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门提问戳中无数人:父母哪句话,让你至今无法释怀?

教育   情感   2024-12-20 21:00   河北  

哈喽宝子们,吃了么您内。

我是你们的妙黛呀!

上一篇写小厨宝的就被骂的不轻,

哈哈,今天我又来找骂了。

盲猜一定有人骂我:父母养你这么大就是为了让你指责他们的?生你还不如生个叉烧。

啧啧啧,认知不在一个层面,没法说。

有的人可能永远理解不了,什么叫做“对某件事的思考”

你们记得个给我点赞+再看啊!!!很重要的!!!还有就是要关注妙黛啊!

——写在前面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热帖,问大家:

你听过父母对你说的哪句话,直到现在还无法释怀?

有人回答:你就是个赔钱货。这句话她听了一次又一次,甚至在婚礼上依旧被亲戚当笑话提起;


有人说:要是没生你,我们日子会好过很多。这句话成了她青春期最难熬的梦魇;


还有人提到,你读再多书,也还是不如你哥能干。听到这话,她彻底放弃了高考。

这些话可能并不是在气头上说的,而是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像是生活中的一根小针,刺入了心里。

它们并不激烈,却足以在无数个夜晚醒来时,深深地扎进心头,渐渐化成一个不可愈合的伤口。

这些话不是谩骂,也不是责骂,而是习惯性地流露出的一种偏见和冷漠,让人无力反驳,却又在心底生根发芽,逐渐滋生成无尽的痛苦。

语言的杀伤力并不在于声音有多大,而在于它是否击中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被伤害过的人,往往不是放不下那句话,而是无法放下那个被忽视、被伤害的自己。

@小鱼儿 35岁 物业经理

结婚了,你就是外人了

我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一直很好,我没觉得自己和弟弟有什么不同的的地方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五岁那年向妈妈要了一只毛绒玩具。

那时候是冬天,商场的圣诞特卖,妈妈看到我盯着橱窗里的玩具,回头问我:喜欢那个?

我点点头,妈妈笑了笑,没等我开口,已经拿下了。

那只玩具陪伴了我整整一年,我记得每晚睡前,我都会把它放在床头,看着它陪我入睡。

那些年,我过得很幸福,也很骄傲,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孩子。

直到我快结婚的那一年,我开始渐渐感受到一种陌生的情绪。

在我和男友决定结婚的那一天,父母也帮我操办了所有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我们全家坐在餐桌前,吃着晚饭,爸妈突然提到关于我结婚的事情。

爸爸端起酒杯,语气有些沉重:你嫁人了你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就是外人了。以后再回来,得看你弟媳妇的脸色喽。

那一刻,仿佛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我的胸口,几乎让我喘不过气。

突然之间,我竟变成了外人。

更无法接受的,是他们语气里面的“理所当然”。

我突然发现,他们已经开始打算取消掉我的房间,改成一个书房或者衣帽间。

也就是说,这个家已经不再有我的一间房间。

家里的一切,都不再属于我。我以后想要回娘家,还要看弟媳妇的脸色。

我的身后,已经不再有家。

那种突如其来的冷漠,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无助。

直到结婚后,我才意识到,那个我曾经觉得温暖的家,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过我,我不过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过客

在他们眼里,我不过是一个嫁出去的女儿,再也不能回到那个曾经无所不能的温暖怀抱里。

当然,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我也还是爱着他们。

只是如他们所愿,这些爱里面,多了很多“客套”,我们都开始把彼此当客人。

我也终于明白了,女孩一出生那一刻就没有家了。

@不吃香菜 25岁 研究生

“什么生日,你的生日就是我人生苦难的开始

记得有一年,我特别想像别的孩子一样,拥有一个生日蛋糕。

可是妈妈却突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

今天,你应该为我磕头,感谢我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要是没有你,我也不至于跟你爸爸受这么多年的气。

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像个负担,像是一个给母亲带来麻烦的存在。

你生下来之后,我就再也没过过一天真正属于自己的日子了。

我不再期待生日的到来,每一次想起自己的生日,心里都会不自觉地涌上那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

我的出生,仿佛成了一种无形的负担,而不是一份幸福的馈赠。

我从未感受到我为你高兴,你是我的骄傲这种简单的爱。

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牺牲与苦楚,而我的存在,似乎就成了她无法摆脱的痛苦源泉。

渐渐地,我开始讨厌自己。

每到生日那天,我不再期待礼物或庆祝,而是变得愈加沉默,甚至开始回避与妈妈的眼神接触。

她总是说,你应该在这天为我祈祷,而不是要求我为你做任何事。

而我,也开始认为,自己是个多余的存在,根本不该享有这种属于自己的节日

我开始为自己感到愧疚,甚至在每年的生日那天,默默地给自己一个生日惩罚

因为我知道,我的生日,妈妈才是那个真正需要慰藉的人,而我,不过是她无法释怀的痛苦的一部分。

@晨晨 28岁 行政人员

“彩礼钱你要上交,给哥哥娶媳妇用,爸妈不能白养你。”

“你哥靠不住,养老还是得靠闺女。”

从小,我就知道自己在家里不是最重要的存在。

我的父母总是说,家里的一切都是为了哥哥打算。

但是爸妈对我还算可以,没有电视上那种他鸡腿我吃白饭的狗血戏码。

我一直以为那只是口头上的玩笑,直到有一天,现实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

有一天,爸爸妈妈在讨论哥哥结婚娶媳妇的事情。

他们说,要让我找个家庭条件好的,彩礼多一点,还能给哥哥买房子凑个首付。

那一刻,我整个人愣住了,感觉整颗心都被一块巨石压住了。

父母给哥哥的钱,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

而我,我好像从未在他们心里拥有过什么真正的价值。

几个月后,父母果然跟我谈到我的彩礼钱:彩礼还是先攒着,买房子先给你哥哥,爸妈养你这么多年,不能白养

那一刻,我的世界观都崩塌了。

我开始明白,父母一直觉得我只是无关紧要的旁观者

我工作了几年,每个月的工资基本上都上交给父母,说是帮我存钱,可每次我看着那一笔笔存款,却明白这只是为了哥哥积攒的

他们一直说,女孩子嫁人最重要,别太把钱看得重。

但是当提到养老的时候,他们却反复强调,儿子靠不住,还是得靠女儿。

呵呵,好一个“一女双吃”啊!

从那以后,我彻底放下了曾经对家庭的依赖,也不再奢望父母的关注和疼爱。

我开始学会独立,学会给自己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我知道,唯有靠自己,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站稳脚跟。


写在最后:

为什么一句话的伤害可以这么大?

也许,你从未想过,父母并非故意伤害你,但那些话无疑是在无形中撕裂了你对他们的期许。

语言的力量不仅在于表达,更在于构建一个人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

每当你想要挣脱它时,你会发现,这种伤害已经深深地植根在你生活的每一寸土地上。

你试图去做自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却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那个旧有的、压迫的角色中。

尤其当那句话来自父母,它几乎会被孩子视为真理

当父母说你怎么这么笨,孩子会想:也许我真的不够好

当父母说你是我们的累赘,孩子会怀疑:我的存在是不是多余的?

这就是语言的长久伤害——它不只是情绪的宣泄,还在无形中定义了一个孩子的价值。

我们总是强调,成年后要学会释怀,学会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但更重要的是,学会重塑自己。

那些话确实曾经伤害过你,但它不该定义你的一生。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选择用一种新的方式看待自己。

那些否定的话语曾经让你怀疑自我,但你有能力为自己重新书写答案。

语言有力量,治愈也同样如此。

诉自己:我值得被爱,值得被尊重,我的价值从来不需要别人来定义。

真正的释怀,不是遗忘伤害,而是走向内心的自由。


——THE END——

上篇文章中,很多宝宝要厨宝链接!

这不就来了吗!

我家用的一直都是这样的,储水式的。

大概就是一个奶箱子的大小,能洗一顿饭的碗没问题。

记得,选自己安装就行,安装很简单!


妙黛有言
在十八线城市逆袭的人气作家,百万妈妈的云闺蜜。让我们一起学习婚姻经营,学习养育萌娃,学习自我成长。已出版《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