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时光,十四次讲座,我们的共同故事

文摘   2024-10-30 07:00   陕西  
作为提醒者,我的使命不是高高在上的指点,而是平等对话中的提醒。就像行走在森林小径上的同伴,看到前方的沟壑,轻声提醒:“当心脚下”;看到树枝上的鸟巢,低声细语:“看那里”;听到远处的溪流,轻轻示意:“听,是山泉的声音”。这些细微的提醒,都是为了让同行者的旅程更加顺畅,更富意义。

一个周日,2024年10月最后一个周日。

准确的说是2024年10月27日11:59。

一个鞠躬的时光

当我缓缓弯下腰,世界仿佛在那一刻静止。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是一首轻柔的交响乐在胸腔内回荡。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致谢动作,也是向跨越六年光阴的时空之旅致敬。从2019年到2024年,六载时光,十四次常识讲座,每一次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

在来天津的车上,我开始思考,该用什么方式向这些年来一同成长的同学们表达感谢?言语似乎太过苍白,掌声显得过于喧嚣。最终,我选择了最简单朴实的方式——一个发自内心的鞠躬。

当我的上身开始前倾,仿佛时光的闸门被打开。我看见了2019年4月在北京的第一次常识讲座现场,第一次讲座结束时的掌声仍在耳畔回响,同学们眼中的欢乐闪烁着光芒。

随着身体继续下倾,2020年常识讲座的场景浮现眼前。就在天津,还一起吃韩国烤肉,坐海河游船。那一年的坚持,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

九十度的躬身,让我看见了2021年在北京的重逢。北京日坛酒店会议室里的每一个座位都承载着期待,每一次举手发言都饱含着求知若渴。我记得有位同学说:“讲座是赋能的空间。”

保持着鞠躬的姿势,2022年的画面徐徐展开。那一年,我们7月在重庆、12月在北京,探讨的话题越发深入,思考的维度不断拓展,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有位同学在笔记本上写道:“我们在这里学会了思考。”

2023年,天津,海河是我们共同成长的见证。课余,我们谈论生活,探讨人生,分享彼此的困惑与顿悟,我们在思想的海洋中互相启发。

直到2024年,第十四次常识讲座。当我直起身,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和陌生的面孔,内心激动难抑。六年时光,这一个鞠躬,承载了太多难以言说的情感!

在这六年里,我见证了你们的蜕变,也被你们的成长所感动。每一次讲座都是一次双向的学习,你们的提问让我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你们的思考让我对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十四次讲座,而是十四次心灵的相遇,十四次思想的盛宴。

直起身的那一刻,我又回到了现实。环顾四周,这一刻,我明白了,这六年的时光,像一本厚重的书,记录着我们共同书写的故事。而这个简单的动作,包含了我最真挚的感激与祝福!

在这里,我要向每一位参与者致敬!是你们的热情与坚持,让常识讲座成为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这一躬,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提醒者

在同学们称呼我“老师”的时候,我总是有些迟疑。那一声“老师”,既带来一丝温暖,也包裹着复杂的情绪。内心的那种微妙,有时仿佛是一层薄雾,让人难以辨清。要想把这复杂的情绪抽丝剥茧、层层解构,想清楚其中的缘由,仿佛是登月工程的微缩版。

我也有过多年的学习经历,在课堂上聆听许多位名师的授课,他们有的严格,有的温和,有的充满激情,有的则深邃而理性。每一位老师在我心中都留下了各不相同的印记。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体验,在被称作“老师”时,我的心里才生出一种别样的感觉,我想到了韩愈的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在这个时代,我不禁要反思:我真的符合“师者”的定义吗?

假如我们把“道”理解为对宇宙或人类本质的认知,那么即便是当下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将其完全揭示,许多问题依旧充满未知,答案充满争议。那我,又何德何能承担“传道”的责任呢?

再看“授业”二字,授业,意味着将知识与技能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我的指引下去探索与成长。然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知识变得易于获取,许多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来掌握。我并不把自己定位成知识的唯一源头,而是更愿意成为他们自我探索路上的同行者,给出一些方向上的建议。学生们的学习不再是“灌输”式的接受,而是“探究”式的发掘。与其说我在“授业”,不如说我在协助他们去发现属于他们自己的“业”。

至于“解惑”,这看似容易,却最让我感到敬畏。疑惑是学生们探索过程中的自然产物,有些困惑能被我解答,有些则需要学生自己去探寻。我的解答往往不是直接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启发的契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思考过程。更何况,在许多时候,一个问题的答案并非只有唯一的正确解。我的建议可能为他们打开一扇窗,也可能只是一块辅助的垫脚石。我无法替他们真正“解惑”,只能提醒他们去寻找答案。

在这些思索中,我逐渐意识到:也许我的角色更贴近“提醒者”这个定位。“提醒者”与“老师”有所不同,提醒者的任务并不是去传授和解答,而是去协助他人保持专注和条理,提醒他们前方的关键点、易被忽略的细节,以及那些可能因忙碌而被遗忘的事项。提醒者是一种无形的支持,而不是直接的领导者。因此,与其说我是“授业解惑”的“老师”,不如说我是帮助他们专注和反思的“提醒者”。

这种提醒并非轻描淡写的点拨,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引导。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同学们常常要面对大量的任务、信息和选择,有时甚至会迷失在纷繁的事务中。此时,一个恰当的提醒,可以帮助他们理清思绪,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任务上,避免因一时的迷茫而偏离轨道。我成为他们的“提醒者”,正是希望他们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节奏,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压力中找到片刻的平静。

作为提醒者,我的责任不是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反思的空间。因为,我理解的提醒是温和的,几乎不带强制性,它不指令人如何行动,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提醒是一种合作与信任的建立,我与他们并不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我与他们一起探讨,他们可以分享困惑,而我则通过提醒让他们保持对目标的清晰认知。

我从他们的问题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认知,从他们的反馈中找到提醒的方式。提醒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耐心、尊重、适时以及适度。太多的提醒会使人反感,太少的提醒则可能失去意义。每次的提醒,我都需要平衡得恰到好处,这不仅帮助了学生,也锤炼了我自身的沟通与观察能力。

所以,当我被称为“老师”时,我内心的迟疑正是源自这种微妙的角色差异。我不愿将自己定位为传统意义上的“师者”,而更愿意做一个提醒者。我的存在不是为了塑造他们的思想,而是为了支持他们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我的提醒不是控制,而是引导;不是传授,而是协助。我希望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路上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而我的作用仅仅是为他们事先提醒,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走得更加顺畅。

这个身份带给我的意义,远比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加深刻。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不在于一味灌输,而在于提醒他们去发现自己、理解自己。

躺椅

每当有同学靠近我,轻声说起“把您当作父亲”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阵惶恐。这一称呼对我而言,不仅是出于情感上的亲近,更是一种无形的责任,甚至是信任的考验。我不禁疑惑,自己能否承担得起这样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他们的这种信赖,如同一份厚重的礼物,有时让我心怀温暖,有时也让我隐隐不安。因为,父亲的角色从来不是轻松的。我该以何种方式回应呢?这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责任与期待?

信任的确是美好的,尤其在这个充满变幻的时代里,有人能够在心灵深处找到一片安稳的避风港,意味着某种无形的慰藉。然而,我不禁开始思考,“当作父亲”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期待?对于他们而言,这份信任是出于年少的迷茫,还是内心的孤独,抑或是在我身上寻找到一种类似于家人般的支持?

最终,我渐渐地明白,或许这份情感与信任更像是一张“躺椅”,累了的时候可以放松地躺下,休息片刻,再重新出发。特别是在精神层面上,当他们迷茫、徘徊的时候,感到无助的那一刻,这种情感会像一张温暖的躺椅一样支撑他们。躺椅并非束缚,而是让人在疲惫时有个停靠之地,在再次前行之前找到安稳和平静。它不强迫,不控制,而是默默地在那里,等待着,守候着。

这种“躺椅”般的存在,并非遥不可及的力量,而更像是一种无形的陪伴。当他们在前行的路上遭遇挫折,在生活的重压下感到无力时,心里有一个可以信赖的对象,一如父亲的存在,那种安全感和支撑便足以帮助他们熬过难关。想起儿时的自己,和父亲一起走在小路上,偶尔被脚下的石头绊一下,快要跌倒时,是父亲及时拉住了我的手。那种温暖的触感,透过他有力的手掌,传递到我心中,仿佛在说:“不要怕,有我在。”这是无声的承诺,一种无形的支持。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父亲”般的存在,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去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要给予一种安静的支持。让他们知道,即使前路艰难,依旧有一个可以停靠的地方,有人会无条件地接纳他们,给予他们理解和宽容。这样的存在,便是那张躺椅,无论风雨多大,它总在那里,默默地支撑着他们。

我相信,每一个年轻人都有独特的潜力,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路。而我的职责,不是替他们决定方向,而是帮助他们在跌倒时能够爬起来,在迷茫时可以找到一个暂时的依靠。父亲的角色,或许不是以身作则的权威,而是站在他们身后默默支持的那双手,给予他们力量,却不施加压力。

或许这就是“父亲”般角色的真正意义:让他们心有依靠,感到温暖,最终走向独立,走向属于他们的远方。

提醒者的使命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反复思考着“使命”这个词。使命是什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吗?还是一种肩上的责任?亦或是一条通向自我与世界和解的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使命都是一种带有目标和责任感的任务或人生意义。然而,使命的真正力量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任务或愿望,而是那种不断推动我们向前、指引我们选择的深层动机。它是超越了个人利益,与更大、更深远的愿景或价值观息息相连。

使命之所以能激发出如此大的力量,正是因为它不是出于个体的私利,而是来自一种更广阔的心胸,甚至是一种为他人或为世界的责任感。这种使命不仅是行动的理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使命驱动着我们不断向前,即便前方荆棘丛生,即便道路坎坷,使命依然给了我们方向感、支撑感。它不只是告诉我们去做什么,更是提醒我们为什么去做,为什么不能放弃。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一个人对使命的理解往往会有所不同。年轻时的使命可能是追求知识,探索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成熟之后,使命可能变成承担更多的责任,带给他人价值,成就他人的成功。这是一种内在的成长,使命引导着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现实中,使命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有人把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使命,因此,他的工作、生活、选择都围绕这一信念展开。无论是职业上的选择还是生活中的决策,他的每一步都深深地扎根于这份使命带来的价值感之中。这样的使命让人们不再为个人得失而焦虑,而是把眼光放得更远,心境放得更宽。这样的人无论遭遇何种挫折,总能从使命中获得坚持的力量。帮助他人对他而言,不是负担,而是他存在的意义。

我也始终相信,使命是一种推动我们超越自我、实现更大价值的信念。它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找到坚持的理由和力量,让我们能够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中不至于迷失。这种信念会在心底深处生根发芽,不断提醒我们要去追求更高尚的目标,激励我们不断去突破自我。而这份信念,正是每一个拥有使命感的人身上最独特的力量来源。

回首过去的六年,从2019年第一次举办常识讲座到2024年的最后一期,总共十四次的常识讲座成为了我使命的一部分。这六年里,我的使命是成为一名“提醒者”,帮助他人保持专注和条理,避免因疏忽和遗忘而导致的错误与遗憾。这是一种无声的陪伴,或许看似微不足道,但在这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同学的成长,他们逐渐在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找到了属于他们的方向。每一次讲座,我都以“提醒者”的定位,帮助他们厘清迷雾,引导他们关注重要的任务与细节。我看到他们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的坚定,而我的提醒仿佛是一股清流,静静地流淌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为他们提供支持和指引。

在这六年中,这种使命让我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如何去了解一个人在迷茫时的需求,如何去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低谷,如何去提供恰到好处的提醒,而不是喧宾夺主。这六年对我而言,或许更像是一场成长的修行。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而提醒者正是我在这段时间里扮演的角色。提醒者并不需要什么耀眼的成就,但它能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正如六年来的常识讲座,不是那些原理的讲解,而是那些不经意的提醒,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了真正的影响。

作为提醒者,我的使命不是高高在上的指点,而是平等对话中的提醒。就像行走在森林小径上的同伴,看到前方的沟壑,轻声提醒:“当心脚下”;看到树枝上的鸟巢,低声细语:“看那里”;听到远处的溪流,轻轻示意:“听,是山泉的声音”。这些细微的提醒,都是为了让同行者的旅程更加顺畅,更富意义。

我想,这便是提醒者的使命所在。

致谢:

英雄之旅常识讲座第一期至第十四期所有参加者!

特别感谢白静老师!

恕我不能一一列出所有人的姓名。

高鸿鹏读书
与爱读书的朋友们分享读书心得体会,探讨如何用读书解决现实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