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篇首
有些地方习惯上把挖方段的水沟称为边沟,填方段的称为排水沟。但其实严格讲,规范上的概念不是这样的。
边沟与排水沟是主要的公路地面排水设施。
路基排水主要通过两侧的边沟来进行。边沟一般分为路堑边沟和路堤边沟,位于碎落台内侧或护坡道外侧,用于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水,然后排入河沟或排入排水涵洞中,或者开挖排水沟引离路基。路线经过河塘地段时,根据排水设计设置填筑式边沟,或直接通过河塘排水,一般不将路基水排入养殖池。
从形式上看,边沟分为明沟和加盖板的暗沟等多种形式,其断面形式有L形、梯形、浅碟形、三角形、矩形或U形等,边沟的形式不仅直接影响到路面排水,还影响到驾驶员的视觉质量,与行车安全性及发生事故的伤害程度紧密相关。
边沟断面形式
因此,在边沟形式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地区降雨量、边坡高度、汇水面积及出水口等因素,突出排水功能设计,兼顾路侧行车安全与环境保护。下面给出了儿种边沟形式及其适用条件。
1
梯形边沟
可以为土质边沟、浆砌片石边沟或混凝土边沟,适用于用地不受限、排水量大的路段,但由于边沟尺寸深,宽度大,设于路侧时对行车安全有影响。因此,即便采用,也更多是在填方段。
2
矩形边沟
矩形边沟可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石料丰富地区可以采用浆砌片石砌筑。适用于公路占地受限的路段,雨水充沛地区。具有较强的抵抗雨水冲刷能力,排水效果好,但用砖或石料砌筑工程造价较高,需人工清淤,不利于机械养护。
边沟淤积,机械清理不便
3
浅碟形边沟、三角形边沟
一般为砖砌、石砌或素混凝土边沟,适用于干旱少雨地区,边沟较浅,利于行车安全,景观效果好,且便于清淤养护,但过水断面小,不适用于降水量大(汇水面积大)的区域。
互通匝道鼻端的位置可以设置浅碟形沟,否则南方地区用得较少。
4
盖板式矩形边沟
盖板式矩形边沟可采用浆砌片石、现浇砼或预制块砌筑,石料丰富地区可考虑浆砌片石。盖板一般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公路占地受限路段或需要路容宽阔的路段,雨水充沛地区。具有较强的抵抗雨水冲刷能力,排水效果好,但用砖或石料砌筑,工程造价较高,需人工清淤,不利于机械化养护。
5
其他形式
除了以上四种主要边沟形式外,还可采用挡墙接边沟、管道式边沟、渗沟边沟等几种复合式边沟。在没有路侧护栏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明沟效应,排水量大的路段可采用盖板式边沟,排水量小的路段可采用浅碟形或三角形边沟。
总之,边沟断面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公路等级、公路所在地区降雨、地质情况、地区材料、标准横断面等,并结合行车安全、路容美观、公路养护等因素综合分析,合理选择。
排水沟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水沟,其断面形状有梯形、矩形、复合型、U形等,其大小应根据上游流量确定。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500m。
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大于沟底、沟壁土的容许冲刷流速时,应采取边沟表面加固措施。
根据规范定义,边沟是为了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在路基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常位于碎落台内侧或护坡道外侧;排水沟是指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件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的水沟。
但其实根据一些地方的习惯,包括我最开始接触到的概念,把设置在挖方碎落台与土路肩之间的水沟称为边沟;而把填方坡脚护坡道外侧外的水沟成为排水沟。简言之就是挖方段的称为边沟,填方段的称为排水沟。
概念上讲,这种说法不准确,与规范说法不符。但无论边沟与排水沟,作用都是排水,至于排的是哪里的水都没有关系,只要弄清楚具体的汇水量,都是根据水文计算来确定其尺寸,叫什么名字并没有那么重要。
公路路基设计手册(第三版,2021)
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