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是一门历史悠久、品类丰富、形式综合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观赏性。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对一段辞趣翩翩的妙词佳句反复咀嚼,会因一曲出金石、动梁尘的唱腔如痴如醉,会为一幕独擅胜场的绝技表演拍案击节。如若用更为全面、整体的视角去观照戏曲,我们会发现,“戏曲”这一概念的范畴何其广泛,戏曲的演进历程又何其丰富,这也赋予这门艺术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与艺术内涵。
中国戏曲的萌芽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经过长期的孕育衍化,在宋金时期形成了独立的艺术形态。其后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特征。宋金元时期,生成并广泛流布于南方的南戏,有着质朴的民间风格、灵活的剧本体制与舞台表演形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的《张协状元》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被称为“四大南戏”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以及《琵琶记》等是南戏的代表作品。盛行于北方的元杂剧以一本四折、一人主唱为固定体制,同一宫调的曲牌联套组成每一折的基本框架,其剧目类型包括反映社会现实的公案戏、婚恋剧,借古讽今的历史剧,逃禅入道的神仙道化剧等。元杂剧形式完备、题材多样,剧作家与艺人合作密切,涌现出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大家佳作。其风格婉丽柔远者,如十七八女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劲切雄爽者,如铜将军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中国戏曲在这一时期走向了成熟。
及至明清,杂剧逐渐失去了剧坛主流地位,“畸农、市女顺口可歌”的南戏通过吸纳杂剧的优长与自身的革新,逐步确立了剧本、音乐、表演等方面的体制规范,最终发展为传奇。传奇以文人士大夫为创作主体,明清时期创作盛况空前,由此诞生了一批歌颂男女自由婚恋、书写市井百态、反映时政斗争、反思王朝更迭的作品。其中突出者包括汤显祖的《牡丹亭》、李玉的《清忠谱》、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杰作。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南戏受到流播地域方言、音乐以及民众审美需求的影响,繁衍出诸如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不同声腔。其中,改良后的昆山腔以“委婉细腻,流丽悠远”的特点风行大江南北,昆曲成为全国性的声腔剧种。可以说,传奇艺术在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登上了高峰。
清中后期,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形成诸腔杂陈并奏的局面。日趋式微的传奇以折子戏的形式保留了剧目精华。而诞生于乡间的地方戏走向城市并通过交流互鉴获得发展,形成同一声腔系统的剧种群与诸腔融合的多声腔剧种,京剧就是形成于此时期的重要剧种之一。南戏传奇与北曲杂剧所遵循的曲牌体形式被更为灵活的板腔体取代,戏曲艺术形式因而发生了变革,至此,中国戏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近代以来,京剧艺术逐步迈向了成熟与繁荣阶段,不同于明清时期作家作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京剧以演员及其表演艺术为重心,流派纷呈、人才辈出,出现了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周信芳、杨小楼等不同行当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陆续生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性剧种,地方特色鲜明浓郁,艺术形式稳固成熟,如川剧、粤剧、汉剧等;一些灵活小巧的地方小戏在民间生发并成长起来,由农村走向城市,吸收移植大剧种的表演形式与剧目,在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发展成新兴剧种,如评剧、越剧、沪剧等。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社会制度带来了稳定优越的创作环境,戏曲艺术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现象。诸如昆曲、梨园戏、莆仙戏等曾一度沉寂或面临消亡的古老剧种重焕生机;京剧、豫剧、评剧、黄梅戏等大剧种获得了更为显著的发展与壮大;北京曲剧、吉剧、唐剧、陇剧等新剧种诞生;少数民族戏曲也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通过搜集、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及编创新剧目,涌现出一批兼具深刻思想内涵与高超艺术水准、广受观众喜爱的戏曲剧目,如京剧《白蛇传》《野猪林》、昆曲《十五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晋剧《打金枝》、粤剧《搜书院》、黄梅戏《天仙配》、豫剧《朝阳沟》、评剧《刘巧儿》、沪剧《芦荡火种》等。
历经千百年的演进,中国戏曲艺术发展至当下。据2015年至2017年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结果显示,全国现存348个戏曲剧种。其中包括广泛流行于全国的大剧种如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特色鲜明的地方剧种如川剧、秦腔、晋剧、粤剧、闽剧等,灵活趣味的民间小戏剧种如秧歌戏、花灯戏、花鼓戏、采茶戏等,还有少数民族戏曲、祭祀仪式性戏曲、皮影木偶类戏曲等不同类型的剧种。这些戏曲剧种有的源自数百年前的古老传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有的则是新兴的年轻剧种,葆有充沛的活力;有的剧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持续深耕拓展剧团剧目、培养剧人;有的则面临失传的危机,成了亟须保护与传承的稀有剧种。它们经历起落浮沉,汇聚于当代,共同展现着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
萌生于不同时代、发源于不同地域的戏曲声腔与剧种,在其发展过程中,既蕴含自身特征,也遵循共同的发展规律。比如,广袤的乡村是小戏萌生的土壤,民众的日常生活是其艺术创作的素材,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其风格内涵的底色,传统的风俗习惯则为演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小戏进入城市后,通过与成熟剧种及其他艺术进行交流,逐步建立起系统的体制规范,积累起多样的剧目作品,演变为新的、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向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又与当地语音方言、民间艺术、地方文化相结合,形成新剧种诞生的契机。可以说,只有深刻认识并把握艺术规律,深入学习和继承艺术经验与遗产,深度推进改革创新,戏曲艺术才能持续不断地深化发展,彰显更大艺术价值。
中国戏曲是一条大河,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记忆。在这条浩荡的河流中,无数支流融汇交织,滋润着广袤多样的土地,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条源远流长的河流,历经分合聚散的变迁、潮涨潮落的起伏,于滚滚波涛中沉淀下璀璨的宝藏,等待我们乘风破浪、脚踏泥土、淘沙取金。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殷娇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编辑:李惠颖| 责编:王博丨主编:杨强| 监制: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