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条扬子鳄野外种群的背后

文摘   2025-01-26 15:23   安徽  


20世纪80年代,张宏安在家门口的红星水库游泳,游累了之后去岛上摘桃子吃,未承想意外发现一窝不认识的蛋——
“我父亲那时候是村干部,后来找专家鉴定才知道是‘土龙’蛋。”张宏安回忆,“土龙”是当地人对扬子鳄的称呼。从那之后,他们一家三代人“接力”成为扬子鳄生态巡护员。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在一代代护鳄人共同奋斗下,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130条增长至如今的1620条,绘就扬子鳄保护工作“新画卷”。





放归修复:推动野外种群创新高

时光拨回至2024年5月下旬的一个夜晚。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科长蒋宣清正带队在红星水库中划船开展扬子鳄野外种群资源调查。这看似寻常的一次野外作业,背后是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多年来摸索总结的经验和成果。

随即,该局组织编写《扬子鳄保护区增补栖息地生态修复和野外放归可行性报告》,启动新一轮规模化野外放归活动,在宣城、芜湖5个县(市、区)的红星、杨林、高井庙、朱村、双坑、中桥、长乐等7个片区16处塘口野外放归210条扬子鳄。3个月时间,该局完成300余亩增补栖息地的生态修复。

正因为有野外放归与栖息地生态修复的“双重加持”,扬子鳄的野外种群数量才能不断取得突破。2024年,保护区8个片区累计开展野外巡护1.32万次,总巡护里程17.11万公里,共观测到野外扬子鳄产卵41窝947枚,创历史新高。



科技创新:实现人工繁育新进展

2024年9月,扬子鳄科技中心实验室,动物管理科三级主任科员梅兰正在对刚采集的20个饲养池水样进行分类检测——

“水环境是人工繁育扬子鳄主要的生存空间。水样检测是我们每周的常规工作,指标变化可以指导人工饲养中的具体工作任务,譬如定期水体更换、降低饲养密度、清理水面浮萍。”

一年来,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聚焦完善扬子鳄人工繁育技术,邀请高校专家开展饲养繁育技术专题培训7次,完成扬子鳄人工种群栖息地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实施取水工程,引入外部水源,扎实做好夏渡片区、高井庙片区繁殖区杂灌清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繁殖环境。2024年,该局孵化幼鳄1593条,为2017年以来最高。

同时,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还编制《扬子鳄种质资源保护中长期规划》《扬子鳄人工繁育中长期规划》等3个规划和《扬子鳄谱系建设实施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

另一方面,该局加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合作,稳步推进扬子鳄异地繁育合作、遗传谱系建设和疾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完成省科技重大专项——扬子鳄优质种群繁育技术研究,得到研究结果7项,助力化解人工繁育技术难题。


规范执法:开创保护管理新局面

2024年10月,扬子鳄保护区一起涉野生动物案件首次在泾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公开审理。

这背后是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在执法工作方面的又一创新——与检察、公安机关先后建立全省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协作机制,在保护区所在5个县(市、区)设立“检察官工作室”,巡回法庭正是多部门联动协作工作机制的生动写照。

与此同时,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针对8个片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一个个制度机制落到实处。

该局还联合芜湖市、宣城市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扬子鳄保护区管理的通知》《保护区社区联防联控共管会议制度》,与保护区内乡镇签订扬子鳄繁殖期控制用水量承诺书,组织属地法院、检察院、公安、林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联合巡护和专项执法行动,谱写保护管理新局面。

生态循环: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广德市南塘社区茂密的香樟树林,一垄垄密密麻麻的赤松茸 “崭露头角”,菌盖饱满圆润,菌身白白胖胖,长势喜人。菌农们手提篮筐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采摘、分拣、包装,一派繁忙景象。

这是在广德试点开展的扬子鳄保护与生态农业结合模式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虽然还处在试验阶段,但亩产已达2000斤、亩均产值3万元左右,帮助10余名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兼顾发展的同时,扬子鳄保护区的保护成果一个接着一个。8月,完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保护成效和自评估报告获生态环境部专家组充分肯定;12月,历时两年组织实施植物资源普查工作后编著的《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见植物彩色图鉴》正式发行,收录保护区常见维管束植物703种。

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持续探索“保护+发展”模式,起草了《保护区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邀请相关企业到保护区调研考察,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区森林碳汇项目,为地方林业产业投资牵线搭桥,促进合理保护和科学利用。

“争创一流保护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务必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全力推动发展、用力抓好问题整改,推动专题教育成果有力转化……”

2024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天,“强管理、提素质、转作风、树形象,争创一流保护区”专题学习活动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学习会上,局长章崇志的一席话言犹在耳。

是啊,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逐年上升的背后,不是一个人一群人的“战斗”,而是一代代人赓续奋斗的结果。

来源:安徽日报

主办:安徽省林业局

协办:安徽新媒体集团

安徽林业
发布安徽省林业重要政策信息、林业重大行动部署、林业工作动态,宣传林业建设成果和林业科技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携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