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投资总结 踏雪寻梅

文摘   财经   2025-01-13 19:31   广东  

2015前文链接:#理财#投资与交易,2015分析& 2016策略

2021前文链接:几个常见问题的股债思考 plus2021投资小结

2022前文链接:2022的投资总结

2023前文链接:2023的投资总结

  • 2024的演化
  • 市场表现
  • 业绩表现
  • 策略讨论
  • 2425宏观


虽然,买卖股票,2008年毕业那年就有,个别年份还有近乎翻倍的运气;但讲认真的,以工作态度去运作的,可能该以19/20年开算,短短4、5年,我也不是天赋型选手,有收益也犯了很多错误。

如果,2024题为如履薄冰,2025,愿称之为踏雪寻梅,没有春暖花开的舒适,是有一点点喜欢和愉悦,但也一路寒风凛凛。


—— 2024的演化 ——


值得总结
值得,因为还好。
需要总结
因为,上限很高,下限很低。
5个账户。有3年翻倍,有5年腰斩。
回撤
下限很低,既是收益率不好,亦是‌夏普比率不好。
夏普比率,计算投资组合每承受一单位总风险,会产生多少的超额报酬,夏普比率越高,意味着投资组合在承担相同风险水平时,获得的超额收益越高‌,应该尽可能用科学的方法以冒小风险来换大回报。
用更简单的方式表达,我个位数的年化ROA,却有2倍的双位数的回撤。走着走着,两年年就白干。
我执
用演化,而非进化。
苏东坡说,着力即差。
没有人知道,改变是让结果更好,还是更坏。统计一年内容易,统计十年难。
即使让结果更好,有可能只是更适应短期而已。
但还是改变,还是希望找到【我执】中,不利于结果的部分。

我执,是超过自己的想象惯性。释迦摩尼说,这世上比金刚石还坚硬的就是我执。即便自己意识到问题,特别想改,仍然是很难很难改掉的。

现在回看2023的总结还是有意义。对总结,还是值得多看多反省。

策略A估值定仓
问题:高位持仓多,低位持仓少 
原来:2023第一版 五格估值定仓 仓位按1.6递减
现在:仓位按1.6-1.9递减,在高位,会是更低的持仓
策略A加仓原则
问题:下跌过程中,补仓过快,以致于在更低位置仓位已满
适用:总持仓>90%
原来:到达目标价买入
现在:——到目标价,T+1买入,且日限制1%
策略B加仓原则
问题:没有认识到问题,越补越亏e.g.李宁、石药)
适用B2与B3,股价跌,而导致仓位低于定仓的
原来:无限制
现在:B2与B3,连同亏损额算仓位+ 时间限制


—— 市场表现 ——


A股与恒指
主要指数年线小阳,但A股市场,年中位数涨幅为负。
(国海证券)
A股
主要受估值驱动。
(国海证券)
·年初,雪球产品影响,市场普跌
·反弹后,基于基本面转弱
·9月末,政策市,降准降息、下调房贷利率、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上半年,红利(特别是银行、保险)涨幅较大。

对于中国市场,在分配制度进行重大变革前,央企红利应该仍是相对容易的选择,这和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变化有关。富余资本掌握在较大年龄层的群体里,对安全性的追求必然超过对弹性的追求,整个市场的低风偏趋势就很难扭转。

狸哥很懒·雪球·2025
(国海证券)
924后,以科技为主的成长股涨幅较大。
(汤诗语)

9.24行情发动后,我记得10月份的时候提出一个想法,即后面的压力全在汇率上,现在看,应验了。其实原理很简单,这波行情主要是游资炒垃圾股(大蓝筹其实比较稳),里面没有一些违法操纵市场的行为我是不信的,从垃圾股的剧烈波动(甚至有很大市值的垃圾股)到短视频等社交网站的密切配合,显然是操纵的结果,到现在,它们圆满完成了一轮财富转移后,还会呆在市场、呆在国内么?这巨额的获利显然经不起查,一旦查处,这些钱当然会被没收,所以,他们当然会润,而且是迫切地润,结果就是压力都在汇率上了。

汤诗语·雪球·2024
国央企
国央企持续跑赢,主要是估值,股息率等指标占优,另外国央企经营考核的改变和重视投资者回报也是因素。

—— 业绩表现——

2024年小盈
这是很好的一年,因为
  • ROA&盈利额新高;
  • 所有策略&所有账户正收益;
  • 连续4年跑赢目标指数。

警惕常在。

  • 持有和交易标的未达成缩减,逆向增加——需要避免,球越大风险越大;
  • 相对指数收益在收窄——或者,策略有效性在减弱 ;

  •  其中1个策略净值只剩下3年前33% 。

收益目标
2025的目标,还是2024的——
所有策略正收益,如果一个策略持续负收益,为什么不买余额宝;如果真是手痒,那就不断降低权重。

策略间权重

大致不变。
择机增加期货部分,商品能懂不多,不到机会点不做(2024年比较想下场的机会是,年初的国债期货,5500的白糖,当时资金在股票,感觉更有把握;30年国债期货2024年涨16%,按3.5%保证金率,年涨幅超过400%)
最少持仓单元:3→4→5;一来降低持有和交易标的,二来避免覆盖精力不足。

期间·择时与换手

2024的股票换手率,明显上升。

瞎猫总会碰到死耗子。
42个期末持仓,总有操作得好的。
2024年,赚最多的云铝,纯粹赚的搬砖钱。
当然,如果这么说全仓这么搬,我也可以砌出房子。
↓对比2023↓
换手多的,另一个原因,是成交大(3.4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振幅大。
2024,市场大幅波动。振幅这个指标都未算完整表达,因为他是当期高低差除以前一期期末值。
以【方达控股】为例,年高2.27,年低0.47,当年就有两次三倍机会(做空&做多)

期末·持仓标的数量

期末期间计算,都有增加,远离目标。

2025目标,还是30。

期末·持仓行业分布
集中度下降,源于熟悉的行业估值提升而减仓。
2023年年末有净负债(约17%),2025年年末则有净现金(约2%)。

—— 策略讨论 ——


策略A

策略A集中在煤炭(能源,旧能源)和电力(主要是火电)。

增加了云天化、王府井、昊华能源。

流转了贵州茅台、华泰股份、厦门象屿。

贵州茅台,2023转入,主要看好,①白酒商业模式(好酒不怕存),②寻求确定性资产,③消费升级的可能(更多人喝千元酒),④年报维持增长的可能(代销→直销),⑤寻租依然存在(甚至猖獗);也考虑到了不利因素包括:①地产违约与地产消费下降(白酒与地产的关联);②白酒库存增加,③涨价的行政困难,④发行产业基金(2023-05-18公告,支持政府项目,隐形税收),⑤年轻人偏好。

2024移除原因,①代销→直销可能走不通(既有销售团队的成本问题,主要下游是销售给母公司,母公司承担销售费用,这些成本未进入合并报表,也有利益问题),②市值排名&市值占比的长期合理性(美国-苹果、微软、英伟达,日本-丰田、索尼、三菱,欧洲-Novo LV ASML),③年轻人偏好及消费降级(有高单价的消费,但无高单价高市值的酒类公司)

(茅台价的红酒 chateau la fleur petrus)

华泰股份,2020起持有,主要看好,①估值低于市场,低于同业,折旧保守,破净,有合理股息和回购,②化工产品价格上涨机会;虽然,①消费增长信心不足(纸与消费的关联),②信息培露不足,③造纸行业还在资本投入,④自身也在资本投入(大额发债造纸浆 2023-02-23公告)。

2024移除原因,①行业不景气,同业晨鸣大规模停产,②财报借款持续增加(对应在建增加),③环氧丙烷过剩。

厦门象屿,当年纳入,当年移出。算是认错快的一个。纳入理由,①作为行业龙头,受益CR5增加,②母公司支持上市公司发展,③分红稳定。也考虑到,①环节长,风险点多;②同业竞争激烈,模式类似,利润薄,导致抗风险弱。预期差在于①两个暴雷,一个还减值计提,又出现新风险,②风险分散性弱(容量限制了分散性),③无充分及时的信息披露(敞口情况等,后来母公司原值回购,只能说再次体现母公司支持),移出后还在B级。

云天化,资源禀赋特殊,资产负债表改善。

王府井,看好线下的流量价值(新城也有小量,起码自己增加了线下消费的频率。线下要好转,租金得合适。香港就是为地产打工的代表,因为人工贵、租金贵,大促的日本电器,还是比淘宝的日常价贵。方向大致是对的,商业百货4季度涨更多,参考永辉。所以未考虑香港reit)

策略B

核心是几次事件交易的不成功。

国庆高点

从结果看,至年底破国庆后高点的持有标的,不到市值1/5。

当时也太贪心,设了涨停卖1/10,实际大部分当天高开但未触及涨停。

启事:要完整捉住这个机会,需要很好的视野。

沪深交易所上市的规模最大的标普500ETF,10月8日的收盘价是1.893元,当天净值是1.9196元,还是折价的;而现在的价格是2.276元,最近日净值(12月12日)为2.0543元,溢价已超过10%。如果按10月8日收盘价买进,投资者已经赚了20.23%,其中净值上涨了7.02%,剩下的收益就是溢价率的提升。

投资者实际上是赚了三个来源的钱:美股涨、汇率贬、溢价率升。

汤诗语·雪球·2024

象屿:德龙镍业

7-12 信披显示,德龙为2023第一大客户

600057_20240712_厦门象屿: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厦门象屿2023年年报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

7-24 德龙镍业问题,见新闻

问题发生后,没有及时出掉仓位。

7-28公告母公司接盘,11-29原价接盘

600057_20240729 厦门象屿:厦门象屿关于控股股东拟整体受让江苏德龙债权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

600057_20241130 厦门象屿:厦门象屿关于控股股东拟整体受让公司对江苏德龙债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600057_20241130 厦门象屿: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拟受让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持有的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子公司债权资产市场价值资产评估报告

启事:更少数量的标的容易跟踪公告;如果需要高频跟踪的公司,也不是好公司(除非极低价格,例如0.2的富银)

石药:

8-21 半年报低个位数增长

财务报表的保守(研发支出没有资本化),管理团队称职,重视股东回报回购10亿,9-19又公告增加最高回购50亿。股价回到10年前。使得没出还加了跌下来我还用港交所换了石药,所以才有了后面对持仓要加上亏损计算的新调整,石药4.29→7.67,79%,218→397,82%,)

也使得10月初浮盈时,只出掉一半,也因为以为已经price in,事实不是

高管年初的低双指引太过自信,市场也似乎在过去两个月逐渐发现公司一季度压货,二季度集采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一些信息灵敏的关注边际的资金很有前瞻地不断出货,自己曾经一度觉得一季报这么好为什么股价一直在跌,其实是有一些比较重大的负面变化没办法跟踪到。具体来说,抗肿瘤多美素和津优力受集采影响业绩下滑,而且这个影响会持续到第三四季度;心血管玄宁受提质扩面政策影响,业绩下滑。看二季度的情况,今年搞不好全年营收会负增长,叠加研发投入继续加码,利润率会进一步承压,而且从成本管控角度公司能做的已经很少了。

……这次主要是集采速度快于管理层预期很多导致二季度miss较大,这也让管理层的能力被质疑

黑色面包·雪球·2024

10-31 因集采收入利润下降(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减少16%,上半年还增长1.8%)

20241031 石药集团 公告及通告 - [盈利警告 / 内幕消息] 盈利预警.pdf

我投资石药失败主要几个原因:1,对集采的认识不够深刻,还抱有幻想;2、对石药几个大单品的寿命和利润率认识不够深刻,先是觉得销售增长还能延续更长时间,后来又觉得就算集采影响也没那么严重,结果两者都打脸;3、对石药的估值摇摆不定,既用了peg,又用了跟恒瑞对比的方式来估值,结果就是哪个高就用哪个,导致了在2021年石药曾经达到25倍pe的水平,已经高于当时增长率比较多,但我却跟恒瑞对比觉得石药仍然大幅低估,结果就是错失了所有可以盈利的机会;4、过于相信石药管理层的指引,自己冷静分析还是不够,不能够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投资标的;5、……对于石药和其他创新药企的差别认识更加不足。

自由探索者·雪球·2024

启事:研究时间与仓位限制。

信达:

10-25公告关联交易,实控人(先从上市公司套现1.4E,然后以相约价格)以1PB(当时信达生物约4PB,药明石药约1.5PB,康方生物约8PB)取得重要子公司Fortvita,作为海外平台20%股权(在上市公司有钱情况下,利益输送

20241025 信达生物 公告及通告 - [关连交易] 关连交易 - 建议认购事项及视作出售於一家附属公司的股权

该交易无需股东会同意,同时引起实控人私生活的讨论。

问题发生后,没有及时出掉仓位。

11-3 终止交易:因主要股东施压?

20241103 信达生物 公告及通告 - [关连交易] 终止关连交易

启事:出现不合理(或一致评价恶劣,陕煤也有关联交易,但正反意见都有,而且理由充分)的关联交易,问题先出再研究


—— 2425宏观 ——


GDP降速

关注指标:GDP 平减指数,企业所得税增速,16-24 岁青年人的失业率

GDP 平减指数持续为负(上一次为1999)

缺乏新动力,但增速放缓不代表股市平躺。

口强劲

产品例如,家电、汽车。

份额提升的有俄罗斯、东盟、非洲、墨西哥和印度等。

出口交货值占营收比例超过15%的行业,定义为高出口依赖度行业的话,可以发现2020年以来,出口对制造业投资有正向影响。2020年1月到2024年11月,出口高依赖度的12个制造业子行业,投资累计增长62.3%,而非高出口依赖度的其他制造业子行业,同期投资增长了42.4%。

李迅雷 张德礼,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聚焦最终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展望
这些国家,2025是否会出现特朗普式关税。

制造业困境

关注指标:制造业投资额,产能利用率,PPI

中国,最大生产国;美国,最大消费国。

制造业投资增长高,利用率低,PPI持续为负,破产重组难;若出口受阻,困难更大。

企业增收不增利,以量换价。

(2024年所得税截至11月)

中国供应链在忙着先进部分国产替代,美西方在忙着供应链重组再平衡。

被解放的mogwai·雪球·2025

消费内生动能不足

关注指标:可支配收入占GDP,CPI,社会零售额,个人所得税增速,中央政府杠杆率,赤字率

生产型经济转型成消费型经济才能走的更远更稳。但这个并不容易,意味着政府要放弃很大一块权利。

和公司一样,大股东愿不愿意把利润分给小股东,由小股东支配,还是他希望拿去做收购投资做建设,替小股东支配。

狸哥很懒·雪球·2025

以旧换新政策,已经部分提前释放需求。

中央政府还有杠杆空间。

尽管近年来消费者支出意愿有所下降,但对食材品质、菜品创意、用餐体验、社交分享等的要求却不降反升。食品饮料烟酒是2024年前10个月消费增速的最大贡献项。这种高要求也催生了餐饮消费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场景,打造“城市味道”、“国潮”、“网红打卡”等品牌标签,撬动了更大的服务消费市场,激活三四线城市及更广泛的农村等下沉市场潜力。

此外,消费者对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关注持续加深,推动了对体育娱乐用品、药品或保健品的消费需求。这些行业虽然目前规模较小,但具备较高成长性。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健康产品、智慧养老服务、适老化设计、旅居养老等的需求不断扩大,银发经济也将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极。

毕马威-2025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展望
老龄化与少子化

社保压力,消费习惯。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跟结婚生子相关的一切全部都在下跌,上涨的是成瘾消费和单身经济。

……结婚生子就是文明社会的一切,繁殖才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当你不需要结婚生子之后,你也不需要任何【物理世界】的改变,比如买房,买洗衣机……像这个图上一样,你只需要在【虚拟世界】里,嗑点咖啡因,画点妆,通过消费来假装自己 still matters。

避免社会躺平的核心是什么?是冒险和敢于尝试新的东西,在一个全面【低睾酮】【女性化】的社会中,传统婚姻和家庭都将不复存在,少子化会迅速蔓延,缺乏男性气概的社会也不会有任何新的【冒险尝试】。全社会都会被【43岁爱笑大男孩】和【迪士尼米奇耳朵43岁少女】充满。

PoloYu·雪球·2025

特朗普 2.0

美国降息周期-资本流动

国内的A股投资,不做出口没有增长,做出口又被卡市场。一个思路是非高科技类(纺织、小工具之类),不会设置高关税壁垒。

通缩压力

导向改变+思维惯性→温和刺激

与09年4万亿时强调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要求地方政府“铺摊子”相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投资要提高收益”“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即对地方政府项目的审计要求与债务约束依然严格,这使得由地方政府为主体的09年“大基建”与“2016-18年”大规模棚改货币化刺激楼市等均出现可能性较低。

徐驰 张文宇,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铁与火之歌——2025年资本市场将有哪些“预期差”?(国内篇)





声明及免责

  • 本人  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 本人  具有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 只为个人学习参考之用,并不构成投资咨询建议

  • 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资料,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指挥·刘炬 钢琴·芦静怡 小提琴·谢楠  听说吕思清版本也很赞)


- E n d -

种 1 年 田  ·  赚 1 个 亿





凤凰先生
不做融资租赁好多年的小信审~键盘上的话痨,现实中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