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经济:守正创新加快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行稳致远

学术   2024-12-16 17:42   陕西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国家储备体系等作出重大改革部署,为进一步深化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时值岁末年初,全系统要对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进行系统梳理,持续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全系统在推进行业改革任务过程中,必须坚守这一重大原则,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将其贯彻到改革实践全过程。

全会确定的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中,需要“加快”推进的有40多项,直接涉及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的有两项:“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和“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而另外两项涉及粮储部门的重大改革部署中,“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需要“统筹推进”,“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但粮食产需中长期仍将是紧平衡态势,需要扎实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切实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我国粮食产业实现了提质增效,下步要推动创新发展。要聚焦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利于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调动种粮积极性。对粮储部门而言,市场化收购主要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策性收储主要发挥托底作用,两者要统筹兼顾,既要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还要把农民的“好收成”变成“好收益”。要通过做好监测预警、粮源调度、库存投放等工作,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对市场实现预调微调,通过强化预期引导,提升政策效能,保障粮食市场运行的平稳顺畅。
粮食节约减损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目前,我国粮食仓储技术总体已处于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仓储正在由“安全储粮”向“绿色优储”跃升。接下来,要大力推动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增加优质健康粮食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的消费新需求。同时,继续依托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创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国家储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关键时刻发挥保底线的调节作用。经过不懈奋斗,国家储备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与建立具备同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实力和应急能力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亟待加速完善体系建设。实现这一重要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前,距离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只有5年时间,粮储行业要牢牢抓住这个改革“窗口期”,坚持守正创新,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创新干”“加油干”,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事业就一定能够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