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采珍,荣耀满载!石室天府,师恩璀璨,颗颗明珠闪耀光芒

教育   2024-10-30 19:59   四川  
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我们
CLICK THE BLUE WORD TO FOLLOW US

砥砺前行
载誉而归
石室天府教师获奖集锦(近期)
 

2024 年,时光悄然流逝,岁月沉淀着奋进的力量。在“四天”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截至目前,本学期教师获奖成绩斐然!我们共获得奖项国家级3省级5项市级4项,获奖人次27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论文发表48篇,共计76人次

各位教师以拼搏为帆,以专业为舵,在教学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他们以卓越的实力展现教育风采,以杰出的成就书写荣耀篇章。






一、成都市第四届名师和名校(园)长工作室领衔人
李萍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中共党员


四川省正高级教师


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

成都市学科带头人

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

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成都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成都市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 公益项目成员



二、成都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权丽娜、周丽莉、郭林丹、李阳、张坤、陈娟、曹铭仁
向左滑动
权丽娜、周丽莉、郭林丹、李阳、陈娟、张坤、曹铭仁



三、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主讲人:熊鑫
石室天府中学(锦城湖校区)

毕业院校:南昌大学


教育理念:育人以心,动之以情,张弛有度,严而有爱。


获得奖项:

成都市精品课一等奖

成都市论文二等奖

高新区作业设计二等奖

校特等奖学金

校一等奖学金

南昌大学优秀大学毕业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4 年 2 月至 8 月,四川省教育厅统筹指导,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实施,在全省遴选了优秀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教研员,精心研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初、高共36 讲系列思政精品课程。而我校政治组就承担了其中重要的一讲内容,也就是习读本的第二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程已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通过四川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人民日报》数字传播“阅报栏 12304”正式上线,供广大师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免费观看、学习。截至目前,课程浏览总量突破 100 万,在全省引发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人民日报》客户端对我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力措施进行了深度报道。

熊鑫老师思政课主讲课程(节选)







四、赛课类获奖



在教育的舞台上,我校老师们绽放着璀璨光芒!赛课,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老师们为了在赛课中获奖,精心备课、反复磨课,查阅大量资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他们的努力,只为给学生带来更优质的课堂。每一个奖项,都是他们辛勤付出的见证,也是我校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标志。让我们为这些优秀的老师们点赞!


01


国家级


乔明亮 / Qiao Mingliang
2024年度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

2020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成都石室天府中学任教,担任初中生物学教师。作业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案例等获得四川省一等奖;论文、赛课、作业设计等多次获成都市一等奖。




奖项介绍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限额推荐的基础上,共产生了7588个优秀案例进入全国终选环节,经过专家审核,全国最终确定了297个现场展示案例。乔明亮、张莉作品《基于项目式学习实验创新——好豆芽不简单》以四川省唯一生物学作品入选其中。

作品介绍

项目式学习《好豆芽不简单》是由锦城湖校区生物组张莉、乔明亮、向瑛老师设计实施的一项日常教学活动,由我校锦城湖校区初2023级全体学生参与、班主任及年级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本次《基于项目式学习实验创新——好豆芽不简单》实验说课源自实际教学实践,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北师大版《生物学》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融合生活实际问题,将教材中的多个实验进行整合,设计为项目式学习《好豆芽不简单》。通过调查豆芽市场现状、探究种子结构功能、萌发豆芽、豆芽的质量检测、设计豆芽机等环环相扣的子环节,形成了观察笔记、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阶段性成果,以及最终产品家庭豆芽机,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张莉

获奖感言

本次说课作品是经过区、市、省级层层筛选推荐,最终入选第十届全国实验说课活动现场展示。这一系列的赛课过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此过程中,是学校给予的平台与培养,是师父张莉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倾力支持,是生物组和年级组的鼎力相助,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全国的平台。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学校高标准、严要求的引领下精钻细研,在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中潜心发展,为“愿为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幸福奠基”的教育愿景贡献更多力量。

——乔明亮


02


省级



PART.One


获奖教师:罗乐、周凤玉、杨珍珂、龚雪、邵海林

2024年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设计活动省级一等奖
奖项介绍

本次数字化教学设计活动由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主办,全省中小学教师参赛。我校初中物理参赛团队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网络集体备课,经历了线上两百余次交流,1万多字打磨,3稿修改完善,形成了最终的教学设计参赛并获奖。

作品介绍

《热机》以问题基础,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探索、实践,并以作业、作品、小组报告等为评价手段。以学生在前一章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微视频作品为引入,介绍人类利用内能的历史,开启对蒸汽机的探索。通过组装和发动斯特灵探索连杆活塞机构,了解瓦特对蒸汽机改造中,是如何解决动力传输问题的。通过使用物理仿真实验室探索其结构,并总结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最后,通过《形形色色的热机》微视频与学生分享的收获与疑问,总结本课。

让学生潜移默化中体会内能的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同时,利用斯特灵热机和仿真实验室进行碎片化的跨学科实践,让学生体会物理学对工程技术的影响。

获奖感言

组建团队初期,根据每位老师擅长领域分工,备课期间针对问题和难点,不断分享经验、交流讨论,互相提供资源、技术、情感支持,共研解决方案。本次集体备课,我们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明确的分工提高了备课效率;在问题解决中集思广益、激发创新,每位老师都实现了“长板”共享和“短板”提升。



PART.Two


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公安厅、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共青团四川省委等5家单位共同发起“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四川省青少年反诈宣传短视频征集活动,我校荣获一等奖1个,优秀奖2个。





唐嘉

所获奖项: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四川省青少年反诈宣传短视频征集活动


等级:省级一等奖



刘福平、姜利、李志敏


所获奖项: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四川省青少年反诈宣传短视频征集活动

等级:省级优秀奖






PART.Three


梁远银
2024年四川省中小幼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优秀实践案例征集评选省级二等奖

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高校讲师

市、区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

区先进班集体、优秀班集体指导教师

《中国数学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得者

四川省第六届“立德树人”优秀创新案例一等奖获得者,区赛课、课例设计活动一等奖获得者,主持或主研课题6项




获奖作品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要求,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总结我校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典型经验与创新做法,深化我校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提升我校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工作质量,以我校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为素材,案例《“家校共育”搭桥梁,“协同育人”促发展》获2024年四川省中小幼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优秀实践案例征集评选二等奖。

获奖感受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让学生爱班如家、爱校如家,只有当他真正认可了老师,认可了学校,他们才会做一些发自内心对班级、对学校感恩的事情。都说“爱心育花蕾,真情无限好”,我将会和我的繁星们继续努力,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为快乐成长的乐园,把我的孩子们培养成身心健康、对自己负责、对父母感恩、对国家有贡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正是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落实校家社协同育人期望达到的成效。家校共育为培育新时代文明青年提供了平台,未来道阻且长,我们还会在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探索的路上继续前行,为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幸福奠基!

——梁远银

家校携手




02


市级



徐寒/Xu Han
北京师范大学本硕,中学语文教师
所获奖项:

2024年成都市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特等奖。

比赛介绍:

2024年10月17日,我校高中语文组徐寒老师以高新区说课第一名的成绩代表高新区参加2024年成都市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与来自其他区的28名优秀教师代表同台竞技,最终取得特等奖的优异成绩。

获奖感言

很荣幸能代表高新区参加今年的三新比赛,酸甜苦辣之处,饮者自知,翻山越岭之后,唯有感恩。感恩为我提供指导帮我磨课的老师们,感恩提前一天陪我到新都的川川,感恩相距三十多公里但却在九点钟准时出现在赛课现场的大家,感恩陪我等到最后的贺老……但一次比赛决定不了什么,平芜尽处,还有春山,共勉,共勉。

——徐寒


五、论文发表



论文是教学经验的沉淀,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入探索。教师们的努力,不仅为自己赢得荣誉,更是为了给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让我们为这些敬业的老师们点赞!


01


国家级



PART.One



赖良玉/ Lai Liangyu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四川省德育先进工作者,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川师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武则天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四川省饶振宇名师工作室成都赖良玉工作站站长,高新区历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所获奖项:国家级

论文《项目式教学知识整合路径探寻》在《创新教学——指向创新素养的教学实践》中国文艺出版社 发表

论文《项目式跨学科融合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以四川历史名人武则天为例》在北师大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杂志发表

所获奖项:省级一等奖

课题《中小学融合课程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以四川历史名人武则天为例》荣获“依标教学”项目式学习课题实践研究成果一等奖

奖项介绍

主持课题“中小学融合课程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以四川历史名人武则天为例”,准备1年(全国只有8个立项名额,经两轮艰难申报,最后全国38项申报项目中名列前几名得以胜出立项),立项研究1年, 立项研究1年,于2024年10月15日结题。通过校园历史心理剧《何妨吟啸且徐行》《“韧”重道远武则天》展演,省市教研活动展示推广,总结论文赖良玉饶振宇《项目式跨学科融合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以四川历史名人武则天为例》赖良玉郭玲西《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跨学科实践研究——以创编“坚韧武则天”历史心理剧本为例》在《新课程教学》(北师大出版社)2024年第7期(上)(下)发表;课例《让历史照亮心灵--以武则天为例》在省市教研会展示,参评四川省教科所“跨学科主题学习”优秀案例评选获省三等奖(2024.5.8);论文《中小学融合课程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以四川历史名人武则天为例》参加四川省饶振宇名师工作室“武则天课题研究征文比赛 ”荣获“依标教学”项目式学习课题实践研究成果一等奖第二名 (2024.3.22全省各市州推荐优秀成果申报55篇,一等奖30%)。


PART.Two


所获奖项:论文《同课异构视角下PBL教学的活动设计研究》发表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等级:国家级

获奖教师姓名:龚洪敏、罗钧介




龚洪敏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师

硕士学历,高新区兼职教研员,成都市王晓虹名师工作室成员,获成都市精品课一等奖、四川省微课大赛一等奖,四川省论文一等奖。


罗钧介
石室天府中学科创总辅导员、信息组教研组长、质量管理中心主任助理

四川省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裁判,机器人竞赛专职教练,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一等奖指导教师。


论文介绍

同课异构作为教师共同体深化反思与实践的重要抓手,在其独特视角下,我们以成都市王晓虹名师工作室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共同体为实例,深入剖析。此过程不仅有助于新教材的有效实施与落地,还积极探索项目式教学(PBL)的高效实践路径。通过对比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效果达成等多个维度,旨在克服学科发展的痛点,勇于创新教学模式,不断积累并丰富校本实践经验,进而助力石室天府中学在基于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PART.Three


所获奖项:公开发表论文

等级:国家级

奖项介绍:期刊名称Preschool & Primary Education




张丽
初中英语教师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教龄8年,公开发表论文两篇,获得高新区赛课一等奖、高新区教学设计一等奖、全国中小学英语能力测评“优秀指导教师”等。多次在两校区研讨课、展示课中献课。


论文介绍

文章旨在检验早期不同的家庭读写环境(读写资源的获取、亲子读写活动的开始年龄和儿童的独立阅读等)是否能预测儿童在高年级的阅读和拼写表现。研究表明,获得读写资源是阅读结果的重要预测因素,儿童的独立阅读是阅读和拼写的重要预测因素。当孩子上高年级时,父母仍然可通过提供读写资源和创造一个允许孩子练习独立阅读的环境来促进孩子的读写技能。

参赛体验

每一个科研领域的探究都离不开参与者认真、严谨的态度,学术之路虽长且艰,但只要怀揣热爱,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总会有收获的时刻。它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研究的激励与鞭策。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细作,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争取在未来有新的突破,努力为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2


省级



PART.One


所获奖项:论文《立足“五要素”提升科学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为例》发表于《中学生物学》2024年第1期

等级:省级

获奖教师姓名:金兵、童小丽、陈雪、马甜










获奖教师:金兵、童小丽、陈雪、马甜(滑动查看)


论文发表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篇论文能够发表得益于团队的共同努力!



PART.Two


发表论文:《明的  矫弓  利矢  高中语文二轮复习备课策略》

出版社:《教学考试》杂志社

获奖教师姓名:贺树军

等级:省级






PART.Three


所获奖项:第七届燕园杯

等级:省级一等奖

授奖单位:中国社会史学会

获奖教师姓名:陈琳





陈琳
历史备课组长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

学术研究:在四川省历史名师工作室任成员,多篇论文发布在核心期刊,获成都市论文一等奖。



PART.Four


获奖教师姓名:郭玲西、肖丹

所获奖项:论文《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以创编"坚韧武则天"历史心理剧为例》荣获"依标教学"项目式学习课题实践研究成果

等级:省级一等奖





郭玲西


肖丹


获奖感言

这份荣誉,是对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之路上不懈努力的阶段性成果。回顾撰写论文的过程,那是无数个日夜的思索钻研、查阅资料、精心构思、反复修改,虽然辛苦,却无比充实。每一个观点的提出,每一个案例的分析,都饱含着我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与执着。在成都市这片教育的沃土里,我有幸与众多优秀的教育同行们共同探索、共同进步。这份荣誉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让我有了更大的勇气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我深知,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为他们的成长助力。


获奖教师姓名:郭玲西、王丽秋

所获奖项:论文《"历史"与"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探析——以<编剧动心·武则天>一课为例》荣获"依标教学"项目式学习课题实践研究成果

等级:省级一等奖

奖项介绍:武则天课题研究专项征文比赛活动




王丽秋


获奖感言

从最初选题的深思熟虑,到深入探索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可行性,每一步都充满挑战。随着研究的深入,我逐渐看到语文与历史等学科融合的无限可能。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创新的力量。项目式学习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探索,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历史心理剧为载体,更是让学生们在感受历史人物魅力的同时,提升了语文表达和艺术创作能力。感谢前辈引路,感谢同伴支持,感谢四天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和研究平台!


获奖教师姓名:甘雅玲

所获奖项:课题研究专项征文比赛

等级:省级一等奖

奖项介绍:四川省饶振宇名师工作室




甘雅玲
初二历史备课组长

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学科(历史)专业,曾获得省课题专项征文比赛一等奖、区说课讲课比赛二等奖、区精品微课二等奖、高新区骨干教师等奖项。

作品介绍

在武则天课题研究专项征文比赛活动中,以《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以武则天为例》为题,详尽展示了以历史名人为例的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的丰硕成果,凸显了项目式学习赋能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学习的巨大作用。通过分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项目式学习的关系,全面铺开了学生的项目式学习实践。在项目式学习方法指导下,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对学习成果进行了既有理论支撑又饱含深情的探究,实现了知识与情感的双重共鸣。有效提升了学生多维度探索、学习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获奖感言

此次的论文获奖,使我备受鼓舞,非常感谢学校搭建的各级各类培训平台。在平日,工作室也会给我们提供各种机会进行历史项目式学习的交流与研讨,使我获益匪浅。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坚持结合深入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找准历史素养提升的关键处。作为历史教师,我由衷希望能够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领会历史知识的独特魅力,培养史学思维、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PART.Five


获奖教师:徐飞

所获奖项:《名师名校名校长书系——创新教学》

等级:省级编委

授奖单位:中国文联出版社




徐飞
高新区学科带头人

省级送培送教优秀教师


成都市教育局A+国际化教师


成都市“名师导学”首批导师

高新区未来名师培养对象

高新区专家工作室成员

国培计划授课专家

获奖感言

作为一线教师,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创新。在学校名校长、名师们的引领下,我积极运用新技术来优化英语课堂,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同时记录下自己的一点浅薄的认识,形成文字性的材料。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我十分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前行!


02


省级



PART.One


获奖教师:金兵

所获奖项:论文《基于艾滋病的生命安全教育策略》参加成都市安全教育论文评比

等级:市级一等奖

授奖单位:成都市教育学会





赛课成都市一等奖,市级以上公开课、讲座、赛课近40次,发表学科专业论文12篇,论文获成都市级以上奖励20余篇,主研、主持完成3个市级科研课题,正主持省级、市级课题各一项,参编专著5部,指导近10名学生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获一等奖。



作品介绍

获奖感言

唐宇书记经常给我们说:安全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安全。正是秉承这一理念,老师们牢固树立了安全意识,在各级各类工作中牢筑安全底线,实施安全作业,才有了我这一个学术上小小的成果。

这篇论文能够获得成都市一等奖,与学校安全处、学生发展中心、团委扎实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式分不开的。正是因为这些活动的启发、引领,才激发我产生了灵感。这个论文获得一等奖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学校各级各类安全工作的肯定与褒奖。

我特别感谢学校,因为有这个高位的平台,才让我们能够脱颖而出!我也将以此为起点,不断努力,再创佳绩!




PART.Two


获奖教师姓名:罗忠攀

所获奖项:2024年中学生物优秀论文评比

等级:市级一等奖

授奖单位:成都市教育学会






罗忠攀

高新区优秀青年教师 石室天府中学五大学科竞赛总教练,生物竞赛教练,参与了我校曾敏言、黄智威、张飏、何宗鑫、赵泽宇5位高中生物联赛一等奖的培养。多次赛课获区、市级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市级一等奖及发表。参与《高中理科纠错教学实践与探索》一书的编著。参与多个区级及市级课题的研究。



PART.Three


获奖教师姓名:丹央

所获奖项:成都市2024年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等级:市级一等奖

授奖单位:成都市教育学会






丹央


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应用心理学双学位,华东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硕士。国培计划优秀学员,区级名师工作室成员,高新区骨干教师。

作品介绍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旨在探讨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通过文献综述,笔者分析了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及其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基于此,从教学主体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提出了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原则,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做出了有益探索。

获奖感言

撰写论文的过程实际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梳理、可视化后,通过积极的阅读专业文献,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转化、提炼,在整个过程中逐渐有了应对的方法和策略,让我在实际教学中不再困惑,更加笃定从容地利用手中阅读教学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论文获奖则更让我欣喜备至,会带着这份认可继续教,继续学,继续反思总结,继续探索研究,怀抱热情,笃定前行。




在教育的征程上,每一位教师都是闪耀的星辰。赛课中,他们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展现教育的魅力;论文里,他们用深刻的思考探索教育的真谛。教师们的个人进步,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璀璨银河,为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坚信,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这里将成为知识的摇篮,孕育出无数的希望与梦想;这里将成为成长的乐园,见证每一个生命的绽放。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四天”更美好的未来而拼搏。


欢迎关注成都石室天府中学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公众号


推荐阅读:

#
优势渐成,未来可期!2024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佳绩
#
#
9大学科,8个一等奖!石室天府高三教师团队学术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国际理解教育“十佳学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四天”声音
#


图文 | 罗耀鸣  高恵芯

校审 | 廖洪强  李勤

编辑 | 樊帆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 四中天府
本平台由四川成都石室天府中学创建,内容包括石室天府动态,家校互动,招生信息,升学指导等公益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