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响乐团:奏响城市与音乐的共鸣华章

时事   2025-01-26 14:43   上海  



“有两种音乐。一种是古典的, 一种是罗曼蒂克的;一种是建筑的, 一种是如画的;一种对位法的, 一种彩色画派的。从音乐中领悟甚少的人, 往往喜欢罗曼蒂克的轻音乐。古典的, 寻不到疯狂放荡和心醉神迷。它从不让人生厌, 也不带来糟糕的负疚和悔恨。”


——赫尔曼·黑塞




沿着复兴中路缓缓前行,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围栏上,斑驳陆离,层叠的光影与艺术家的面庞交织,构成了一幅幅崭新的画作,我不禁想起了黑塞的这句话。古典、艺术、建筑、画作在此交融。而当我一步步迈向这艺术长廊的尽头,映入眼帘的便是如今的 “上海交响乐团”。正是这些艺术家、建筑与无数动人的音符,共同构筑起了上海交响乐团 140多年的辉煌历史。





拍摄:丁佳雯


上海交响乐团,历经140多年的岁月洗礼,从最初肩负西方交响乐东传重任的“码头”,逐渐蜕变成为培育本土音乐人才与观众的“源头”,再到如今扮演连接中国与世界音乐文化的“桥梁”角色。它不仅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音乐灵魂,更是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步脉动。值此契机,《中国广告》创想实验室特别访问了上海交响乐团副团长王思宇和海上砖创始人王臻,以了解上海交响乐团140多年来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历程。


上海交响乐团副团长王思宇(左二)

海上砖创始人王臻(右二)

中国广告丁佳雯(左一)



码头、源头、桥梁

上海交响乐团用“音乐沟通世界”



2024 年,上海交响乐团迎来了145 周年的华诞。回溯这 145 年的悠悠历史,时间的指针可拨至 1879 年。1月8日,《字林西报》上的一则广告宣布了新成立的上海公共乐队即将在兰心大戏院演出,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最早的指挥法国长笛家雷慕萨亲手组建并执棒了这支乐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音乐之旅。王思宇形象地将当时的上海交响乐团比作“码头”:“交响乐作为舶来品,在西方历经多年发展后首次进入亚洲,确切地说,是首次进入中国,并在此扎根。因此,上海交响乐团更像是承载这一文化舶来的码头。”


1879年1月8日,《字林西报》一则广告提及“上海公共乐队”


在20世纪中期,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上海交响乐团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全新篇章。此时的乐团,已然化身为音乐的 “源头”,最早培养中国音乐人才。2024年恰逢黄自先生诞辰120周年,他创作的中国首部管弦乐作品《怀旧》,正是由上海工部局乐队进行了国内首演。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职业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为中国作曲家的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不仅如此,上海交响乐团还培育了中国的第一批观众。20 世纪 20 年代,意大利指挥家梅百器执掌上海工部局乐队期间,他积极倡导将中国观众引入剧院,从而开启了中国观众接触交响乐的序幕,孕育了中国首批交响乐爱好者。


如今,上海交响乐团已傲然站在世界潮流的前沿,不仅代表着上海,更承载着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使命。以“音乐沟通世界”的愿景,通过一种西方熟知的艺术形式,讲述中国人的故事,展现上海的独特魅力。


王思宇补充道:“上海交响乐团发挥了站在世界潮头的作用。当然,上交的发展可以细分为多个阶段,但总体而言,它在不同阶段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如今,站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节点上,上交更多地发挥了内向作用。我们希望培养上海的观众,乃至全国的观众,使其在古典音乐领域与世界接轨。对外,我们则代表上海,代表中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对话中。”



百年交响,沪上同辉

上海交响乐团与城市共呼吸



上海交响乐团百年来始终与上海同生共荣,它恰似一位历经岁月洗礼的守望者,全程见证了上海在音乐发展道路上的蜕变与演进。


01

预售为桥,信任作弦

独特的音乐季预售票制度充分体现了乐团与乐迷之间的双向信任,构建了与上海市民之间奇妙而深厚的情感纽带。预售票不仅代表了优惠的票价和优质的服务,更是一种长期的聆听习惯。上海交响乐团2024-25音乐季预售票从6月26日起持续发售两个星期,贯穿整个乐季共计31场演出,其中包含25场“SSO乐队音乐会”以及6场精选“来访艺术家音乐会”,观众可以在这31场演出中,随心任选5场及以上构成预售套票,场次越多,折扣越大。


*点击查看上海交响乐团2024-25音乐季预售票


上海交响乐团深信,当全部节目毫无保留地展现于上海市民眼前,乐迷定会报以同等的信任与支持。而乐团对乐迷的信任,同样彰显于第一时间完整呈现精心筹备的所有节目。为了这一精彩呈现,乐团在幕后倾付了无数心血。从演出报批的严谨流程,到艺术家档期的细致协调,再到场地安排的精心规划,每一项工作都凝聚着团队的专业与专注。历经重重努力,待一切就绪,乐团便将音乐季以完美姿态精心打包,诚挚呈递给上海市民。


02

全城交响,音乐无界

此外,上海交响乐团凭借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项目,与市民保持高频紧密互动。2019 年,值乐团成立 140 周年这一重要时刻,“全城交响” 项目震撼登场。此项目大胆突破传统演出场地的桎梏,将音乐的动人旋律与无尽魅力,毫无保留地传递到城市的每一处角落,让每一位市民都能近距离沉浸于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带来的心灵触动。



2024年的首场演出,在静安苹果旗舰店开幕之际,以“花见花开一道来”为主题,上海女子四重奏以悠扬旋律拉开了音乐序幕。此后,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演艺新空间·音乐大堂、锦和越界·衡山路8号、宋庆龄文化空间、PLUSONE咖啡厅、lululemon(东平路店)、之禾卡纷花园、追梦园、新天地和黄浦区图书馆等众多城市地标,都成为了乐团的音乐舞台。这些演出打破了场地的限制,音乐家们自由穿梭于街头巷尾与地标建筑之间,为市民呈献免费的音乐盛宴,覆盖范围更为广泛,让更多人初次领略到音乐的迷人魅力。


静安苹果旗舰店上海女子四重奏表演现场


03

沪韵华章,世界共鸣

在与观众携手同行、共同成长的历程中,上海交响乐团不仅在演出形式上持续创新,还在乐曲编排上深度融入上海文化。其中,清唱剧《上海!上海!》堪称扛鼎之作。这部长达 90 余分钟的跨国联合巨制,由余隆、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联合委约,耗时三年精心打磨。借由西方主流社会的演绎,讲述中国故事,传递当今时代对和平的呼唤。


2023年11月,《上海!上海!》在上海世界首演

2024年11月,《上海!上海!》在柏林欧洲首演


凭借上海交响乐团与世界各国乐团长期建立的合作与信任,美国纽约爱乐乐团、德国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等先后演绎了这部作品。2025年,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和香港管弦乐团也将奏响这一乐章。当这些乐团在世界各地奏响《上海!上海!》时,必然会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这不仅是艺术的传播,更是文化外交的生动实践,让世界聆听来自中国上海的动人故事,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从“全城”到“全程”

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教育之路


从“全城”共鸣到“全程”相伴,上海交响乐团深耕音乐教育领域,精心构筑起一套全面的音乐教育体系,按年龄精准布局,为各个年龄层都量身定制了专业的音乐教育活动。


2014年,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以及上海音乐学院携手,共同创立了上海乐队学院。在此之前,乐团一直致力于乐队人才的培养,而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专注于培育乐队演奏精英的专业平台的诞生。传统的音乐学院更侧重于独奏技巧的培养,学生在比赛中屡获佳绩,但毕业后加入乐队时却常常面临磨合和定位的挑战。在过去的十年中,上海乐队学院已经培养出百位杰出的音乐家,他们有的加入了国内的乐团,甚至担任了首席;有的则考入了国外的知名乐团,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该学院已成为职业音乐教育的重要基地。



01

0-6 岁,亲子艺术启蒙

每年夏天,上海交响乐团都会举办一场备受期待的亲子艺术节。自从去年开始,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专门为0-6岁的儿童设计了一系列音乐项目。这些项目巧妙地结合了戏剧和互动元素,以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让孩子们初次接触古典音乐,从而在他们心中播下音乐的种子。



02

4-18 岁,未来之星才华展示

“馄饨皮星舞台”因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独特的外形而得名,主要为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项目面向4-18岁热爱音乐的青少年,为潜力无限的未来之星积累舞台经验、提升表演信心。



2024年,乐团创办弦乐体验营,吸引怀揣音乐梦想的孩子参与。在为期两个月的训练中,孩子不仅能与伙伴切磋,还能得到资深老师指导,通过售票音乐会,感受音乐家的职业魅力。



03

50-80岁,老年音乐普及

此外,乐团与上海老年大学签约,实现 0 岁至老年的音乐教育无缝衔接。乐团致力于营造城市音乐氛围,通过与老年大学合作,让学员观看演出、参与活动、学习知识,将音乐传递给老年人。


多年来,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普及工作覆盖了更广泛的地域与年龄层,奏响全民音乐的和谐乐章。期待未来,音乐能成为连接不同年龄、阶层的桥梁,让城市沉浸在音乐中,散发迷人的文化魅力。



艺术工艺勾勒百年音乐长卷

上海交响乐团×海上砖

携手打造匠心文创



在上海交响乐团成立145周年这一重要时刻,上海交响乐团与海上砖联名推出纪念版文创“SSO合一藏宝盒”,为乐迷与艺术爱好者带来一份独特的惊喜。



这是一款集文房收纳盒、票券匣、纪念盘、装饰摆件和音乐光盘盒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宝盒,盒盖镶嵌着一片手绘珐琅釉海上砖,画面主题为上海交响乐团历史上意义非凡的四处重要演出场所或驻地——旧工部局市政厅、第一代兰心大戏院、湖南路105号和捷豹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在象征梧桐区的深绿色背景中,一根极简的红色线条贯通整个画面,勾画出极具时代特征的四处建筑的轮廓线,寓意上交乐团在梧桐树下的上海承前启后、生生不息、持续发展、努力进阶的跨世纪传奇。



如此精妙构思的背后,是双方在合作中的默契无间。海上砖创始人王臻讲述了“SSO合一藏宝盒”创作背后的故事:“作为中国最早的西方音乐团体,上海交响乐团早已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今年又恰逢其145周年纪念,因此能参与这个项目,对海上砖来说是一份极佳的背书与肯定。在双方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之前,我们团队就投入大量精力做功课,深入了解乐团的方方面面,包括找寻到有关上海近代音乐史和音乐建筑方面的重要文献。自2024年4月项目对接工作启动,直至同年11月最终产品交付,整个流程历时约七个月,刷新了海上砖做个案设计定制的最长时间纪录。”


在材质选用上,“SSO合一藏宝盒”同样独具匠心。盒盖采用黑胡桃木,其表面肌理模拟钢琴等乐器,尽显典雅气质;盒身选用枫木,定制的波浪曲面灵感源自上海交响音乐厅独特的反声板造型。二者在色调、材质与表面肌理形成鲜明对比,完美诠释了“厅团合一”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海上砖的原型即欧洲手绘珐琅釉面砖,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舶来上海并被广泛使用在公共建筑和私人住宅中,是西方技艺在上海落地生根的标志之一。如今,沿袭并传承了欧洲珐琅砖工艺的海上砖,既是修缮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专门用砖,也是独具海派特色的城市文化伴手礼。



此次海上砖与上海交响乐团携手合作,应用历史脉络和音乐建筑元素而创作的“SSO合一藏宝盒”,既展现了上海交响乐团中西交融的文化底色,也寓意在上海开放包容的格局下,以上海交响为代表的高雅艺术拥有极其美好的前景。



结语



“上海幸福你,Shanghai Symphony.”


“期待上海交响乐团的下一个145周年。”


“代代相传,又生生不息。”


在一声声真挚的祝福环绕下,我们的采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正如“SSO合一藏宝盒”上所勾勒的线条那般,尽管在145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曲折与波动,上海交响乐团却始终保持着向上的态势,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热切期盼上海交响乐团将更多美妙旋律传递至上海的各个角落,让音乐的力量架起人与人心灵的桥梁,使每一位聆听者在音符中深切感受幸福的温度。




福利放送!

Welfare


音乐跨越了时空与文化的界限,

成为全人类共通的语言——“音乐沟通世界”

那么,在你心中,音乐又代表了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与音乐的故事~

我们将为留言精彩的 5 位小伙伴送出

上海交响乐团文创 SSO「玫」好笔记本

及钲艺廊海上香砖一份,快来参与吧!



   


上海交响乐团文创SSO「玫」好笔记本




   


钲艺廊海上香砖





香砖画面为黑石公寓、绿房子、豫园、马勒别墅、武康大楼的主题画面,兼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特征,并选配符合主题的香薰精油。香砖具备吸香、留香、持续散香的独特功能,香型自主可选,香味浓淡随宜。适用于家居厅堂、办公娱乐等室内空间,以及衣橱、箱柜、包袋、车内等需要熏香的环境。采用黑胡桃木结合珐琅釉瓷砖(海上砖)手工制作,在熏香之外,还可用做文房镇纸和桌面装饰品。




文、排版 | 丁佳雯

审核 | 林莹




zhōng

qiū

jié




设计无界 向新而生——WDCC 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广告创意设计论坛暨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圆满举行


自信中国——CAMA2024中国广告营销大奖获奖榜单官宣发布


回应时代价值,展现自信中国——CAMA 2024中国广告营销大奖终审会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顺利收官


榜单揭晓|Young Stars China 2024华釜青年奖24小时创意赛圆满落幕





创刊44周年

关注我们

www.ad-cn.net


视频号模板,只能用同步方式上传到公众号后台





中国广告杂志
发布最新广告/营销案例、业界最新资讯、调研报告、深度行业名人专访等,介绍世界广告业新动向、新趋势,介绍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及相关论坛、奖项,传播品牌营销理论与实战方法工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