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毛选》伴我创业路

文摘   2024-11-18 07:02   陕西  

我初次接触毛主席著作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洒在课桌上,老师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解《反对本本主义》。记得那天,老师谈到毛主席如何批评那些只会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者时,突然爽朗地笑了起来。那笑声中既有对文章精辟论述的赞赏,也有对那些"本本主义者"的善意调侃。

老师说,毛主席写这篇文章时,形势异常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却能够如此清晰地指出一些同志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娓娓道来,既不失严肃性,又充满了生动的例证和形象的比喻。特别是文章中那句"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简直是一记重锤,直指问题的核心。

随后,我们又学习了《实践论》《矛盾论》和《论持久战》。这四篇文章中,除了《论持久战》,其他三篇都收录在《毛选》第二版第一卷中。现在想来,这个编排颇有深意:《反对本本主义》教我们要实事求是,《实践论》和《矛盾论》则是哲学理论的具体运用,而《论持久战》则是将这些思想方法实践于具体的革命战争中。

记得第一次打开《毛选》时,内心充满了忐忑。此前阅读马列原著时的艰涩感还在心头,那些晦涩的翻译文字常常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然而,当我开始阅读《毛选》时,却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体验。毛主席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力量;讲述的都是具体的革命实践,却又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思考。

特别是在阅读《反对本本主义》时,那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我至今难忘。文章开篇就指出:"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这样的表述多么接地气,又是多么一针见血。整篇文章就像一位智者在耐心开导,既指出问题,又给出方法,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毛主席的文字不仅朴实无华,而且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他善于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阐述深奥的道理,这种感觉就如同在炎炎夏日的沙漠中跋涉许久,突然喝到了一杯冰镇的气泡水,那种清爽与畅快感,直抵心扉。

我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尤其是母亲对毛主席怀有特殊的崇敬之情。记得那年春天,我陪同母亲去韶山参观。当母亲站在毛主席铜像前,献上花篮时,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毛主席的真挚感情。

那年,毛主席最疼爱的女儿李讷来到陕西,母亲设宴欢迎。我们特地邀请了著名作家、《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为李讷写欢迎词。让我感动的是,李讷同志为我题写了"风华正茂"四个字。这幅字不仅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更像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些经历让我在再次阅读《毛选》时有了新的感受。过去,我可能更多地是从理论层面去理解这些文章,而现在,我开始体会到这些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

2001年,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手头只有几千元钱,面对创业的重重困难,我常常感到迷茫和焦虑。正是在这个时候,《毛选》中的思想方法给了我莫大的启发和指引。回首这段创业历程,我深感幸运,不仅赶上了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机遇,更重要的是有毛主席的思想作为指导,教会我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实践论》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成为我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论。每当遇到新的形势,我都会先深入调查研究,然后制定相应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再进行调整完善。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让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

《矛盾论》则教会了我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资金周转的压力,也有人才管理的困扰;既要应对市场竞争,又要处理内部管理。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在不同阶段抓住主要矛盾。这让我明白,企业管理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特别让我受益的是《反对本本主义》中的调查研究方法。毛主席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一直指导着我的商业决策。每当要进入新的市场或开发新的产品,我都会亲自带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分析竞争态势。正是这种扎实的调查研究作风,让我们能够准确把握机遇,避免盲目决策。

回望创业历程,《毛选》始终是我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科学方法论,不仅指导着我的创业决策,更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每一次轻轻地翻开《毛选》,都仿佛能听到当年老师爽朗的笑声,感受到母亲深深的崇敬之情。对我而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已不仅是一句箴言,更是融入血脉的行动指南。

高鸿鹏读书
与爱读书的朋友们分享读书心得体会,探讨如何用读书解决现实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