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餐开始,改变世界

文摘   2024-10-05 19:30   北京  

「你今天吃素了吗?」全球刮起的素食风潮,年轻人是这股新浪潮的主力,为何年轻人疯素食?对素食思维又带来哪些冲击?如何将这股素食热情延续?


■ 邱惠敏


曾受邀客座纽约米其林餐厅的韩国正宽法师(Jeong Kwan),今年(2023)2月应邀来台,透过简单在地的食材变化出层次丰富的素食料理,尤其法师尊重万物的行仪,展现了饮食与身、心、环境的连结,再度引起国内的素食风潮,而这一次,年轻人也加入行列,崭露头角引领风潮!


素食圈刮起年轻风


「蔬食已经是欧美饮食主流之一,许多知名的星级餐厅都提供蔬食,并强调食材来自自家栽种,也有企业投入素食食材研发,例如植物肉。」法鼓山联合国NGO规划小组成员常济法师指出,联合国于2019年的气候报告中,便呼吁大众改变饮食习惯,减少吃肉,这几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吃素人口明显增加不少。


气候异常、动保议题等,确实在年轻世代掀起一股「以饮食改变环境」的效应,这群人被称为「弹性素食主义者」。根据全球知名市调公司于2021年发布的统计报告《Going Plant-Based: The Rise of Vegan and Vegetarian Food》,弹性素食主义者占全球人口的42%,尤其以年轻人居多。


「你今天吃素了吗?」年轻人选择无肉的素食饮食,大多是受到社群或同侪的影响,演变成一种「爱地球、爱自己」的生活风格。据统计,1995年后出生的Z世代,有超过70%的人口,每天使用Facebook与Instagram,透过在社群平台发文、讨论资讯,在年轻族群间带来模仿效应,社群使用者也能透过参与来获得归属感及认同,更容易号召、凝聚共同意识,分享店家、食谱、采买等资讯,的确为当代的素食地图注入了「年轻要素」。


年轻人的素食觉醒


「我受到持续发展网站创办人葛兰姆.希尔(Graham Hill)在TED的演说影响,年轻人用什么财力、权势去改变世界,从饮食开始改变比较容易。」法鼓山僧伽大学学僧演端法师出家前旅居国外,是个享受美食与美酒的厨师,年轻的他后来选择吃素,是想要寻找一个更合乎环境伦理的饮食生活,将善念化为行动。长期吃素下来,他发现节省不少金钱、时间外,还能培养出自律的态度,不受口腹之欲左右。


台湾素食学会营养师陈婷钰,学生时代就接触佛法,后来受维根主义(Veganism)影响,认同环保与动保理念,进一步成为纯素者,还影响了父母吃素、学佛,「我大二时因健康关系开始吃素,却没有变得更健康,所以想要进一步了解关于素食的营养问题,研究所转念营养学,也更坚定我要推广健康素食的志向。”


随着弹性蔬食人口增加,这几年,时尚蔬食餐厅、纯植物烘培坊、轻食咖啡馆等,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为台湾的餐饮文化注入新颖、活泼的创意与料理手法,尤其强调健康、无负担饮食,一改传统素食给人汤汤水水、高油高糖高盐的刻板印象,吸引不少年轻食客之外,也带动一批有志青年投入素食推广运动,例如找蔬食、够维根、野菜鹿鹿等专业网红,透过拍摄影片、改良食材、亲自下厨料理等方式,拥有一批忠实粉丝,形成一股蔬食的力量。


小心!素食的圈套


「如果说因为有慈悲心,可以完全不去吃众生的肉,这是最好的。但是,如果说有健康方式的问题,只能常常吃素,那么也许妳必须这么做。」在《XXX的猫2》一书中,作者透过小女孩坚持不吃肉的故事,探讨素食者如何在信仰与健康之间取得平衡。故事中,提醒小女孩,吃素或不吃素,无须变得黑白分明:「无论是素食或肉食,我们始终都应该记得,因为有这些死去的生命,我们才有得吃,他们的生命和你我的生命一样重要,想到他们时,要抱着感激之情。」


除了慈悲护生外,素食的根本精神是透过饮食的生活方式,来调伏欲望、让自己变得包容、具同理心,减少自我与他人的烦恼。许多人选择素食,是因为认同健康、环保、动保等理念,随着未来肉、培养肉议题的兴起,正好提供我们一个自我检视的机会:我为什么吃素?


「你从肉食出离,却走进了素食。你开始执着于素食,甚至认为肉食不洁,那些吃肉的人也会引发你的反感和敌视,这个时候,你应该从素食出离。」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一文中提到,我们常以为自己从某种物品或情感出离了,其实又不自觉地落入另一种陷阱。


此外,素食者也容易陷入道德绑架的圈套,国外有些企业打着环保名号,实则发环保财,「以未来肉与植物肉为例,研发的立意是为环保、动保,但背后的商机,也是企业投入的很大因素。」长年在世界各地带领工作坊,常济法师经常提醒学员,每一个选择都可回到饮食的初衷,如果真心想借无肉饮食改变环境,面对「仿真」或「血淋淋」的植物肉时,或许可回头审视内在的贪欲,是否又陷入另一种消费地球的陷阱。


动手做素食


台湾吃素十分便利,台北也曾被国际媒体评为素食友善城市第一名,但对想长期吃素的人来说,外食终究不能完整提供所需的营养。最好的方式还是自己动手做,更健康也更环保,不仅可以降低食安风险,也能减少外食产生的包材垃圾。


「坚持吃素,自己动手做是关键。」营养师陈婷钰以过来人经验分享,台湾素食人口毕竟仍是相对少数,约三百万人,占总人口13%,如果外食,必须考虑吃什么、交通方不方便,以及聚会时亲友愿不愿意配合吃素等等,很容易让人打退堂鼓。


自己动手做,看似麻烦,但对于自己究竟吃进什么、料理方式会更清楚,长期下来,对健康是比较有益的。许多人担心厨艺是个门槛,陈婷钰建议可以从简单的轻食做起,如三明治、热沙拉、咖哩饭等,而且网路上素食食谱、料理教学很多,「厨艺是练出来的。」


擅长寺院料理的正宽法师,采用的食材以当令、在地的野菜为主,还有常见的红萝卜、大白菜、花椰菜、茼蒿菜,调味料就是盐、糖、辣椒,以及自制的桑椹酱、柿子醋等,遵循零浪费和健康饮食原则,呈现食材的纯粹滋味。


对佛教来说,饮食对修行非常重要,是一场身心的实验。从烹饪到用餐的过程,都是修行的环节,从入口的食物开始清净「身」,进而省思从口出的「语」,最后时时观照自己的「心」,感受饮食带来的喜悦能量。


同时,烹饪者也在过程中体悟:食材来自土地,有着阳光、空气、水的孕育,在餐桌上吃到整个大自然的能量。「厨艺的创意必须放下自我、不被自己限制;与食材合一,顺应自然。」正宽法师的料理原则,就是他的修行原则。


摘录自 |《人生杂志》494期

文 |邱惠敏


本文已由版权所有者授权转载

  微信扫描关注

提升人的品质    建设人间净土

弘传法鼓山

心灵环保之理念

圣严法师所教授之禅法


法鼓山圣严师父
依循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与悲愿,致力于推行汉传大乘禅法教育,期能让人们运用禅法来安定身心,学习慈悲与智慧。用禅修的方法践行「心灵环保」的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