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大力推动竹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文摘   2025-01-22 16:34   安徽  

竹产业是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文化价值。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支持“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发展。

我省是全国重点产竹省,竹林种类多、分布广,目前,全省竹林面积超40万公顷。紧跟政策导向,依托资源禀赋,安徽绿色竹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云涌竹海


强化政策扶持 激发发展动能


隆冬时节,走进霍山县黑石渡镇印墩冲村,万亩竹海依旧青翠挺拔。“现在山上砍下来的竹子再也不用人力背了,车子开到山脚下,我们直接拉到县城,经济效益明显比以前提高了。”村民姜文安说道。
2021年以来,该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共修建了长约18.6公里的林间道,惠及群众200余户,受益竹林4000亩左右,年节省毛竹运输成本约20万元,毛竹运输困难的问题至此突破瓶颈迈上了“新台阶”。
霍山县是长江以北唯一的“中国竹子之乡”县份。为推动竹产业发展,2021年该县印发推进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19条扶持政策,每年安排县级专项引导资金,扶持竹林经营培育、竹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竹林新型规模经营主体,促进笋竹加工制造业发展。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竹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和扶持措施。2021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着力打造全省木竹加工千亿元产业,切实将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22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发展若干措施》,在重点竹林分布区着力打造以精深加工带动、全产业链推进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2023年9月,省林业局、省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建成国家级竹类种质资源库1个,改造低产低效竹林1.3万公顷,全省竹林面积超过40万公顷;省级以上竹产业龙头企业超过100家,年利用竹笋超20万吨、毛竹等大径竹2.5亿根,打造以竹资源为主的森林康养基地10个、涉竹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4条,竹产业综合产值达600亿元。
各地同样在政策扶持上加大力度,谋划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将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池州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场,山中兴旅游”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以二促一带三”的发展模式。
广德市积极挖掘竹林资源培育、竹材精深加工发展潜能,不断拓宽竹产品应用领域,设立了“十四五”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保障竹产业发展。
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21个县(市、区)竹林面积超过10万亩,有6个县(市、区)竹林面积在30万亩以上。

广德县竹海


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发展效益


一竿翠竹如何能够下山“招商”?在宣城市泾县蔡村镇,10万亩竹海绿浪正以“竹下经济”撬动乡村振兴。
宣城宏宇竹业是蔡村镇毛竹产业的龙头,董事长宁其斌算了一笔账,2010年,一百斤毛竹能卖42元,人工费大概90元一天;现在一百斤毛竹只能卖27元,人工费却已涨到300元一天。
毛竹砍伐成本的增加及价格下跌,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竹林被闲置,林业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身为“华夏毛竹第一镇”,蔡村镇要如何写好毛竹产业的大文章,让毛竹“七十二变”?

竹海骑行
竹林康养是当下热门的文旅产业,“春看竹雾、夏赏竹绿、秋览竹浪、冬观竹翠”已经成为当下最受追捧的休闲方式之一。蔡村镇是《大江大河》《月亮湾的笑声》等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取景地,境内溪流清澈、竹柏如海。把握资源优势,发展竹林旅游,蔡村镇用一片竹山盘活全镇经济。
2021年12月,蔡村镇小康村以村旅游开发公司为主体,与江苏驿动加露营地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发展协议。来自江苏徐州的吴文正,就在蔡村镇经营驿动加5号露营地,主打竹林帐篷和林下房车。让小吴没想到的是,大冬天也有客人指定要来体验竹林民宿。
竹子浑身都是宝。在竹林旅游之外,我省切实巩固以竹材、竹笋生产为主的发展模式。在广德东亭乡,村民们依托万亩竹海,因地制宜发展竹制品加工产业,从毛竹的种植到加工销售,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生产的竹扇、竹窗帘、竹吧台等竹制品具有较大知名度。目前,该乡已培育形成40余家加工企业,带动20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同时,积极推行以生态优先、优质高效、多功能利用和可持续经营的林下复合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竹+竹荪”、“竹+羊肚菌”、“竹+黄精、“竹+白芨”等林下经济模式,提高林地经营效益,带动林农增收。

林下种植 竹荪

坚持科技创新,释放发展活力

“这是我们集团研制的新产品,有了它,就能替代方便食品中的塑料勺、塑料叉。”安徽鸿叶集团创始人殷明亮随手掏出一根中间镂空的竹管,将另一部分竹制筷头插入竹管中,一根一次性筷子顺利组成。
鸿叶集团原是一家竹制品加工企业。在“以竹代塑”的发展背景下,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升级,逐渐转型成为一家以生产竹吸管、竹夹、竹筷等竹制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

竹制品加工

从2017年开始,针对竹吸管加工的痛点难点,鸿叶集团积极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研发出竹吸管制造智能设备;2019年,又启动了竹制吸管智能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竹制吸管、竹制雪糕棒等竹制深加工产品。集团获得了11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4项发明和1项外观专利,先后被评为“中国竹吸管龙头企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广德市以高效益增收为导向,引进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先进栽培技术,培育特色种植亮点,进而增强竹林产业科技支撑。与国际竹藤中心合作开展“竹林高效培育和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笋用竹林高质培育技术”推广,建立“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安徽广德试验基地。依托五龙山国有林场及安徽润华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利用竹林丰产高效培育技术开展高效笋材两用林和竹林覆盖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出“缓坡丘陵高效笋材两用林和竹林覆盖技术”。
“该技术的运用,实现了竹材产出,冬笋、春笋和鞭笋涵盖四季的‘一竹三笋,四季有笋’,将竹林亩产从二三百元提升至五六千元,大大提高了竹林单位面积产值。”广德市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方俊介绍说。据了解,广德市现有竹林面积99万亩,2023年该市实现竹业产值超200亿元,竹产业的资源总量、产业体量常年保持安徽首位,为“十大中国竹子之乡”之一。
2024年5月,省林业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加快“以竹代塑”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以竹代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保障措施等。同时,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开展首批“以竹代塑”应用推广试点建设,加快我省“以竹代塑”发展步伐。据省林业局国合产业处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按照“提升一产、做强二产、壮大三产”发展思路,以竹加工为重点,全面提升竹林经营和竹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绿美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江淮时报

主办:安徽省林业局

协办:安徽新媒体集团

安徽林业
发布安徽省林业重要政策信息、林业重大行动部署、林业工作动态,宣传林业建设成果和林业科技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携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