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东实验:纸片屋 / VIA维亚景观

文化   2024-11-12 21:27   四川  
 © CreatAR Images
▲林荫下的纸片屋 © VIA维亚景观

纸片屋是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波苑第六社区中的社区活动室,是VIA深耕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社区更新工作中一个具有实验性的特殊设计案例。纸片屋的实验性在于在现行规范与诸多限制性要求的条件下通过全过程居民参与式设计将空间装置、造园思维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链接在一起,同时也在持续探索正规建造与非正规建造在社区更新中有益结合的可能与方式。

▲林荫下的纸片屋 © CreatAR Images
▲使用中的纸片屋内景 © CreatAR Images
▲一瞥 © CreatAR Images


01.
缘起:风雨飘摇的社区活动室

东波苑第六社区建于2000年,是在原张桥镇新建村村民聚居地原址上原拆原建的回迁房小区,小区居民基本上以具有血缘、亲缘、宗族关系的原村民构成。由于居民在小区内的公共生活需求增加,在2010年前后居民自发开始对小区内唯一的木亭进行功能性改造,将其改为用于棋牌类益智活动的社区活动室,为遮风避雨,居民又将一些自用废弃的家具用品结合木亭立柱固定后形成了简易的“围护结构”。随着参与社区活动人群增加,居民后又对该空间进行了自发的扩建,最终形成了总占地20平米左右的独立的2间活动室(1间为半开敞式、1间为封闭式),又在实际使用中逐步形成了男性居民与女性居民在空间使用上的分型。

▲更新前场地现状 © VIA维亚景观
▲从小区入口方向看 © 孙轶家
▲从花园部分看向纸片屋 © CreatAR Images
▲纸片屋夜景 © CreatAR Images
▲午后的纸片屋日常使用状态 © CreatAR Images

这样的使用场景无疑是富有生活气息的,但木亭主体结构在居民多次非正规搭建、加建与历时使用后,出现多处破损,并危及结构安全,同时也令小区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受到了负面影响。基于安全隐患与私搭乱建的历史遗留问题,在2023年年中,沪东新村街道委托我们对此处进行改造设计。

▲使用场景 © CreatAR Images
▲纸片屋一角 © CreatAR Images


02.
破题:薄如纸片的空间装置搭建

项目占地极小,原活动室与相邻休憩场地的占地总和不过60平米,场地中的5棵大雪松又限制了空间利用的自由度。于是我们决定采用极小的平面模块(1.5米×1.5米)进行空间组合,将室外场地、通道、活动室内部空间、雨棚灰空间、大树树穴等诸多空间要素组织在一起。并借此形成连贯的、流动的游憩体验,让改造前各自为政的社区活动室与室外活动场地成为空间上的整体,让居民以游园的方式使用此处公共空间,获得基于整体空间结构营造的“景到随机”1。

▲北侧视野 © CreatAR Images
▲南侧视野 © CreatAR Images
▲西侧临路立面 © CreatAR Images
▲鸟瞰 © 孙轶家

在空间建构上,我们放弃传统常规建造中的梁、柱、板、墙的结构关系,选用30mm厚的钢板作为社区活动室的唯一主体结构材料,以空间装置的方式进行设计与搭建,形成开放式的融入小区绿化的整体景观。在极小空间与场地的条件下,为居民活动争取最大的实际可用空间,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对现状大树树根可能形成的危害。于是我们将远看薄如纸片搭接、拼贴的空间装置命名为“纸片屋”。由于纸片屋的钢板完全由工厂预制,现场搭建仅用时2周,大大降低了项目建设对小区居民可能存在的干扰。为延续居民使用习惯,纸片屋主体由2个相对独立又联通的“有性别”半室内活动室构成,于是我们与业主、居委共同策划由小区居民通过民主过程分别选定男性活动室与女性活动室的内部色彩。这不仅是纸片屋设计营造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一个表征,也加强了使用者与空间的情感链接,从空间装置创作的角度看,则是实现了纸片屋在“场地+材料+情感”2三要素上的闭环。

▲全钢板搭建的纸片屋 © CreatAR Images

▲通过民主过程选定男性活动室与女性活动室的内部色彩 © CreatAR Images
▲内部2种色彩的碰撞 © CreatAR Images


03.
被动成为纸片屋:一个关于居民参与的故事

事实上,我们最早的改造设计方案并不是现在的纸片屋。原方案考虑到现状场地中大树密植,从场地利用合理性与大树保护角度出发,首先将带有半室内功能的主体空间布置在大树北侧,同时利用大树周边场地组织室外休憩空间,并以“院”与“园”结合的方式将主体功能空间与室外休憩空间联为一个整体。经过2轮居民方案听证会听取多数居民意见,在完成局部方案优化、施工图深化及相关流程手续后,施工单位于2023年9月中旬进场放线、搭设围挡。此时,有一位相邻楼栋一楼居民以“原方案向北拓展过多”、“妨碍其在卫生间小窗向外看夕阳”为由强烈反对施工推进。

▲原方案(左)与纸片屋实施方案(右)对比 © VIA维亚景观
▲树影婆娑 © CreatAR Images

▲钢板构建与现状大树 © CreatAR Images

▲居民在纸片屋中的活动与现状大树“共生” © CreatAR Images

在社区居委干部、社工与其多次沟通无果后,我们主动与该居民进行2次现场交流,并明确其需求为“改造后的活动室主体空间不宜大于改造前占地范围”。于是,我们不得不放弃原方案,转向研究如何在现状大树下方用最轻薄的结构形式获得最大的空间使用可能与最小的环境影响。最终,我们以“纸片屋”方案获得了该居民的认可与其他小区居民代表的支持,令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从另一个角度,正是由于业主、居委、设计团队都支持与尊重每个居民的不同声音,以“权力委任”(Delegated Power)3的方式将决策权让渡给居民,在社区更新实践中达成了在地居民的“实质性参与”(Degrees of Citizen Power)3。也正是因为这个参与性过程,令纸片屋成为VIA迄今为止在沪东新村街道的诸多社区更新设计中最具实验性的创作。

▲纸片屋的灰空间 © CreatAR Images


04.
展望:非正规建造介入的可能与方式

2024年5月,纸片屋在完成最后的标识安装、灯光调试、软装匹配、绿化修剪后,正式面向使用者开放,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同时,居民又从实际使用角度提出希望可以在冬季对主体空间进行适当封闭,以满足基本保温需求,而这却是我们从景观构筑物或者空间装置的定位出发在建造阶段无法提供的。而当一些实际需求是正规建造过程无法满足的,往往就会激发“非正规建造”4过程的发生。

▲纸片屋的流动空间 © CreatAR Images

▲园林游观特征 © CreatAR Images

我们知道东波苑第六社区较大比例的居民是具有血缘、亲缘、宗族关系的,这样的特征往往令此地居民会比一般社区居民具有更强的基于使用需求的一致性行为可能,比如10多年前基于木亭的活动室搭建、扩建。因此,我们建议结合恰当的契机,以社区营造活动的形式,在街道相关部门指导下由居委牵头、设计团队引导,组织相关居民群体自己动手使用安全的材料、临时性的方式、不改变纸片屋作为开放空间性质的手段进行冬季保暖措施的实现。在这里,我们和业主乐于尝试与希望见到的是,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基于居民需求的非正规建造过程引导为社区营造、社区治理的活动,让社区更新的共建、共治、共享在纸片屋的营造使用中呈现的更完整。而纸片屋的建成使用不仅是更新项目的完成,更是基于纸片屋的社区公共生活发生、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活动的起点。

▲夕阳下的纸片屋 © CreatAR Images
▲鸟瞰 © CreatAR Images

注释:
[1] 见 [明]计成《园冶》。
[2] 装置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并逐步成为当代艺术的主要呈现方式之一,一般认为装置艺术的实质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艺术。
[3] Arnstein. S.R.,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Vol. 35, No.4, July 1969. 216-224.
[4]“非正规建造”、“非正规性”近年来成为国内城市更新、社区更新研究的重要议题,旨在研究居民在社区空间中进行非正规建造的动因、方式、过程以及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变迁。我们在纸片屋的实践与研究中则更关注是否存在将基于公共空间实际需求的居民非正规建造动机引导为依法合规的社区营造活动的机会与方式。


项目图纸

▲区位 © VIA维亚景观
▲一层平面图 © VIA维亚景观
▲屋顶平面图 © VIA维亚景观
▲立面图与剖面图 © VIA维亚景观


项目名称:纸片屋(东波苑第六社区活动室及社区花园)

设计单位:VIA 维亚景观

项目完成时间:2024年5月

设计规模:建筑面积:21平方米 ;景观面积:37平方米

项目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波苑第六社区内

主持设计师:孙轶家

设计团队:孙轶家、马丽、吉文山、顾沁祎、张亮、陈露、计雨薇

业主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办事处

施工单位:上海东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照明顾问:OUI light

VI设计:VIA维亚景观

标识字体授权:锐字潮牌字库

标识制作安装:宾酷文化

施工图协作:上海东大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师:CreatAR Images、孙轶家


END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对接建筑师、投稿微信:13012811198(注明来意)
或youtharch@163.com


公众号 | 视频号 | 小红书 | 抖音 | B站 
魏一鸣,Archlady,郑利江,雪亮
饭困,慧琪,Eric,鹿童,祥仔

青年建筑
建筑师设计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