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战友,曾是连队的“拖油瓶”,但他却因一项技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文摘   2025-02-04 11:45   浙江  

文/异城之恋

这是我在部队时,亲眼见证的一个励志故事。

1993年,连队分过来一位来自大庆的战友,他人长得特别瘦小,据说一家三代都是老中医。

入伍前,他曾读过两年卫校,他毕业后在家跟着父亲当了几年的村医,父亲原本想着让他锻炼几年,然后接他的班,但小伙却不愿意一辈子窝在农村,他觉得当一辈子村医没啥意思,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总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父亲看他心思并不在做村医上面,便让他到部队锻炼两年,到时退伍后再接他的班。

小伙由于长得瘦小,军事训练跟不上,尤其是五公里每次都跟在后面打狼。

新兵连结束后,几个班长都不想要他,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个“拖油瓶”,而影响了班里的整体成绩,连长也没有办法只得把他安排在连勤当通信员。

小伙比较聪明,尤其是连长和指导员有个头疼脑热的,经过他针灸或者利用按摩手法很快有所好转,这也让连长、指导员像发现宝似的,没事便让他不是给按摩,就是身体不舒服了来次针灸。

后来,连队有一个到旅医院学习的名额,连长毫不犹豫地便安排他去学习,希望经过三个月的系统培训,他在医术上能更上一层楼。

在医院学习期间,小伙接受能力很强,尤其是对中医这一块更是熟悉,没事时他便拿着一包针给学员针灸,这件事很快传到队长那里。

队长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在家是干什么的,他说跟着父亲当村医,并且他家三代都是中医出身,队长通过让他号脉、按摩、针灸、各种中草药的辨识以及中药的搭配等等方面对他进行了考验。

队长看到小伙对中医方面有着特殊的爱好,便把他推荐了中医主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主任对他的熟练操作以及对病情的判断都有着独到的见解,甚是喜欢。

三个月的培训结束后,院领导便把他留在了旅医院工作,这让连长、指导员很是后悔。连长说如果知道他能留在医院的话,当时就不应当安排他去学习。

小伙留在医院后,在主任的帮助指导下进步很快,毕竟他本身就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操经验,对于中医知识的掌握上自然很快。

他在旅医院干了两年,便套改了士官,为了让他更加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医院多次安排他到大医院学习。

他也不负领导的期望,每次外出学习都十分珍惜,回到医院便发挥了骨干作用。

由于医院没有提干名额,只能套改士官,直到他干满四期医院才不舍得放他回家。

退伍后,他选择到医院工作,多年在部队积累的经验,回到地方后很快便发挥了作用,深得领导的器重,并把他当作重点骨干来培养。

如今他已提拔至副院长,而且也是医院的重点骨干力量。

告别旧时光
在这里,让我们有美好的相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