,“那是利用下班时间的深夜彻谈,以‘过来人’的视角帮助他们去更好地‘看清脚下的路’”。
如今,杨小霞的复旦在职金融MBA的进度条已经走完了1/2。随着在工作和学业中的沉淀积累,她也变得愈发坚定、从容且自信。面向未来,她会继续深耕所在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让自己在职场和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够“闪闪发光”。
阅读更多学姐的故事
复旦国金课程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