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谆谆诲菩提 | 东林僧团2024年新加坡弘法系列报道(二)

民生   2024-09-11 21:22   新加坡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在华人群体的传统中,人们把师与天、地、君、亲并列,立于同一牌位受人朝拜,是知老师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何况启发觉性,导人成佛的老师,其恩德之深厚,叹莫能穷。万善根本从师出,《梵网经》文曰:“是法师,师师相授……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


2024年9月10日,为新加坡居士林菩萨戒期第二日,恰逢我国教师节,此日的戒场行法除了开堂领众继续拜愿并过仪轨外,主要是传戒三师启发大众趋向菩提大道的谆谆教诲——教授师的慈心讲戒、羯磨师的悲心忏摩、戒和尚的慧心开示。佛在世时,向佛求戒,佛灭度后,依师得戒。是日三师现前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启发众生菩提之心,戒子们虔诚发露、认真闻思,在正受戒法前,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准备,增上了求戒的信心与决心。




上午拜愿结束后,9时30分,恭请羯磨阿阇黎续律师为众戒子进行殊胜且重要的忏摩仪式。忏摩仪式是安排在正受菩萨戒之前的重要行法,戒子须礼佛忏悔、至诚发愿,祈求三宝加被,在受戒期间逆缘消除、顺缘增长,成就上品清净戒体!



忏摩,为梵文ksama的音译,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即“忏其前愆,悔其后过”之意。通俗可理解为:


1、认识了自己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2、祈请十方诸佛菩萨为作证明,从此不再造作新的恶业。


古德依佛经,将佛教的忏悔法分为三种: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忏摩之法,由理而起观,理能成事,事忏精诚,理方明显,理事圆融,是名真忏悔。


在仪式中,羯摩阿阇黎续律师为新戒一一审戒、问遮、忏悔。审戒,即审查戒子是否曾受五戒之后又有毁犯。问遮,即问明戒子是否有障碍受戒的七种遮难(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弑圣人)。


在诸戒子一一如实回答后,羯摩阿阇黎抚尺教新戒至诚求哀,愿诸佛菩萨慈光摄照、证明忏悔,从于无始以至今生,三障八苦咸得蠲除,自于此时尽未来际,四弘二利悉皆圆满,愿化同体众生,共成无上正觉!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在随后的忏悔唱诵中,戒子们痛悔之情,表于音声,萦绕戒场,感人肺腑。



忏悔之后,羯摩阿阇黎抚尺谆谆开导戒子,无始劫以来的罪业不易净除,大家须发心继续礼佛,乞求三宝慈光加被,消除三障,从而禀受清净戒法。戒子们声音洪亮地回答:“依教奉行!”



忏摩圆满,全体戒子在开堂引礼带领下唱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恭送羯磨阿阇黎回寮。





下午1时30分,教授阿阇黎胜律师继续为大众讲解《梵网经菩萨戒本》。继前一天开示了菩萨戒的定义、受戒条件、菩萨戒的功德意义等基本法义及十重戒首条“杀戒”的开遮持犯之后,法师第二天用连续两堂课讲解了十重戒的第二条至第五条,即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等内容。


现代社会,人们如何更好地持戒呢?要从防护自心和明辨是非入手。律师用与时俱进的眼光,举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为新学戒子们讲述了每条戒的戒文解析、犯戒因缘、犯戒的轻重差别、开缘条件、忏悔和对治方法等内容。



针对“盗戒”,律师提醒说,以前大多是明目张胆地偷盗。而现在各个地方都遍布着监控摄像头,尤其像新加坡这种以法治严明著称的国家,更难见到公开的盗窃行为了。但是,现在的一些偷盗是从线下改成了线上,从实体改成了网络,从明显改为了隐蔽,诸如五花八门的网络盗窃、电信诈骗、电脑黑客等等。戒子们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不仅自己不能参与,即使在网络上对各种偷盗行为进行点赞、转发和随喜,也是有过失的。


同样借助网络的方便快捷,现代人更容易接触的还有色情方面的内容。印光大师曾开示说:“世间人民,由色欲直接导致死亡的,有十分之四;由色欲间接导致死亡的,又有十分之四。所以佛将淫戒放在重戒里。”


律师劝勉戒子们:在网络时代,大家造善业很容易,造恶业也更快速。一个淫秽段子,一场勾起观众邪淫妄念的直播,一个打色情擦边球的短视频,一张淫秽图片,分分钟就可能传遍全网,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一个人要想戒掉邪淫,必须先从戒除淫念开始。因为淫念一生,淫行就随之而起了。戒子们要洁身自好、努力善护根门,邪淫污秽的场所不要进;色情图书、图片、视频、直播、电影等不要随便看,更不要转发、点赞和随喜。



律师还教授了对治淫欲心的方法,除了《梵网经菩萨戒》中讲到的“常住慈悲心孝顺心”之外,另有以下几种:


1、多多闻思业因果的道理,以及佛经论典中关于淫欲过的教言。


2、观修不净观和白骨观。


3、积累福慧资粮,增长戒色的顺缘。如《毗奈耶经》云:“若勤修善时,罪恶心不起,于福不勤者,心便造诸恶”。


4、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比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5、淫欲习气是过去世种下的恶业种子,勤修忏悔,将过去世的恶业忏悔清净,依靠祖师所造的忏法如万佛名忏、八十八佛忏悔文、地藏忏、大悲忏等,使罪业得以清净。这个道理在《业报差别经》中有说明:“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


6、善护根门,清净六根以减少邪淫的外缘。如《受十善戒经》云:“若有持心、持身不造淫欲,持眼不视淫色,持耳不听淫声,持鼻不嗅淫香,持舌不触淫舌,如此名为具足智慧,行八正路。不淫净身心,喻如莲花,不着尘垢”。



原定讲戒课程为三堂,胜律师慈悲,应新加坡居士林的恭请,将讲戒时间增加为四堂课,为戒子们提供了更多听闻戒法的机会。在讲戒期间,教授阿阇黎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生动地阐述了菩萨戒的要义,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信众的现实意义,令诸闻者,深受启发和获益。  



在第三堂课的结尾部分,永胜律师问戒子们:“明天就要举行正受菩萨戒仪式了,你们是自己受戒呢?还是跟有缘众生一起受呢?这些众生有没有资格受戒呢?佛经中说,六道众生但解法师语者尽得受戒,受戒之后无论是冤亲债主还是护法历代宗亲,都跟我们解怨释结成菩萨伴侣岂不是更好?


菩萨戒是体现在“心广志大,悲悯众生”的菩提心上,自己与众生本是一体的,众生获得善妙,自己才能真正得到善妙的果。因此,在平时的闻思修行中,我们要时时记得以菩提心摄持,皈依时,要与六道众生共同皈依;忏悔时,替有缘众生忏悔净障;发愿时,当愿一切众生脱离苦因苦果;回向时,也要把功德善根回向给无边有情众生,这才是大乘菩萨的行为。


感念着戒律的严明和佛法的圆融,戒子们虔诚认真地聆听教授阿阇黎的讲解,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和点头称叹,犹如醍醐灌顶,心开意解、法喜充满。大家纷纷表示对菩萨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持戒护戒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当晚6时30分,作为正受戒法前的最后一堂佛事,恭请此次传戒的戒和尚安律师为众开示,戒子们手持香花至居士林五楼维摩诘讲堂,迎请大和尚至大雄宝殿升座说法。



大和尚说,授受菩萨戒重要的两个要素,第一是发菩提心,第二是有菩萨的种性。具足这两点,无论是贫贱富贵,人道乃至蜎飞蠕动的众生,都可以求受菩萨戒,这就是梵网经讲的“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在戒法当中属于顿立戒。只要听懂法师的语言,发菩提心,有菩萨的种性都可以求受这个戒。它建立在一个大乘佛法的最基本的认知上——一切有情识的生命都有佛性,有佛性的生命体最后终当作佛。就像《梵网经》的偈诵说“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大和尚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因为受菩萨戒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自信自肯,以及对生命目标的一种崇高指向。所以受菩萨戒讲“三聚净戒”,要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要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要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这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个三聚净戒就包含着大乘菩萨所有的行持在里面,于是三聚净戒的弘愿就引导我们走向成佛的目标。


戒的体性是心性上的很玄妙的东西,它无形无相,但却有功能作用。它是依据我们本有的自性清净心,透过一种授受的羯磨法所生起的一种戒体,这个戒体在我们去持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个戒行的时候,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这个作用就是任运地止恶,任运地修善。为什么是任运?因为它是无作的,不加造作的。我们日常生活,见闻觉知,逢境遇缘,如果没有戒体,境界现前时就本能地随着自己的无明业力造作恶业。当有戒体的时候,就会警觉,“我是受了这个戒的,我不能去做”,它就会阻断我们的恶行。有时候可能烦恼习气重还是去做了恶事,但由于有戒体的作用,那个恶的行为也会比较轻,不至于太猛利。而且做了之后,马上会生起惭愧心,就有一种觉照反省,让我们生忏悔心。



从作持的角度还有修善。我们也有善念,但有时候落不到实处,菩萨戒的戒体能够驱动我们把一个善念放大,让它落地形成一种善行。尤其是饶益有情戒,因为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的戒是无有边界的,他要断的烦恼是无尽的烦恼。比如受不杀生戒,它的对境是所有的有情和无情的众生,受了不杀生戒,所有的众生在你这里得到了安全感,所以你持戒的功德就很大。所以一个受菩萨戒的人发菩提心的当下,就是无分别的,是平等的,是尽未来际的,是遍十方所有的对境的。所以菩萨戒的功德就由于它无有边际,是大平等,是彻底的慈悲,是究竟的无我,它的功德就很大,也就能指向成佛的目标。


大和尚说,《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一个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后怎样降服其心,该如何做?佛就告诉我们一个善巧方便——发普度一切众生的心。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乃至九法界所有众生,你都去救度他,救度的过程当中还要无相,虽然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可度,这样去做,就能够降服其心,就能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最后,大和尚再次劝勉大众发菩提心,要求上品往生,并随分随力引发更多的人深信切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尤其要发愿到了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证无生法忍,还要回到娑婆世界生死苦海烦恼稠林,救度一切苦难的众生。这就是净土法门的两种回向,往向回向和还向回向,就能成就大悲心,就能跟我们现在发的菩提心相应。大和尚希望众戒子都能够以殷重心求受大戒,得上品戒体。


众戒子认真听法,无尽欢喜。




大和尚还在开示中说,我们要请释迦牟尼佛作为戒和尚,文殊菩萨、弥勒菩萨一位是羯磨阿闍黎,一位是教授阿闍黎,现前的三师只是代表佛菩萨作为一个证明的。在这样一个庄严的场合里,大家是在佛菩萨面前庄严的誓言,庄严的承诺,这种庄严承诺就在我们内心生起了一种心性上的一种功能作用,就是戒体。


因而每天的拜愿,大众都会在诸位引礼师父的带领下殷勤礼拜,恳请释迦世尊、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为众作三师,此日的拜愿行法已于上午圆满。



大和尚开示结束后,开堂师父德燦律师为戒子们过菩萨戒仪轨,以帮助大众熟悉流程,能够更顺畅圆满地完成最后一天的正受仪式。至晚8时许,戒期第二日佛事圆成。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自一九三四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九十个春秋,九十年来,在历任高僧大德的指导下,历任林长与历届董事们齐心协力,秉承“弘扬佛法,慈悲济世”的宗旨,把居士林打造成了新加坡华社、新加坡佛教界的一面鲜明的旗帜,并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相当的影响力。



居士林现址位于新加坡金炎路17-19号,为一九五零年由原林址迁来。此次传戒所使用的大雄宝殿,位于金炎路19号大厦一楼,该大厦为二零一五年重建,并增设讲堂、重设中医义诊所、斋堂及停车场。“大雄宝殿”四字匾额,是居士林导师延续法师在二零一八年回到东林寺净土苑,恭请当时的东林寺法主和尚、居士林佛学领导师传印长老慈悲援翰所赐。


东林僧团

2024年新加坡弘法系列专题


心地戒光耀星洲 | 东林僧团2024年新加坡弘法系列报道(一)




责任编辑  @  东林寺文宣部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赣(2022)0000005

江西庐山东林寺
庐山东林寺·综合资讯平台-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赣(2022)0000005。 莲宗初祖慧远大师道场,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史上南方佛教中心。以“持戒念佛”为家风,专修专弘净土法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