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育儿用品当中,队友应该是使用体验差异最大的那一个。
货真价实,直奔五星的自然有。
只可惜这一类队友分布得极为不均,有超过99.99%的概率,都落在别人的家庭。
而到自己家呢?
嗯,曾经你以为你们会是同一条壕沟里并肩作战,配合默契的好队友。
结果你发现,那货不是队友,那货是育儿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头。
半夜让爸爸冲奶粉,喊了N遍,不变的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娃哭了,让老公哄一下,他却推脱说不会,催着你来!
下班一到家,就说累,往沙发上一躺,有时间来一局。却说没时间带娃。
最牛的还要数“诈尸派”,人家会理直气壮的怼你一脸:
我觉得我行,可我就是不上啊。
你说我不行,可我就要瞎逼逼逼逼逼死你啊。
在育儿里,妈妈默默承担着所有。但你知道吗?在这背后,受伤的不止是妈妈。
爸爸的缺席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男孩胆小,受不了挫折,害怕社交;
女孩没有被宠爱,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对她好;
妈妈身心疲惫,情绪暴躁,失去光彩,变成怨妇。
研究显示无论原本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父亲育儿参与度高的家庭,孩子的社会地位则更会出现上升的变化,而参与度低的家庭,孩子成年后则更容易出现相对的社会地位下降。
怎样让男人参与到家庭中来呢?
首先必须改变思想。
中国女人很伟大,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如果我们将家务让男人来做或者将孩子让男人来照顾,就觉得自己是不称职的妈妈。
真的想太多了。称职的妈妈不是什么都包揽,让自己活得委屈、压抑,然后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过渡给孩子。
称职的妈妈是想办法不让自己过于劳累,让自己过得开心,让孩子健康成长。
爸爸,不是从帮手变主力,而是如何慢慢的胜任他自己的角色。
如果定义为帮手,妈妈潜意识下就是承担全部孩子的成长,而爸爸则是作为替补队员。
很难让爸爸找到自我价值,无责任压力或无价值成就,从而倦怠或不持续。
如果爸爸还不能胜任,就适当出手,帮爸爸衬托一下,给他机会不要一味地埋怨。
下面这位爸爸的自述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反思:
我就是“丧偶式育儿”的那个爸爸
(一位爸爸的自述)
老婆总是抱怨我,「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你怎么不管,要累死我啊?BalaBala……」
这个时候我知道我要做的就是一声不吭地听着,一旦开了口战火直接会烧到自己身上。
其实吧,我也不是不想管。
一开始,我也给儿子辅导过几次作业,结果老婆回来一看,勃然大怒:「你怎么辅导的,错了这么多,这里那里都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去了学校,儿子铁定要挨训了。」
我默默地看了一遍,发现的确漏掉了一些问题,只好投降认输。老婆撂下一句,「以后再也不用你检查了,只会帮倒忙!」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陪孩子写过作业。
要让爸爸从猪队友变成好战友,可以从下面这几点着手:
1,学会偷懒,要多懒有多懒。
教会宝宝遇事喊爸爸——“爸爸,冲奶”!
2,与其抱怨、甩脸色,不如开门见山直接说——“我觉得很累,今天你给宝宝洗澡”!
3,多喂鸡汤——“你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我心里特别踏实,庆幸自己找到了好老公”!
4,不过多干预爸爸带娃的方式:
用简单的话说,就是“让爸爸们用他们擅长和喜欢的方法,来陪孩子一起成长”。
研究人员从一个有趣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某些父亲更喜欢投入精力参与育儿,那就是“收益比”。
当父亲们通过亲子活动和孩子做更多的事情后,发现孩子通过模仿自己而得到更多的技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样付出有“收益”的感觉会进一步激励父亲增加育儿的参与度。
总的来说坚持:不放弃,不抢活,不替老公背猴子,光环留给爸爸,自己享受结果就行了。
对一件事付出的心力越多,越舍不得放手;对家庭付出的心力越多,对家的责任和感情越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沉没成本”。
一天的女王,十个月的公主,一辈子的保姆,没有妈妈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从今天开始“拖他下水,你要上岸”!
妈妈不是超人,需要体贴和关爱;爸爸也不是全能,需要时间和耐心。
多一些理解和分担,就是幸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