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油田新能源新故事
中国人历来就有最为瑰丽的想象力,腾云驾雾,追风逐日,不管是亘古流传的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还是耳熟能详的上古神话《夸父逐日》,都显示着人们对于更 好生活的追求和不断进步的态度。现如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追光者,亦是捕风人,在光伏绿电“碳”新路的新征程上,抒写着他们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
费禹著在第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决赛现场。孟晓勇 摄
请大家跟随我的镜头,这里,是创造吐哈油田新能源事业从无到有奇迹的地方—12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现场。26万块光伏发电板、39个光伏矩阵组成的“蓝色海洋”,“映照”着吐哈油田绿色转型发展的未来。我想讲的第一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发生在一个33岁的黝黑甘肃小伙身上。他,叫黄吉明,从大学毕业的毛头小伙到公司青年岗位能手;从初出茅庐的电力技术员到参与新能源新业务发展的基层管理人员;从独闯戈壁的孤单身影到安心扎根的幸福小 家;他用 11 年光阴完成了成长蜕变,一路充满挑战,也一 路阳光普照。2022 年,对于黄吉明而言,是重大的人生转折点。他开始转岗到新能源事业部并迎来了工作以来最大的挑战—建设油田33年来首个光伏项目。该项目是集团公司第一个、自治区第一批10个源网荷储项目之一,也是吐哈油田33年来推动绿色转型、奋进“双碳三新”的首次尝试 ,对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新能源新业务“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总体部署,实现自身油气和新能源协同发展,建成区域综合性能源公司具有重大意义。但要完成一个从未涉足领域,且毫无经验可循的工程项目,难度可想而知。项目建设周期短、项目管理难度大、项目没有经验借是需要面临的三个首要难关。但西北汉子不服输,不认怂的“倔劲”,让他以实际践行了“咱们工人有力量,面对压力要顶上”。从酷暑奋战到严冬,90天无休无止扎根现场,如期完成 了项目主体建设,12月31日那天,他终身难忘。黄吉明和他的团队及公司党政主要领导等30余人坚毅地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共同见证送电投运这一历史性时刻。随着国网新疆电力公司“54321”倒计时结束,项目成功接入电网的那一刻,所有人员无不欢呼雀跃,欢欣鼓舞,建成了中国石油第一个、自治区第一批源网荷储项目,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设计、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四个当年奇迹。
费禹著向同事与了解近期新能源项目进展状况。牛嘉楠 摄
当我为了讲好这次故事,深入采访他时,他顶着面相老了不止5岁的脸庞,谦虚羞涩地回答着我“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回忆之问。他说,我早已习惯了这一切。黄吉明用实际行动,抒写了足以载入油田转型发展史册的事迹,也让而立之年的吐哈油田成功迈出了绿色转型的第一步。新疆有9大风区,我故事中的主人公就在吐鲁番西部风区摸清了风的脾气。2024年吐哈油田在鄯善区域规划布局了7座120米测风塔,计划摸清鄯善县风能资源分布情况,为未来吐哈建设新能源大基地的风电场建设提供风资源选择依据。在测风塔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新能源事业部基建设备部经理李忠雄带着党员先锋队队员夜以继日、抢抓进度,白天跑现场、晚上搞分析、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刚到新能源不久的我,不太能理解为何要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只为无人区在戈壁滩建几座测风塔。李忠雄耐心细致的给了我答案:测风塔配备有风速仪、风向标、温度计等仪器,可以收集不同高度的风速、风向、温度等数据有助于确定风力发电项目的可行性,为选择最适合风力发电的地点提供依据。随后,他转身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留下我,默默的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他的坚持。随后,李忠雄带领团队,克服诸多困难,仅用14天便建成投运了7座120米测风塔,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他边干边学边思考提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法,制作的可视化表格和图表,更成为了新能源工程建设的有效经验。路虽远行必至,事虽难做必成。如今,吐哈新能源正向实现“清洁能源利用量100万吨标油”战略目标迈进,绿色综合能源大基地建设系统推进、新能源指标申报工作如火如荼,7个在研重点项目正在审查,牛圈湖CCUS-EOR先导试验入选集团首批试验区、UCG项目被确定为集团公司重大技术现场试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累计发电2.41亿度,清洁能源利用量达到5.16万吨标油等,都彰显着油田上下奉献新能源的责任担当。新能源新业务从“0”到“1”只是开始,从“1”到“100”再到永续发展才是目标。如今,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和李忠雄、黄吉明一样的新能源工作者们每天都在创造新的奇迹,也对打造“ 中石油东疆最大的减碳基地”和做“东疆双碳目标实现的推动者”的使命坚信不移。来源/新能源事业部 文字 /费禹著 编辑/王晓华 审校/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