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的父母,他们看不见自己的发光点,也就看不到孩子的生命力。
孩子长大后就会苦苦追寻,一种被看见、被接纳的感觉。
昨天在闺蜜群看到一位妈妈吐槽自己的原生家庭时说:
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我遇到了什么麻烦,我妈妈的第一反应不是安慰,不是提建议,而是骂我。
“又感冒了? 叫你多穿点你不听!”
“这次没考好? 我看你这人就是心太野了!”
“跟男朋友吵架? 叫你别那么任性你不听,你那脾气谁受得了你”
跟父母无法沟通,我真的很绝望……你说为啥,她总是不在乎我的感受呢?
我每天都会接触到一些父母,他们中有一少部分,会特别在意孩子的感受,有的正在学习体察孩子的感受,有的,则对孩子的感受完全无感。
其中有一件小事,让我很久都不能释怀。
一位妈妈说她三岁的孩子吃饭时老爱走神,吃得很慢,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善,结果她无意中说了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她说:“我问孩子吃饱了没有,孩子就问我,‘妈妈,你说我吃饱了吗?"
三岁的孩子,连吃饱没吃饱这样最基本的感受,都得等待妈妈来决定,可见,她的感受,平时被忽视得多彻底——彻底到她已经完全认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妈妈的感受才重要了。
这真让人心疼!
看过龙应台的一篇文章《母亲节》,龙应台说她问自己的儿子安德烈为什么不愿意和自己沟通,安德烈就在母亲节这天给她发了一幅漫画作为母亲节礼物。
这幅漫画的名字叫《与母亲的典型对话》。漫画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是鲔鱼呀。”
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加了芹菜。”
我说:“我不爱吃鱼。”
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你就试试看嘛。”
所以……我就吃了,尝了一点点。之后,她说:“怎么样,好吃吗?”
我说:“不喜欢,妈,我真的不爱吃鱼。”
她说:“那下次试试鲑鱼。你现在不多吃也好,我们反正要去餐厅。”
我说:“好,可以走了。”
她说:“你不多穿点衣服?”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我帮你拿一件?”
我说:“我刚刚出去过,妈妈,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
她说:“唉,好吧。等一下就会变冷,你这么坚持,等着瞧吧,待会儿会冻死。”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很多,父母们根本不去关注乎孩子的感受,而是想当然的给孩子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想法。
场景一: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你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场景二:
孩子:妈妈,你看我画的小兔子,可爱吗?
妈妈:有这个闲工夫,你不能去做几道题,老师新讲的内容你都会了吗?就会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没用的东西上。
你是傻孩子笨啊?我看你
场景三:
孩子:妈妈,乐乐昨天画了一个超可爱的兔子。
妈妈:看看人家乐乐,多么有毅力、多么有恒心!难怪人家是优等生,你看看你自己,三心二意什么也做不成!看你没出息的样!
其实孩子小的时候,会把爸妈当最好的朋友,每天叽叽喳喳地和我们说个不停,恨不得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描述给我们听,但是长大了,却说的越来越少了。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为什么不和自己沟通,却不知道,是自己的不善于倾听,堵住了孩子的嘴。
这样的感受,是一代人的创伤,我们的父母,他们看不见自己的发光点,也就看不到孩子的生命力,孩子长大后就会苦苦追寻一种被看见、被接纳的感觉。
实际上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孩子内心的感受,给孩子机会多说说他的困扰,孩子就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如果孩子的感受总是被否认或者忽略的时候,他们会感到难过和愤怒,慢慢的,就不愿意说了。
倾听,成了父母跟孩子之间最大的痛之一。
我们太多的父母,常常责备孩子不听话。
却未曾反思,其实自己从来就没有好好听过孩子说话。
真正的倾听是我们暂时忘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成见和愿望,然后全神贯注的去理解孩子讲话的内容,哪怕你理解不了,你也可以去问,可以去想,你可以让他再说一遍。
倾听的是与孩子一起亲身的感悟和经历,整个的过程,就是一个孩子他描述的那个过程,我今天遇到什么事儿啊,刚开始我特别害怕,后来我慢慢的胆子又大了一点,我试了一下,后来我怎么样去把这个事情搞定了,后来我怎么样觉得,哎呀,实在是太刺激了,你要跟着他一起去经历整个过程,你听的你的心情都是跌宕起伏的。那才是真正的倾听。
在亲子关系中,“沟通”是最重要的一环。怎么说,才能让孩子听进去,怎么听,才会让孩子愿意跟我们说,这两方面同样重要。科学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放下对家长权威的惧怕,愿意主动沟通,亲子关系就会更加融洽,这样就达到了“做朋友”的目的。
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在她的书里给出过3个倾听的小技巧,我觉得非常实用:
用“哦”、“这样啊”代替评价和建议;
用“说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愿望”代替逻辑上的解释。
举个例子:
“我再也不和xxx玩了!”
“你不是这样想的,你们是最好的朋友啊。”
“xxx是臭鸡蛋!我要揍他!”
“不可以这样说,不可以打人,这样很不礼貌。”
——用否定和主观评判来回答孩子
“我再也不和xxx玩了!”
“xxx做了让你生气的事情。”
“我真想打他!”
“你这么生气啊。”
“他把我的图画书弄坏了。”
“哦~”
“那本图画书上有我最喜欢的艾莎公主。”
“要是我有魔法能把图画书粘好就好了。”
“我们可以用胶布粘!”
——替孩子说出他的感受,让孩子知道妈妈其实是理解他的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通过你的一些简洁的表示,确信你作为父母,你是欣赏他的,你是尊重他的,你是相信他的,你知道他一定能够拿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有人说,“不忘记做孩子时的感受,才能做好父母。”
有时,孩子不需要被大人指出是非对错,他们需要自己的感受被确认,同时也需要了解大人的感受。当真实的感受流动起来时,我们与孩子才能够彼此尊重,彼此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