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行纪:北魏求法高僧的西域漫游
文化
2024-11-04 11:30
上海
在中世纪的亚欧大陆内部,各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几乎一刻都没有停过。除大名鼎鼎的法显和玄奘,还有北魏时期的求法僧宋云与惠生。他们在胡太后支持下出使西域,归来后留下作品《宋云行纪》,并被收录进《洛阳伽蓝记》之中。基本背景
北朝时期的贵族形象
魏孝明帝刚刚登基时,由于天子年幼,其母胡充华代为总揽朝政、太后认为自己的成功是靠佛祖保佑,所以在国内大兴土木修佛寺。虽然洛阳的佛教活动十分繁荣,但不同派系都各执一词、自行其是。在通信并不通畅的古代,特别是南北乱世时代,僧团教条很容易出现解释不一致现象。这就要求定期有人规范僧团仪轨,或者从佛教发源地求取真经以正视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洛阳宫廷派出以慧生和宋云为代表的求法使团。他们于公元516-71年踏上了前往西域求取真经的道路。达摩入灭太和年,熊耳山中塔庙全。不是宋云葱岭见,谁知只履去西天。位于河西走廊以南的吐谷浑王国
由于河西走廊处于持续战乱,一行人出长安后经过位于赤岭的北魏边关,然后走青藏高原北端的吐谷浑王国。他们还在都城(今天的青海都兰)居住了一段时间。因为气候严寒、路多风沙、满目疮痍,只能在本地人的城堡里感受温暖。根据宋云记载,这些迁徙高原的鲜卑后裔也使用汉字。有些官职都是中原式的,但政治组织还是保留着典型游牧特征,生活风俗上处于半定居+半游牧混合状态。
希腊化风格的吐谷浑银腰带牌饰
使团进入西域 就能接触到自天南地北来的过客
经过一段时间修行,使团从青藏高原南下西域,首个抵达的小国便是鄯善。当地人来源复杂,既有地中海-阿富汗型印欧人,也包括更为古老的吐火罗后裔。双方原本有共同推举的小君主,现在缺遭吐谷浑兼并。所以,宋云见到的城主是土谷浑第二息宁西将军。他手下有3000名部落战士,负责防御其他城邦偷袭。甚至连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车尔臣河中上游,都成为吐谷浑王国领土。鄯善以西1640里就是左末城,也就是汉朝时代的且末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由于土地干旱,所以这里的粮食产量较少。而且天不降雨,当地居民只能采用引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小麦。他们也不知道使用牛耕,直接以人力扶耒耜耕作。宋云等人惊讶发现,当地佛像造型都偏汉地风格,人物造型看起来并不是那么胡貌梵像。这主要是当年吕光西征留下的遗产。在政治原因的影响下,汉地佛教艺术可以在向西域做小规模反向扩散。
一行人继续向西到末城(今策勒)。可能是来自中原的屯田士卒遗产,城下种植的瓜果很像洛阳品类。由于气候干旱到几乎没有降水,所以房屋多平顶,该特征在今天新疆的维吾尔族民居中仍依稀可见。随着行程持续,使团到达汉朝的抒弥,也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捍度城。城南15里有一座大寺,里面有相貌俊美、超凡脱俗的金身佛像一座。慈眉善目地眺望着东方,背对着西方。当地人告诉宋云:这是从南方飞到本国的,于阗国王对它虔诚地顶礼膜拜,还想让人将像带回本国、但到夜里又飞回原处。
和田出土的古代佛像
这类故事在西域和北印度很常见。基本内容都是佛钵或佛像会四处飞行,自己选择座落的方位,而不以人力的强求转移。当地人在塑像下又兴建很多小佛像和佛塔,上面是各种经幡与旗帜,其中有过半来自北魏朝圣者或求法僧。宋云还很感慨地找到公元495年、公元501年和公元513的经幡,说明有很多前辈义无反顾地在朝圣路上前赴后继。宋云在捍度城上见到繁盛的香火
捍度城向西走870里,便是以今日和田为中心的于阗王国。由于外敌影响,这里的国土萎缩严重,东西不过3000余里。因为本身就是斯基泰牧民后裔,在北魏时代又经历过柔然或鲜卑入侵,所以居民颇有游牧作风。比如女子可以骑马上街,和男子无异。于阗王自称毗沙门天后裔,喜欢用精致丝帛束发。这一细节和100多年后玄奘看到的西突厥可汗类似。同样受游牧文化影响,于阗人在送别亡者时要用以刀割面来表达哀思。这种剺面风俗恰恰是欧亚大陆上的牧民通俗。
在于阗修行求法期间,宋云听到过另一版本的皈依佛教故事。一个高僧对于阗国王说:佛让我来找你,令你造覆盆式佛塔一座。如若遵命而行,可以使你的社稷永存。高僧遂鸣钟鼓,佛派遣其子罗睺罗变形为佛,从空而现。国王忙五体投地拜见,从此笃信,佛法便在于阗逐渐传开。这个故事和佛教里很多劝人向善,皈依外道的情节类似,都是以高僧显圣的方式展现神迹,最后让外道皈依。佛教在东汉末年与五胡时初步入华,也曾经历以方术/幻术取悦于君主和百姓的阶段。龟兹壁画中的剺面壁画
公元519年7月29日,宋云等人在进入朱驹波国。“朱驹”即“沮渠”的异译,位于今新疆叶城县城南。虽然人民住在山地,但谷物丰饶,主要食用小麦制面食。在佛教文化影响下,国人几乎不会杀生。其方言和于阗塞类似,使用印度的婆罗米字母书写。这也暗示着中亚和印度正日益临近。对朝圣僧侣来说 通过西域只是旅程的起点
当年8月,稍作休整的宋云等人开始攀爬帕米尔高原,来到汉磐陀国地界。当地居民为高原塞人后裔。由此西行6日,他们就登上葱岭山地。虽然是宗教人士,但宋云对这里的自然地理风貌做出准确描述,很多要素在1000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没变。山上气温极低,即使8月也和寒冬腊月一样冷。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高地都有厚厚的积雪堆积,以至于草木不生。从这里向西山路崎岖,悬崖下就是寒风刺骨的万丈深渊,仿佛再往高处走就是苍天的极限。此前,宋云等人见识过太行山和崤山的险阻。如今刚登上葱岭的半山腰,就意识到高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半空之中。这里的气候同样少雨,所以塞人后裔们必须决水而耕。当宋云说中原人等待天空降雨来播种,引起听众的哈哈大笑,觉得天来的降水哪里可以指望啊!宋云的记载非常准确。这是因为西来的湿润空气受到山地阻挡,使得东帕米尔地区降水量极少,每年仅有75-100毫米。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的生产方式的差异,而生产方式的差异又导致了认识差异。
此外,宋云敏锐观察到葱岭的河水都向西流。因为东面就是塔里木河水系的上游--叶尔羌河,西面则是阿姆河流域的上游--喷赤河。如果站在高原回望东方,汉盘陀国境内的孟津河,也就是塔什库尔干河向着东北方流淌。最终会汇入叶尔羌河,在山下滋养出繁荣的绿洲文明。距离她最近也最重要的绿洲是疏勒王国,其中心地带的主城“Kashgar”在东伊朗语言中意为光明之山。可见当地和古波斯文化的渊源。早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年代,他就为这里有繁荣的市列而惊叹。
宋云记载当地有一个叫“龙池”的高原湖泊。由于湖中有巨龙,某天晚上突袭在湖边休息的300胡商。于是盘陀王将王位提前禅让给儿子,专心向高僧学习婆罗门咒。最后用咒语将龙池中的恶龙变回人形,向国王谢罪,最后流放自己去山中。宋云遇到的汉盘陀王,就是当年用咒语击败恶龙的先王的十三世后裔。这个故事同样充满了印度色彩,体现了印度文化中语言具有强大法力,只要使用得当就可击败强敌的认知。虽然偏僻 瓦罕走廊却是丝绸商道的南路
一个月后,宋云等人来到钵和国,其位置在中国和阿富汗边界的瓦罕走廊。他笔下记载的大雪山高耸而圣洁,山顶积雪看起来如美玉般晶莹剔透,又和玉石雕琢的山峰一样美。事实上,这就是著名的兴都库什山。在宋云抵达前,这里已见证过亚历山大大帝以及塞人、贵霜等游牧民的征服浪潮。在宋云之后,这里还将俯瞰玄奘、帖木儿和纳迪尔沙等人的丰功伟绩。当地居民以山地为依托修建城池,专门开凿石窟居住。所有人都穿着毡毛制服饰,由于常年冰冷,所有人都要喜欢和动物依偎在一起,这种生活方式在今天的瓦罕走廊中依旧存在。瓦罕走廊上的山城遗址
一度统治河中与阿富汗的白匈奴集团
走出瓦罕走廊,宋云等人抵达白匈奴帝国。在当时的汉语世界,普遍用嚈哒之名来称呼这个神秘民族。他们不仅活跃于吐火罗斯坦,而且征服河中的粟特诸城邦。甚至会越过葱岭,和柔然、高车、北魏争夺西域控制权。公元479年,白匈奴一度打到东疆的吐鲁番盆地。公元509年又推进到乌鲁木齐附近。所以宋云等人目睹的白匈奴正处最强阶段,有许多大小城邦向其进贡。吉盛时期 白匈奴占据着中亚的大片良地
在宋云笔下,白匈奴王庭占领的区域土地肥沃、山川无垠却没有城市。大军和整个结构一起迁徙,通常以毡房为居所,喜欢前往水草丰美、气温温暖的地方游牧。而且居民普遍缺乏文化,不懂文字立法、虽然一年也有12个月,但没有大小月或盈闰年区别。显然,这是宋云基于个人偏见的记载。不少出土文物显示,白匈奴采用巴克特里亚希腊裔留下的文字,并将它们刻在自己发行的钱币和印章上。或者用于简单的行政管理。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就是在白匈奴統治下修建,足以证明此族群的财力和组织能力非同尋常。白匈奴银币 采用波斯王侯头像和巴克特里亚希腊语铭文在王庭营帐,宋云看到白匈奴王身穿锦袍,坐在以四只金凤凰为床脚的金床上。他的王妃也身著锦衣,因太长而需要侍女拖著才能走路。她的后冠是装饰玫瑰五彩珠的角形冠,坐在以六牙白象四狮子金床上。大臣与自己妻子的尊贵等级,也可以从他们的服装上体现。在出示北魏天子的诏书后,白匈奴王邀请宋云等人参加宴会。席间没有乐器演奏,娱乐主要是草原式唱歌。此刻,使团距洛阳已有20000余里。宋云必然不会料到,自己所见的帝国会在半个多世纪后灰飞烟灭,惨遭突厥和萨珊波斯夹击。其人民向多个方向流散,有的与柔然远到东欧,还有的留下成为普什图,拉吉普特乃至土库曼的种族来源。同时,宋云不知道白匈奴为对付北魏,曾不远万里遣使南梁。其中一位使节出现在南梁职供图中。由于其军事力量强势,严重威胁到鲜卑人在西域的存在,所以被南朝画师安排在靠前位置。一个月后,宋云继续西行来到薄知。此囯位于阿富汗的伊什卡什姆西南,是整体非常贫瘠缺水的山地王国、曾经有雪山融水河滋润这里,后因山崩导致河流变成连个山地湖泊,而且谣传也有毒龙蛰伏。千百年后,这些神秘莫测的高山湖泊还滋养出各种当地水怪传说。在山地高原地带,宋云体验到雪盲症状。这也是汉语世界对此类险些的较早记录。兴都库什山脉 让宋云等人感受到雪盲症的威力
印度见闻
乌场国位于帕米尔高原和印度河平原之间
当年12月,宋云的朝圣使团来到乌场国。这里南接印度次大陆、北靠葱领,整体上气候温暖且土地肥沃。方圆数千里内四季分明,所以五谷尽登、百果繁熟,可以夜闻锺声而物阜民丰。这些极富韵律的词语描绘,似乎是宋云在描写自己理想中的佛国乐土。因为属于印度文化圈,当地有各种佛教故事上演。僧侣佛法精进,击鼓吹贝,琵琶箜篌,笙箫等礼佛乐器一应俱全、在吃斋念佛之后,国王从中午开始治理国事,各种惩罚中基本上没有杀人的刑法,但遇到个人智力无法决定的事情,就会采用服草药看反应的方式来判刑。这类记载和法显在《佛国记》中的见闻类似。乌场国气候条件较好 物产比较丰富国王听说宋云从北魏而来,接过国书便询问中原情况。宋云告诉对方,自己是从日出的地方来到印度,东边就是辽阔的东海而日出其中。这符合佛教的教义。国王又问中国是否出过圣人。宋云一听立马来劲,介绍起周公、孔子、庄子和老子,还提到山东蓬莱的道教神仙崇拜,以及华佗的医术等关于诸子百家的学说。国王听后双手合十,表示如果真的像您说的那样,那么也是佛国乐土。如果我生命终结,我也愿意生在中国。
当然,宋云应该没有提到南北乱世。虽然佛教盛行,但绝不是投胎者的首选之地。因为主要任务是取经,所以惠生和宋云开始寻找佛教遗迹,收集佛教经典。他们拜访佛晒衣处、龙王寺、佛祖足迹石,还有佛祖嚼过杨树枝清洁口腔的杨树,以及如来苦行投身饿虎之处。在这里,宋云与惠生割舍行资,于山顶造浮图一所,刻石隶书,铭記北魏的功德。
留存至今的山顶浮图遗迹
公元520年10月中旬,宋云有抵达位于今日白沙瓦的犍陀罗国。他们见到已经印度化的白匈奴、希腊裔还有斯基泰裔居民,发现那里的土地同样丰饶肥沃。这些人本来有自己的政权,但遭到过白匈奴打擊,所以贵族阶层彪悍尚武、多行杀戮,而且不信佛法、好祀鬼神。当时,犍陀罗国还在和临近的罽宾征战。国中的作战利器是战象,普遍身披象甲、象鼻捆刀,每只都负载或者跟随10个士兵。国王就带著这些象兵,跑去和同样有希腊-斯基泰影响的罽宾作战。好在国中居民都是高种姓婆罗门,故而崇奉佛教且喜欢读经典。所以犍陀罗人感到苦不堪言。深受古希腊雕塑影响的犍陀罗风格佛像
宋云跑到健陀罗军中。国王可能是听说宋云受到白匈奴善待,所以表现出凶狠无礼。不仅坐著接受诏书,还很不客气的问宋云:您历经诸国,经过险要的地方,难道不累么?宋云回答:我们的天子深谙大乘佛法,远求经典,就算道路再险阻都不觉得累。大王统领三军,远离国都,难道就不累么?战象一直是古印度军队的战术核心
健陀罗王:连罽宾这种小国都打不过,那真是在您这个远客面前丢脸。宋云:之前的白匈奴王和乌场王都是很恭敬地接过国书,健陀罗王:等我见到大魏皇帝再拜吧,现在坐著看他的书有什么不可以?
宋云见到的犍陀罗国非常尚武好战
宋云看到国王喜欢武力,而且能言善辩,对此毫无办法。因为他并不清楚,在古希腊和古印度,演说技巧是贵族的必修课之一。相比之下,先秦时代后的中原缺乏辩论文化,在该领域长期萎靡。最后,宋云被国王打发到破庙中,只给他非常少的供奉物。然后忙于和罽宾开打。希腊风格浓厚的犍陀罗雕像
在健陀罗,宋云等人见到真正的西域雄狮。他感叹形象与中原画作的区别很大,完全没有体现其本真的威严之态。随后,他们又拜了如来舍头施人处,以及贵霜帝国的故都佛楼沙城,留下不少描述:川原沃壤,城郭端直,民户殷多,林泉茂盛。土饶珍宝,风俗淳善。其城内外,凡有古寺,名僧德众,道行高奇。城北一里有白象宫。寺内佛事,皆是石像,装严极丽,头数甚多,通身金箔,眩耀人目。寺前有系白象树,此寺之兴,实由兹焉。花叶似枣,季冬始熟。父老传云,此树灭,佛法亦灭。寺内图太子夫妻以男女乞婆罗门像,胡人见之,莫不悲泣。晚期犍陀罗雕像出现印度化倾向 但基本框架仍非常希腊
在收集各种佛经和圣物后,宋云还有参观了那揭罗曷国的佛祖顶骨。佛影石窟和贵霜古都迦毕试里,可以自己飞行的佛钵之后,惠生和宋云进行了大量的布施。从洛阳出发时,他们携带了皇太后赠与的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王公卿士幡二千口,在西域列国他们几乎用完了所有的财富。而且他们还在印度建造了雀离浮图,留下两个奴仆供奉扫撒。经过两年逗留,慧生和宋云最终在公元522年2月,携大乘经论170部返回洛阳。虽然完成举世瞩目的朝圣之旅,他的事迹却很少被提及。主要原因是在回国后数年,北魏内部就爆发河阴之变,让包括洛阳佛寺在内的大量宗教建筑毁于一旦。因此,宋云取经的成果,也难以被后人进行合理评估。
慧超西行记:一位新罗和尚的环亚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