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周总理耗费7年,从美国抢回来的第一位女博士。
在美留学期间,当时从不招收女生的密歇根大学,因她打破惯例。
入学没多久,她就和导师提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观点。
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评价她说,“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前途无可限量,将来一定得诺贝尔奖。”
但为了祖国事业,她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拒绝诺贝尔奖。
回到国内后,转行3次,隐姓埋名30年,直到逝世都鲜为人知。
她就是邓稼先,杨振宁等人的老师——王承书。
王承书,1912年出生于诗书世家,从小体弱多病,曾两次因病休学。
但聪明好学的她,并没有因病影响学业,反而越发沉静爱思考。
18岁,成绩优异的她保送燕京大学物理系。
作为当届唯一的女学生,她的天赋和成绩让所有男生都望尘莫及。
1934年,她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29岁的她前往美国留学,成为了国际物理学大师乌伦贝克的学生。
天赋异禀的她刚学不久,就提出了震惊西方学术界的方程式。
以师徒二人姓名共同命名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被沿用至今。
以她当时的成就,已然可以成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但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承书却决定要回国效力,抛弃唾手可得的名利和荣誉。
面对导师的挽留,王承书坚定地说道,“难道要等到祖国建设好了,再回去享受清闲安逸吗?我要亲手建设自己的祖国.”
但美国当局却不乐意了,为了扼制新中国发展,他们采取种种手段百般阻挠,甚至直接颁布了禁令,限制华人科学家回国。
面对重重阻碍,王承书并没有坐以待毙。
而是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科研资料精心整理,分成300多个包裹,请朋友分批次悄悄寄回国内。
同时,暗中向祖国求助,寻求帮助与支持。
后经周总理多次据理力争,数次谈判交锋,最终以抗美援朝战俘为交换条件,成功将包括王承书等中国科学家从美国救出。
从立志回国,到踏上祖国土地,王承书等了7年。
回到祖国的那天,她在日记中写道,“当重新回到离别了15年的祖国国土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我兴奋不已。”
面对眼前一穷二白的中国,王承书愈发坚定,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1958年,钱三强第一次找到了王承书,邀请她研究热核聚变技术。
这个已经46岁,且原专业已经登峰造极的王承书来说,无异于从零开始。
可她的回答却是斩钉截铁,“我愿意。”
短短两年,半路转行的王承书成为了顶尖的热核专家。
1961年,我国原子弹研发进入攻坚阶段,钱三强再次向王承书发出了时代的召唤,邀请她肩负起研制高浓度铀的重任。
这时王承书已49岁,如果接受任务,不仅意味着再次从零开始,还意味着要一辈子隐姓埋名。
然而,王承书没等钱三强说完,直接说了三个字,“我愿意。”
她从没忘记自己的初心,祖国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从此,王承书不再发表论文,不接受记者采访,而是悄悄来到了神秘的504厂。
她甚至与家人天各一方,投入到没日没夜的数学计算和公式推导中,办公室内摆满了稿纸,一叠又一叠。
有一次,邓小平到工厂视察,一眼认出了王承书,笑着对她说:
“我见过你嘛!1959年你胸戴大红花,参加了全国群英会。这以后你就不知去向了,连你先生也找不到你!原来你在这里。”
王承书笑着点头,不过此时的她,才50出头,已是满头白发。
因为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因为国际形势紧张,还因为原子弹研究可能随时被国际叫停,所以她和团队必须与时间赛跑。
最终,凭着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王承书于1964年1月,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了符合标准的高浓缩铀。
这从根本上攻克了原子弹爆炸所需的核心燃料难题,时间还比既定计划整整提前了113天。
同年10月16号,中国首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举国欢腾。
然而,在这欢庆的海洋中,却没有见到王承书的身影。
原来前不久,钱三强第三次找到了王承书,希望王承书留下来,继续隐姓埋名从事和相关的后续研究。
王承书依旧不改初衷,又一次答道,“我愿意。”
正是这三次的“我愿意。”王承书奉献了自己的大半辈子,但让中国核技术直接前进了50年。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因病逝世。
奉献一生,清贫一生的她留下最后遗嘱,将一生积蓄10万元,连同身体全部捐献。
她走后,在她的笔记本里,人们发现了一张陈旧的字条,上面写道,
“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句话,不仅是她的座佑铭,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她以一颗纯净之心奉献,未曾带走丝毫尘世的纷扰。
如今斯人虽逝,其风骨犹在,精神长存。
每每翻开《国之脊梁》,书中许许多多像她一样老科学家们,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其事迹令人敬佩不已!
铭记,或许就是对王承书先生等先辈们最好的致敬!
最后点亮再看,致敬国之脊梁,他们才是中国真正的顶级巨星。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