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二月的星空
在我们村里,有一个本家的堂婶(堂叔和我父亲是一个老奶奶的),她的哥哥在部队当兵,因为是高中文化,且很会做人,后来她哥哥遇到了贵人的帮助,后来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做到了正师级干部。
堂婶生了三个儿子,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她的儿子成绩也不好,初中毕业后,都离开了校园,到了当兵的年龄时,他们在舅舅的帮助下,陆续步入了军营。
当时堂婶和堂叔别提有多高兴了,堂婶逢人便吹嘘说自己的三个儿子,在部队混得如何如何,别人给堂婶的儿子提亲,她则吹毛求疵,似乎儿子们好像成了军官一样。
然而,堂婶的三个儿子的实际情况,与她炫耀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堂婶的大儿子在部队当了三年兵,他舅舅劝他再留在部队寻找机会,但他却嫌弃部队太艰苦,无论怎么规劝,决意要退伍,据说老大日常就是个闷葫芦,平时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尽管舅舅有意留他在部队继续发展,但他还是决定离开。
退伍后,堂婶的大儿子在县城开了一家烤全羊店,由于他诚信经营,也学到了“烤全羊”的精髓,听人说生意似乎还不错。
堂婶的二儿子人非常灵光,比老大要健谈许多,但由于话太多,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说,因此,他不太受部队领导们的青睐。
可即便如此,他最终还是在舅舅的帮助下,被调到了后勤部门,并通过舅舅的努力,后来转为了志愿兵。
后来,堂婶的二儿子转业后,他被分在县政府某机关开车,按理说这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但他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迷上了打麻将,输了不少钱,就连堂叔他们赚的钱,都搭进去好几次,家庭被他搞得不得安宁,曾先后两次离婚,二儿子索性破罐子破摔,至今依然单身。
而堂婶和堂叔的愿望是,三个儿子都能像他们舅舅那样,在部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但随着老大和老二都相继退伍,这份期待便全部落在了老三身上。
此时,那位舅舅已经是副军职的少将了,在老三成为一级士官后,他的母亲便开始不断向舅舅施加压力,希望他能帮助老三在部队提干。
然而,舅舅了解到老三在部队的表现普普通通,离提干的标准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便断然拒绝了请求,据说,在电话里,为了三儿子的事情,堂婶和哥哥双方出现了很不愉快的争执。
从此,堂婶的哥哥就再也没到过她家,甚至她哥哥的儿子结婚,也没有通知堂婶,同胞兄妹成了仇人。
其实,这种现象在许多农村地区并不罕见,以为亲戚当了官就可以无所不能了,但他们却不会换位思考,为对方想想。
被人的扶持固然重要,但说到底,打铁还是要靠本身硬,自己不行,别人再厉害也无法为你使上劲。但很多人往往找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不停地责怪别人没有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