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的历史节点,听新时代海洋强国的潮声澎湃。
能源、食物、水……海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海洋强国建设的获得感
海洋能源让经济社会“气血”丰盈。我们看见,流花油田历经28年开采后二次开发投产,最老深水油田将再获“新生”30年。我国海上风电总装机量连续多年居于全球首位,海风吹亮万家灯火。“奋进号”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运行超29个月,潮流动能用之不竭。“南鲲号”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机组成功并网试运行,波浪势能势不可挡。海水制氢、海水温差能……“绿电”海上源源来。
位于浙江舟山海域的林东新能源潮流能项目现场。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供图
2024年8月7日,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气田陵水36-1正在进行测试作业。中国海油供图
“蓝色粮仓”丰富了百姓的餐桌。我们看见,“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远海养殖网箱装备完工,与“深蓝1号”结伴耕海牧渔。浙江大陈岛养殖大黄鱼带旺育种、加工、旅游业,一尾鱼“游”出一条产业链。黄海冷水团水域的大西洋鲑鱼连获丰收,这是大海的馈赠,也是智慧与汗水换来的美味。“国信1号”10万吨大型养殖工船、“湛农1号”自主升降海洋牧场平台……海洋牧场向海洋要食物。
海水淡化开辟新的“治水之道”。我们看到,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参与的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项目4条生产线调试成功。《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252万吨/日,规模化利用进程加速。海水淡化水成为“南水北调”等工程、节约用水政策之外,确保水资源安全的增量之路。
陆海统筹、系统观念、节约集约……绿色发展理念的海洋实践不断更新场景,以海洋生态高水平保护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近一年,立体用海、优化养殖用海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旅游、海洋牧场等经济新业态不断升级,立足“双碳”目标,协同推进海洋增汇与减排。一方面节约集约用海,一方面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一减一增,不断更新着绿色发展的蓝色实践。
2024年9月7日,第八届全国净滩公益活动在广东广州、浙江温岭、辽宁大连同步启动。图为温岭净滩全景。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供图
“厦门实践”从海域到全域。近一年,厦门与北京、西安、成都等12城市发布《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倡议书》,标志着“厦门实践”经验已成功复制推广到全国各地,也为全球海湾型城市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近一年,《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发布,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局部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9年~2023年,在南海局的组织下,北海海洋中心海洋生态调查团队核心人员参与全国珊瑚礁生态现状调查珊瑚礁调查。南海局供图
深水、绿色、安全……海洋领域国家科技力量日益强大,海洋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驶入大洋。以“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海斗”号、“潜龙”号、“海龙”号等无人潜器为代表的海洋探测运载作业技术实现质的飞跃,“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激发着全球海洋地质科学家的无限期待。接续奋斗中,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已拥有5块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的矿区,成为拥有矿区数量最多和矿产种类最全的国家。
2024年8月18日13时许,“蛟龙号”搭载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首席科学家许学伟,潜航员齐海滨、张奕完成航次首潜,这也是“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供图
2023年12月18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命名并首次试航。中国地质调查局供图
航向极地。从“向阳红”系列科考船到“雪龙”“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长城、中山、泰山、昆仑、秦岭5个南极考察站到黄河、中-冰北极站,从“雪鹰601”极地考察固定翼飞机到“雪豹”2国产极地重型载具,中国身影成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保护极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筚路蓝缕中,中国极地考察砥砺前行,形成“两船七站一基地”立体化协同考察体系。
2023年11月16日11时55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 S运载火箭托举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直冲云霄,标志着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正式升级到第二代观测体系。佟思平摄
海上丝路、蓝色伙伴……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共享智慧与成果,携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2023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框架下,海洋合作专题论坛发布海洋合作北京倡议,25项合作成果清单打造主场外交“蓝色亮点”。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布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双方赞赏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成立,将深入推进在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生态修复、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综合海洋管理、蓝色经济等领域务实合作。
全过程参与国家管辖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协定(BBNJ)磋商,我国签署程序完成。
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数字化的深海典型生境”“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大科学计划、“海洋十年”海洋气候预测协作中心申报成功。
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工作交流会宣布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联盟建设启动,发布了《中国海洋空间规划经验与成就》等海洋空间规划公共产品。
再将视线转回我国沿海,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大湾区到西部陆海新通道,通江达海处,港口作业忙,连通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海洋的开放性和连通性决定了建设海洋强国必须立足国内、接轨国际,出海口寄托家国无限梦。
海洋日、教育基地、申遗……海洋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民海洋意识不断提升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连年举办,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建成160余家。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中国(象山)开渔节等海洋节庆,以及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厦门国际海洋周、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知名会展论坛,成为展现我国特色文化和海洋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
2024年9月6日,首届中国(青岛)国际海洋体育大会火热开赛。图为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青岛站)赛场。青岛市体育局供图
海洋申遗取得历史性突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对中国海洋文化历史保护与活化利用更加认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从鸭绿江口到长江口,地跨5省市,滋养着生态文化的根脉。
国家海洋博物馆建成开放,成为展现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场所。全国涉海类高校超过200所,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和“一十百千万”海洋科普工程成效显著。
海洋,资源的宝库,风雨的故乡,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我们走过长时间的认知过程。海洋强国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时代夙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健全维护海洋权益机制。“出海远航”任务确定,“船”和“帆”整装待发。
浮天沧海,万里风樯。
审核:田小明
审签:赵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