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话四川,解码盐值!

文摘   2024-07-31 14:30   四川  

本系列由四川文旅厅公众号重磅推出

内容由新维地景提供


sichuan

川蜀之地,天府之国

钟灵毓秀,物华天宝


2019~2021年,历时三年,四川作为试点省,在全国率先完成全省文旅资源“双普查”,共普查出文化资源305.74万处,旅游资源24.57万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


为宣传四川优质旅游资源,提升巴蜀文化旅游影响力,立足全省文旅资源普查的丰硕成果,今筛选出特色优质旅游资源20余类项,150余处进行推广,并以连载的形式一一呈现。


01


盐,自然的馈赠


盐,存在于大自然的一种矿物质,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资源。人类并不创造盐,只是发现和利用它。

来源:新华网·《盐·百味之主》


人类什么时候开始食用盐,这可能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人类对盐的需要出自生理本能。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它不仅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百味之首”,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摄入不够则有生命之虞,它对人体健康的深远影响也是其成为“百味之首”的重要原因。人体需要适量的钠来维持生命活动,包括神经传导、肌肉收缩以及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等。虽然现代饮食中对盐的摄入有了更多的限制和警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类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盐是人们获得必需矿物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传玛雅人最早从植物中提取盐。


除了产量最高的海盐,世界上还广泛分布着岩盐、井盐、湖盐、火山盐等。 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盐,近年来盐产量约27000万吨,主要产盐国有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墨西哥、巴西、法国、英国、荷兰等。


据阿根廷《纪事者报》网站2024年5月28日报道,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盐生产国年产量达5300万吨。报道称,这一惊人产量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供应国际市场。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3年,中国食盐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9.4%,这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太缺盐的国家。


东部有海盐、中部有井盐、西部有湖盐。其中,湖盐资源已探明的储量638万亿吨;井矿盐资源的储量433亿吨,四川、湖北、云南等地分布较多。据说,仅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便足够我国十四亿人口食用四千多年。

中国盐矿分布图(来源:地球知识局)



    因何成盐???


“盐,卤也。天生卤,人生曰盐。”意思是说:盐就是卤,自然形成的称为“卤”,经过人力加工的就称为“盐”。


天下盐卤众多,但形成却需要同时满足成盐空间、构造、气候和地质作用各个条件


1

成盐盆地必须具备封闭和半封闭条件,以便盐类物质的汇聚,进而形成盐类矿床。如自贡自流井背斜便是自流井盐卤水矿床形成的空间条件。

2

盐矿的形成需要干旱的气候条件。世界上大规模的成盐作用普遍发生在干旱的地质时代,如泥盆纪、二叠纪和三叠纪等。

3

需要成盐的作用力,主要是地质力,又以历次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我国石盐矿床的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奥陶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

 

中国的盐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相传黄帝手下有一位名叫夙沙氏的诸侯,他最早发明煮海制盐。由于设备太过简陋,提炼出的多是粗盐,颜色也有青、黄、白、黑、紫五样。《中国盐政史》有描述:“世界盐业,莫先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的夙沙氏初作煮海为盐,号称‘盐宗’”。这也是有关中国产盐史最早的记录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建有供奉盐宗的庙宇。

宋代煎煮海盐(选自宋·苏颂《图经草本》)

盐宗庙位于扬州古运河边,始建于同治十二年,是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十个遗产点之一。


盐不仅与人们的日常饮食紧密相连,还曾是一种珍贵的交换货币,甚至与一代代朝代的权力和地位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晏殊、范仲淹都是盐官出生。


在古代,盐商曾是社会上最富有的人群之一,他们通过贩运和销售食盐积累财富。


盐也被视为战略物资被最高统治者严格控制,常常成为战争的导火索,直到近现代,盐仍然实行国家专卖。

明“盐钞银”银锭(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因盐而兴的城镇更是贯穿东西南北。如江苏盐城、四川自贡、山西运城、西藏盐井、新疆盐湖、宁夏盐池等。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03月刊


到了现代,盐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成为工业、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在医学上,盐水可用于清洗伤口;在食品工业中,盐是防腐剂的重要成分……


 

02


四川,命中有盐


井盐指地层中的盐质溶解于地下水中,掘井汲取地下水卤煎煮而成的盐,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及南部和重庆东部一带。


四川是井盐最早出现的地区,自贡素有“盐都”之称晋朝左思的《蜀都赋》称,当地“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桔柚之园”,可见当时制盐之盛况。

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东汉制盐画像砖”,也直观地揭示了秦汉时期的井盐开采情况。


老一辈四川人习惯把盐称作盐巴。《四川方言词源》中解释说,蜀中以汲自深井的盐水熬制的块状食盐,称作盐巴。

为何“盐”字后面要加一个“巴”字?有学者分析,在深井采卤技术发明之前,渝东、鄂西一带的天然盐泉是内陆地区最早的食盐供给源。巴人控制着这些天然盐泉,然后通过水道、陆路将盐运往周边地区,故称作盐巴。当然,这一说法不必深究。

 

巴蜀多盐主要得益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运动注定了四川“命中有盐”。


四川盆地在地壳演进中诞生并历经沧桑。


约2.37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古四川盆地还是一片海洋,内部蓄积了大量的海水。


三叠纪中期,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印支运动,使盆地边缘逐渐隆起成山,四川地台整体抬升,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成陆,海水从古四川盆地西部向青藏高原地区退去,而存留在盆地内的海水和积水形成的内陆盐湖,被地质学家称为“巴蜀湖”。真正意义上的四川盆地就此孕育。

四川盆地古地貌示意图(来源:《四川地质公园科普丛书-世界地质公园卷:盐井传奇,恐龙故乡》)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干湿交替的气候和多次大规模的海侵重复进行着,这里曾经出现规模较大的咸化海域——上扬子蒸发海,形成了丰富的咸化海膏盐沉积。


当时地球在干燥时期,降水稀少,气候炎热,水体的蒸发量远远大于补给量,湖泊缩小,含有盐类物质的海水就浓缩成咸咸的卤水,直至蒸发结晶;在湿润时期,炎热潮湿的天气,丰沛的降水把多次造山运动而形成的山脉夷为平地,覆盖其原有地层,形成不同的地质年代。在其海陆交替年代分别形成的卤水层和盐岩层,在地壳浅层几百米的中生代的白垩纪、侏罗纪留下的是盐卤,在某些地方涌出地面形成盐泉。 


根据考古发掘,夏商时,今天的川东地区已出现盐泉的利用。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四川地区就已经出现了井盐采掘。


四川井盐凿井及生产大致经历了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之为“大口浅井”时期,从战国末至北宋中期持续了近1300年,以人力挖掘方法凿井。这种凿井技术比较原始,劳动者需要在地下坑内使用工具挖掘、运土等,因此盐井口径都很大。我国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即为大口浅井。


第二阶段称为“小口径深井”时期,从北宋中期至清代中期持续了近800年。北宋时期蜀地先民在大英成功开创了小口径卓筒井凿井技术及生产工艺,逐渐替代了大口浅井。卓筒井的核心技术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为后来的天然气和石油开采作了铺垫。


第三阶段是“深井钻探技术”时期,从1815年持续到清末。燊海井位于四川自贡盐区,始凿于公元1835年,井深达1001.42米,这是人类钻井史上第一口超过千米的深井。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井盐不断开发,凿井技术不断发展,各类盐泉与盐井的发现利用,造就了源远流长的川盐文化。




在四川的历史长河中,李冰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人们大多了解李冰治水之功,却鲜有人知他的另一成就:开凿我国第一口井盐——广都盐井,拉开了井盐开采的序幕。一开盐井,二修都江堰,李冰对四川的两大贡献,奠定了天府之国的基础。


据《华阳国志》载,“李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穿广都(今双流)盐井诸陂池,蜀于是有养生之饶焉。”广都盐井其实是当地若干盐井的合称, 陵井是其中最旺之井, 汉以后仍在生产。它的开凿,结束了巴蜀人民以天然的地表卤水——盐泉为唯一开采对象的制盐史,是凿井取盐的第一次尝试。此后,四川出现了不计其数、形态大小各异的这种大口浅井。

盐井还原场景(来源:广都博物馆)




西汉至蜀汉,四川井盐生产有较大发展,首先表现在井盐产地的增加。


据《华阳国志》,秦代四川井盐产地仅广都(今双流区)和南安(今乐山市)两县。至西汉中期,四川井盐产地有14处。朝廷立有盐法,并在各地专门设置盐官。汉武帝时,即在全国三38处设置盐官。

《天工开物》火井煮盐


《华阳国志》记载,临邛“有火井,夜时光映上照……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一燥一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诸葛亮还专程去火井观看,甚为惊奇,并在此改进制盐技术,督导盐业生产。 

诸葛亮视察火井浮雕(来源:广都博物馆)


至唐代,四川已有64个县产盐。派驻蜀中各地的盐官更是有增无减,而且开采的盐井还派有军丁把守。


到宋代,盐井更达24900余口,岁产盐6000余万斤。川盐行销西南各省及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交易物资。 




受采盐技术、盐税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北宋庆历年间,一种新型的小口径盐井出现——卓筒井开凿。


卓筒井的出现,使钻井技术发生了新突破,在世界上率先使用钻头、竹制套管和安装了单向阀门装置的汲卤筒,被学者称为“冲击式(顿钻)”,开创了人类机械凿井的先河,被称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和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卓筒井原理(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明清时期,四川井盐生产工艺突飞猛进,自贡盐场随之日渐兴盛。道光十五年,燊海井达1001.42米,世界上第一口最早由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诞生,天然气与卤水并存的奇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自贡率先进入盐井开凿的千米时代。 

燊海井井口


自古以来,川盐和淮盐一直在长江流域相互争夺着销售市场。然而,川盐所占市场份额始终偏小。直至两次川盐济楚,四川盐业进入“黄金时期”。 


两度“川盐济楚”???


1

第一次清末“川盐济楚”。


清咸丰年间爆发的“太平天国”战争,使得淮盐受阻,自贡盐业又一次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即史称“川盐济楚”。自贡地区大力新凿盐井、复淘旧井,富荣盐场此时拥有盐井、气井707口,煎锅5590口,年产食盐近20万吨,占全川产量一半以上,跃居全川第一,成为"川省精华之地”,从此确定了盐都地位。


2

第二次抗日战争时期“川盐济楚”。


抗战爆发后,日本实行盐阻断政策,试图通过控制盐资源而使中国不战而败。于是,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38年3月明令川盐增产,即第二次“川盐济楚”。抗战期间,仅富顺县的自流井盐场就生产食盐193万吨,上缴盐税21亿元,食盐供应区域已达川、康、滇、黔、湘、鄂、陕各省,成为全国产盐战略中心。




盐业的产销促进了盐道的形成。


川盐古道在清朝时逐渐形成,开始于重庆和四川东南部,大致可分为“川鄂古盐道”“川滇古盐道”“川黔古盐道”“川湘古盐道”,是以自贡为中心的多条黄金水陆交通运输网络。

川鄂古盐道主要线路图

川黔古盐道主要线路图

川湘古盐道主要线路图

川滇古盐道主要线路图(来源:自贡市图书馆官网)


长江是川盐运输的主要水路通道,四川周边各省盐运主要依靠长江支流。在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运盐则全靠人背马驮。运盐背夫常会带着一根类似拐杖的工具,叫作拐耙,用以支撑,使人得以站着休息。

旭水河古盐道


一条条古道,成为连接沿线各民族,促进川、鄂、滇、湘、黔等地居民交流互鉴、文化互融的重要载体。




古盐道的繁华早已不再,但四川至今仍是中国重要的井盐产区,其中自贡是四川省最重要的产盐基地,是产盐大省四川的“最大底气”。


与此同时,自贡正推动制盐向深加工、盐化工向精细化工延伸,打造中国盐高端日化用品生产基地,建设食用盐“中国盐谷”。


此外,盐还被广泛运用于艺术创作中。盐印、盐画、彩灯等艺术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催生出的川菜派别——自贡盐帮菜,更是别具一格。

自贡灯会已有800年历史,并在盐业开采最为鼎盛的明清时期得以定型,有“天下第一灯”的美誉。

盐帮菜的代表之一水煮牛肉


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传统盐业赖以存在的环境逐渐消失,机械采盐逐渐取代了手工采盐。传统的制盐工具和制盐活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古老的技艺仍然值得被记住。





曾经遍地天车的时代不复存在,但盐道上遗存的古盐井、古盐道、盐业传说、盐业会节以及与“盐”相关的民风民俗,却定格了时光,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成为属于的四川的“盐”值符号。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


位于自贡市中心龙凤山下的釜溪河畔,建于1959年,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目前仍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史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该馆是由陕西籍商人合资修建,是会馆与神庙结合的建筑群。馆内共有3897件(套)文物,涵盖盐史文物、书画、陶器、瓷器、铜器、钱币、织绣、票据等近二十个类别。


燊海井


开凿于1823年,凿成于1835年,历时13年,采用中国传统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凿成。凿成时井深1001.42米,随后几经加深达到1100米。


该井既产卤又产气,是世界第一口人工钻凿超千米的深井,是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标志。现占地约8000平方米,是一处典型的清代经井盐生产现场,完整再现了清末钻井、采气、制盐的生产场景。


艾叶古镇


地处自贡市西大门西端,又名艾叶滩,素有盐运古道第一滩”之称,由此向东是百里旭水河闻名的“八里秦淮”,与贡井老街相连。近千年的盐业鼎盛积淀了艾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是西场井盐古镇和盐运枢纽重镇。


古镇三面环水,核心风景区由三街一河及百里旭水河深水沱湾等景点组成,街巷、民居依沱滩而建,高低错落有致,是一个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天然避暑胜地。


仙市古镇


始建于隋开皇年间,这里曾是“东大道下川路”运盐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码头,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之称。镇内至今保留有四街、四栅、五庙、一祠、三码头等众多历史遗迹。一座座百年老建筑、斑驳的青石板路,依然能窥见当年“水路交通、橹船云集”的繁荣景象。


如今这里成为传承和展示四川盐文化和川南民俗的重要载体,各类传统手工艺及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被誉为“川南古镇风情的标本”。


张家花园


张伯卿公馆,民间俗称“张家花园”,地处太平山南麓金鱼河侧的青杠林。公馆始建于1923年,耗白银4万两,历时3年建成,建筑面积1148平方米,有房间14间,是民国时期贡井籍官绅、实业家、盐商张伯卿的私人宅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馆以丰富多彩的建筑语汇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园林建筑艺术形象。公馆主楼(俗称罗马楼)及其花园(俗称张家花园)内,亭、台、楼、阁、湖、榭、花、径,构成了一座既恢宏气派,又紧凑散漫的园林式建筑群。主楼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建筑艺术水平极高,几乎囊括了西方重要历史时期的建筑语汇,公馆的集仿风格在整个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


东源井古盐场


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位于贡井区建设镇重滩村6组大塘山,系由当时走在世界前列的机械顿钻凿井法钻成,是自贡盐场低压天然气和卤水共生井的典型代表。


在自贡古盐场两千多年来已开凿出的13000余口气卤井中,它是生产时间最长、采气量最大,中国现存盐井中仍在生产的最古老盐井之一,产稳产百余年不衰。


卓筒井


卓筒井,并不是某一口井的名字,而是指一种技术工艺,凡是以这种工艺凿成的井便称之为卓筒井,其开创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井盐开采技术传承发展至今,具有技术先进、开凿时间短、占地面积小、易于开凿等优点。


川北卓筒井主要分布在蓬溪县、大英县、中江县、乐至县等地,民国时期大量存在,解放以后逐渐淘汰,仅大英县卓筒井镇尚存。川北卓筒井保留了宋代卓筒井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点,是宋代井盐工艺的活化石,对研究宋代卓简并钻凿工艺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大英县卓筒井是少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四川的高颜值

何止这些……



参考资料:《四川地质公园科普丛书-世界地质公园卷:盐井传奇,恐龙故乡》

注:部分照片由自贡市、遂宁市文旅局提供

新维地景
谋定而动,从心开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