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师生共上劳动教育课展示特色劳动育人成效。
近年来,为了更好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东城区深入推进四条主要路径:劳动教育必修课逐步开齐;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劳动实践活动开展趋向常态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四条路径均以“家校社协同”为抓手,一个“四路并进,三力齐发”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逐渐走向深入,打造了“一校一策”“一校一品”的东城劳动教育特色。
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史家胡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洪伟在会上介绍,自2009年起,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建设了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设有21间特色劳动工坊,率先在区域内实现劳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学校还联合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了协同大中小学、融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劳动教育创新发展共同体。与此同时,学校坚持“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支持”的三位一体模式,为学生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劳动教育环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东城区光明幼儿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家庭劳动教育方案,比如指导幼儿和家长共同制订“我的周末劳动计划”,鼓励幼儿在园分享周末的劳动内容和完成情况,通过活动帮助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的能力。光明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任晓燕说:“活动发起后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赞同和支持,家长自发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幼儿在家参与家务劳动的画面。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参与家庭劳动的兴趣及愿望越来越强烈,家长对家庭劳动教育的认识也有所提高。”
东城劳动教育的成果在学生身上有了生动体现。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高三学生王梦涵说:“帮助我一步一步揭开文物保护技术神秘面纱的是扎实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本领。”在制作斗拱的实践过程中,最让王梦涵苦恼的是锯木头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工序。她说:“因为我没有碰过锯子,再加上自己习惯用左手,可用锯子必须要使用右手,所以这让我在操作过程中感到十分吃力。”从起初锯出的木头总是歪歪扭扭,到经过不断的练习,终于掌握正确的发力和操作方法,王梦涵感到了发自内心的喜悦和骄傲,她说:“通过对劳动技能要领的正确认知,做到坚持实践,反复摸索,由量变到质变,我对‘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
当天,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海关博物馆、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中华书局等13家社会资源单位成为东城区首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中国海关博物馆自2014年开馆以来,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各类青少年学生活动基地为抓手,聚焦劳动教育实践,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富有中国海关特色的社会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国海关博物馆副主任裴璐说:“我们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教育界合作,向区内中小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志愿服务岗位、体验式社教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欢迎关注、转发、分享!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东城(ID:bjdongcheng_gov)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下载北京东城APP
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