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字”悟 | 春:万物复苏 新初伊始

政务   2025-02-01 14:33   吉林  




万物的复苏与生长,离不开春阳和春雨。汉乐府有诗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回暖的阳光,是提醒寒冬中沉睡的种子醒来的信号,向着光的方向生长,才有了萌芽的破土而出。“春”这个字的字形,就是春阳初照、草木萌生的真实写照。











春天是大自然复苏的季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冰雪融化,河流解冻,大地换上了新的绿装。树木开始发芽,花朵竞相绽放,整个世界仿佛被重新点亮。春天的风温柔而和煦,吹拂着人们的脸庞,也吹绿了田野和山林。此外,春天还是动物们繁衍生息的好时节,各种鸟类开始筑巢育雏,昆虫也纷纷出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春”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四季之首,更被视为新生、希望、繁荣和美好的象征。在古代诗词中,“春”常常被用来描绘美好的景象和表达愉悦的心情。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此外,“春”还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美好时光,如“青春年华”等,寓意着年轻、活力和无限的可能。























春天与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紧密相连。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便是春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农历新年的开始。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以祈求新年的平安和幸福。此外,春天还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许多地方都会举办相应的节庆活动,如樱花节、桃花节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在文学艺术领域,“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数文人墨客以春天为背景,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诗歌中,“春”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在绘画中,春天则成为了画家们笔下最生动的题材之一,他们用画笔捕捉春天的瞬间,将大自然的美丽永存于画布之上。此外,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春”也常常被用作创作的灵感来源,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美的享受。






















“一寸光阴一寸金”,“春风得意马蹄疾”。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乘着这骀荡的春风,去规划,去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写好那春天的故事。













文字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制作:李春歌 郭晶 夏永波 
编辑:许鹏
初审:王凯
复审:于珠
终审:滕加鹏


廉洁吉林
吉林省纪委监委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