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路之茶禅一味

文摘   2024-10-11 19:30   北京  

茶禅一味究竟是什么味?

有暋法师在故乡怡保举办第一场日本茶禅,

和、敬、清、寂,乃日本茶道的精髓,

从点茶专注于当下每一个动作,随时观照所有起心动念,

体验茶与禅之间「不一不异」之微妙关系。


■ 文/释有暋(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候选人)


「窣」的一声,划破了茶房内安静的氛围。大家脸上带着微笑,目光定定地看着她。她把高举着茶碗的双手慢慢放下,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似乎不敢相信,第一次尝试就办到了。


「对!对!就是这样,太棒了!」我赞叹着,右手竖起大拇指,觉得很满意。


她被大家热烈的反应弄得有点不好意思,却掩不住脸上的一丝自豪。这时,其他学员也纷纷举起茶碗,有的还大力呼出一口气,彷佛这样才能放松对一般用餐礼仪的纠结。然后,各种吮吸抹茶的声音此起彼落,音频各异,且伴随着不间断的笑声,大家显然玩得不亦乐乎。


「在一场日本茶会里,从点茶(将抹茶粉末倒入碗中,加入少量沸水,以茶筅打击茶汤)到品茶的过程,通常是禁语的。因此,不论是亭主(茶师)或客人,每一个人的动作都带有特殊意义。譬如,当客人捧起碗喝茶,会以三口半来把浓郁的茶汤喝完。而最后的半口,必须把茶汤很有技巧地吸入口中,还得发出声响,用意是告诉等待中的亭主,茶喝完了,可以继续下一个动作了。」


最近,我开始在不同场合,带领大众体验日本茶禅。


和敬清寂


对于茶禅,我们经常听到「茶禅一味」的说法。到底「茶禅一味」是什么意思?星云长老在〈佛教与茶道〉中说道:「茶的清纯、知性,在精神上和禅自有其相应之处。若在喝茶当中体会『无我』、『无味』,这就与禅的至高境界相通了。所以『茶禅一味』就是将茶的清、纯,和禅的静、寂融合而成一体的意思。」


由此可见,「茶禅一味」者,即是透过具体的喝茶过程,尝试体会抽象的禅修境界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在中国茶文化里,大家讲究的是茶汤的品尝与茶具的鉴赏,而在日本茶道,更注重的反而是茶室的整体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以及复杂的点茶流程。这各方面的追求,皆充分体现在「和、敬、清、寂」的精神原则里。


和,即和谐,指主客之间以及茶具与环境之间,是否能呈现和谐的意境。譬如,在邀请客人时,亭主须事前分析客人之间的辈分、亲疏等关系,然后做出适当的坐席与仪式的安排;在布置茶室时,要考量到当季的气候与风景,以提升客人们在品茶时的舒适感;在选用茶具时,亦须清楚每一种茶具的品质与特性,以确保它们的功能被发挥得恰到好处。


敬,乃尊敬,不单指主客之间的互相尊敬,亦指对物品的珍惜。在日本茶道的训练中,老师常指正我手握茶具的姿势,并不断提醒我:「放下茶具时,要保留手的『余温』在上,就像在跟亲人道别一样;重的茶具要轻松地拿,轻的则要慎重地放,这样才能保持身心一致与平衡。」


清,指的是内心的清静而无杂念。唯有这样,亭主与客人才能在茶会进行的过程里,展现高度的专注与从容的气质。


寂,是在以上三个条件皆具备之前提下,亭主与客人在一场茶会中所展现的娴静与优雅之心境。


和、敬、清、寂,乃日本茶道的精髓。透过「和」与「敬」,我们能生起平等与谦敬之心,这与禅宗强调之「无我」观念相应,是很具体的修行实践指南。而「清」与「寂」,则显示出禅的意境,是当内心得到净化以后,自然呈现之「本来面目」。由此可见,和、敬、清、寂与禅,实在有密不可分之关系。


安顿身心


六月,我和师兄有晢法师,在家乡马来西亚怡保举办了第一场日本茶禅。场地在一间百年以上的木造建筑内,原为一间板厂,后来改成了很有特色的餐馆。茶禅在餐厅二楼的文化空间「红山静心轩」里进行,四面墙上挂满了藏传佛教的唐卡。不难想像,在温暖的橘光照耀下、芬芳的原木熏陶中、绚丽的唐卡围绕里,我们带着二十几位学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禅会。


首先,我请有晢法师以静坐开始,引导学员们透过对身心的觉察,慢慢进入安定的状态。有晢法师以深沉致远的颂钵音乐,配合呼吸的觉察,带领学员们进行身心放松的练习。


有几位学员在静坐后表示:「很久没有体验过身心放松的感觉了,刚才感动到想哭。」


我们都知道,禅修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放松身体,而是对身心烦恼的探索,最后获得解脱。同时,我们也发现,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专注力也变得更薄弱,如果从一开始静坐就要求大家专注于「数息」或其他禅修的所缘境,就像要求从来不运动的人,突然去攀登雪山一样,将会相当困难。当大家对相对粗糙的身心感受仍无法觉知时,如何能长时间专注于细微的禅修所缘境?因此,以「身体扫描」的方式作为初学者的下手处,可以让杂乱的心,迅速找回自我觉察的能力。


在这过程,我们发现大家透过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觉察,很快就能把心收摄于当下。换言之,对初学者而言,若想要放松身体或心情,集中注意力并清楚知道身心的状态,就能安顿身心于当下。


点一碗茶


安顿身心是体验「茶禅一味」的前提条件,唯有这样,参与者才能从点茶的过程,体会到「茶的清、纯,和禅的静、寂」。因此,在一小时的静坐以后,我开始了茶道的示范与练习。其实,日本茶道里点茶的程序非常复杂,即便是相对简单的「薄茶(即在茶上刷出泡沫,每位客人一碗)」,也会牵涉不少于一百个动作与步骤。但是,教学归教学,而体验式的点茶,参与者只要掌握几个基本的动作与原则就够了。


譬如,利用茶筅(形如竹刷,由一截小竹筒切割而成)点茶,非常考验亭主手腕的灵巧度,更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当手指抓着茶筅的柄勺时,力道必须收放自如,随着手腕前后动作的频率,随时调整,以确保茶筅上部的长条不会被挤压到茶碗底部,造成折损。在练习中,我常见到学员手里握着重量只有十五公克的茶筅,放到碗里点茶时,挥舞得大汗淋漓。其实,点茶的诀窍不难掌握,只要心平气和、放松身体与保持觉察,谁都能点出一碗泡沫粗细均匀的抹茶。这就像打坐时盘腿一样,必须随着身体的状态而做出调整,不松也不紧。


点茶只是第一步,学员们还得学会如何喝茶。日本茶道的茶碗,有正、背面之分。奉茶时,必须把茶碗的正面对着客人;喝茶时,也不能从碗的正面喝,而必须把碗轻轻转两圈,再从背面喝。


有趣的是,许多茶碗并没有任何花纹设计,因此,不论从哪一面看,都看不出哪一面才是正面。为此,学员们常会觉得困扰:「到底该怎么喝这碗抹茶?」其实,不管茶碗上有无图案为标识,只要记得奉茶及喝茶时把碗转两圈,就对了。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要保持觉察,才能充分表现「和」与「敬」之精神。


生活佛法化


我在京都大学留学时开始学习日本茶道。当初,我仅仅为了体验道地的生活文化,以及练习日语会话而选择了茶道,没想到,日本茶道的理论与精神,却让我愈学愈觉得有味道。尤其是在点茶的过程,我们必须专注于当下每一个动作,且随时观照所有起心动念,这让我领悟到,茶与禅之间「不一不异」之微妙关系。


曾听一位学员分享,希望把佛学课程学习到的佛法,好好利用在生活里,实现「佛法生活化」的理想。


其实,我办日本茶禅的用意,是希望更多人能把「茶禅一味」的精神落实在生活中。从茶具及环境的准备,到点茶及品茶的过程,这许多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们学习如何在生活中放慢脚步,培养专注能力,并学会觉察生活里的醍醐味。我认为,「佛法生活化」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有点教条式且过于生硬;若将之改成「生活佛法化」,也许更具备灵活的元素,也会更有趣一些。作为生活文化的日本茶道,正好具备了后者的特色。



摘录自 |《人生杂志》494期

文 | 释有暋


本文已由版权所有者授权转载

  微信扫描关注

提升人的品质    建设人间净土

弘传法鼓山

心灵环保之理念

圣严法师所教授之禅法


法鼓山圣严师父
依循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与悲愿,致力于推行汉传大乘禅法教育,期能让人们运用禅法来安定身心,学习慈悲与智慧。用禅修的方法践行「心灵环保」的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