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诺科:可降解镁合金接骨螺钉获FDA突破性器械认证

科技   2025-01-16 06:58   广东  

镁合金在骨科植入物领域具备良好应用前景。但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跃的金属元素,其在人体内快速降解常伴随植入部位的氢气积累,同时降解速度不可控导致力学性能不稳定,进而导致骨折内固定失效。随着新型合金体系的开发和表面涂层改性技术的研发,有效调控镁合金在体内的降解速率的产品必定会在骨科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2024年9月英诺科医疗自主研发的可吸收镁合金接骨螺钉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下,联合全国其他六家知名骨科医院完成临床试验入组。各中心研究者对本次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产品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为国内首个完成临床入组的可控降解镁合金创伤骨科产品。临床入组的完成,意味着可控降解镁合金接骨螺钉正式迈向创伤骨科临床应用新阶段,标志着可控降解镁合金植入物商业化进程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近日,苏州英诺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诺科”)研发的可控降解镁合金接骨螺钉荣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 Breakthrough Device(突破性医疗器械,以下简称FDA BDD)资格

这是国内首个通过该认证的可降解镁合金创伤骨科产品。作为目前国内唯一拥有权威认证的可吸收骨科植入物技术企业,英诺科填补了国内市场这一技术空白,并突破了国际同类产品在适应症上的局限。
这一认证不仅标志着我国医用镁合金骨科植入器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为全球骨科未满足需求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破解降解与力学性能难题——英诺科医疗

镁合金作为骨科植入材料,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自然降解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过快降解与力学性能不稳定一直是其商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英诺科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成功突破了这一瓶颈,为镁合金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1. 表面改性技术:精准控制降解速率
镁合金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因此其降解速率较快,力学性能的维持受限,植入时可能发生的细菌感染会引发炎症和腐蚀加速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表面改性来制备多功能一体化的涂层。
英诺科首创的表面改性技术,使镁合金接骨螺钉在植入体内后具备精准可控的降解特性。通过涂层处理,这一技术显著提高了耐腐蚀性,有效延缓了降解速率,使其在骨愈合的关键时期内保持稳定的支撑。
据悉,该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均匀涂覆、安全完整,能够精确控制镁合金产品在植入体内后的降解周期,从而实现其与骨愈合的周期相匹配,确保植入物在骨愈合期间保持稳定状态,降低治疗失败风险。

2. 材料优化: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双提升

镁作为构成骨组织的重要元素之一,可维持骨组织的内部稳态平衡,对于骨骼组织的健康至关重要,而缺乏镁元素则将导致如骨质疏松症等骨骼问题。此外,镁合金作为医用植入材料,能够在体内自然降解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英诺科采用独家专利配方镁合金和先进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了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 材料抗拉强度显著高于传统可降解植入物可应对复杂骨折的固定需求。
  • 接近骨组织弹性模量有效减少了应力遮挡现象。
  • 镁合金材料与人体组织高度兼容,不干扰骨及周围软组织的再生。

全球首款可降解纯镁骨钉——宜安科技

2014年,宜安科技“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产品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2019年7月,该产品获得临床试验批件。20年 5月,宜安科技研发的镁骨钉通过欧盟医疗器械考核,取得CE认证,并已开展美国FDA注册申请,以此推动同类产品在海外市场投放。预计未来2~3年内,镁骨钉将迎来技术转化风口,正式进入市场化阶段。但在2024年12月31日宜安科技董秘表示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公司暂缓了镁骨钉在美国的申请认证。

目前宜安科技第一款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已完成临床试验,第二款产品已启动临床试验目前正在有序进行临床入组。

据悉宜安科技的镁骨钉产品以纯度为99.99wt.%的纯镁为材料,具有元素单一、无需考虑多元素毒性影响,在生物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与此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组织接近的力学性能,能促进骨成型,实现在体内修复功能的同时逐渐降解,不在体内残留,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心理、生理及经济上的负担。

国际首创含镁骨修复材料——精诚医学

镁材料在骨科领域的应用远不止如此,在骨科领域,可降解镁材料的应用已成为业内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其具有可降解吸收、有助于骨组织愈合等优势。目前国内企业在骨钉、人工骨等领域的研发已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含镁人工骨将率先迎来产业化新阶段。

由精诚医学首席科学家秦岭教授、联合创始人之一赖毓霄博士为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研团队和精诚医学技术团队,历经十余年潜心研发的创新产品——骼列®含镁可降解高分子骨修复材料即将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骨修复材料领域将开启3D打印含镁骨修复材料的新篇章,掀起一场革命性的浪潮。
该产品通过将高纯度镁与高分子聚合物、生物陶瓷有机复合,采用国际首创超低温3D打印制备技术,完美实现临床上对骨缺损修复的各项性能要求,同时在难治愈性骨缺损的修复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产品已在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八家全国大型研究型医院的主导下顺利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全球首款“可降解镁金属颅骨固定系统”

2024年6月30日由上海交大、沪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华山医院合作研发的全球首款“可降解镁合金颅骨固定系统”正式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这是上海交大材料学院丁文江院士、袁广银教授团队继2023年底镁合金骨折内固定螺钉产品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后的第二款医用镁合金骨科产品正式进入临床试验。历时多年自主研发而成,填补了世界神经外科手术材料领域的空白。


医用塑料
《医用塑料》杂志,聚焦塑料医用案例,最实用、最前沿、最专业、高附加值,由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塑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出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