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印迹——犹太人在上海

民生   2024-11-14 17:32   上海  




中国算是与犹太人关系最密切、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二战全世界都对犹太难民关上大门时,上海成了他们唯一的“诺亚方舟”。战后,他们虽然都陆续离开了上海,但这段历史永远铭记史册。在上海虹口区内,至今仍留存着大量犹太难民当年居住、生活的遗址。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条约后,中国被逼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第一批犹太商人随之而来。第二批来上海的是俄裔犹太人,他们因逃避俄罗斯境内反犹行动而来华。到1939年,上海的俄裔犹太人口约有五千。第三批来华的是在1933至41年从欧洲来的亚甚肯纳兹犹太人。于大战前来的,绝大多数是饱学之士,而且大部分是医生、音乐家和大学教授。另一批是在二战期间为了逃避德国纳粹屠杀逃亡到中国,他们大多数居留在上海。

犹太人抵沪


首两批的犹太人多住在外国租界,并不受中国政府管治,他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比当地的中国人好,拥有自己的医院、戏院、学校和运动会,且有自己的报纸、杂志和电台,生活与一般的殖民地生活无异。

1943年在上海出版的犹太作家短篇小说选

另一份犹太难民办的德文报纸《八点钟晚报》

二战时期来到上海的犹太人居住于虹口提篮桥地区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中。通过“犹太国际委员会”、“联合国难民救济所”等各种救济社团的协助与安置,他们在此区域开设了咖啡店、音乐厅、面包店和一些新奇货品商店等,创办学校、交响乐团、饭店、宗教场所,凭借智慧和勤劳,在异国他乡的艰难中创造出一段繁荣。

汇山路(霍山路)犹太难民收容所外景

难民们举行逾越节宗教活动

唐山路咖啡馆


犹太难民们经常组织戏剧表演

犹太难民组织的足球队在上海颇有名气

在虹口也建立了主要吸收犹太难民子女的幼儿院

正在上海嘉道理学校(the kadoorie school)阅览室阅读报刊的犹太难民学生

1945年11月,上海虹口区犹太人开的商铺

虹口犹太区,一个男子正在小巷口查看西文指路牌,他旁边是一个中国小姑娘和坐在婴儿车内的一个可爱的犹太儿童



1945年11月,虹口犹太人聚居区的一个弄堂口

1945年11月,在虹口区,定居的犹太人的两个小孩在玩耍。这是一家犹太医生开办的诊所,有两辆自行车靠在诊所门口。



犹太人

在虹口的建筑


怀兴里(居住)

怀兴里(东长治路805弄)曾是在沪犹太人的居住地之一,是典型的上海近代后期石库门里弄建筑。其里弄格局是根据基地尺寸、周边环境、市政交通等多种因素合理安排而形成的,一直延续着居住与沿街商业相结合的生活模式。

一条像小维也纳的虹口小街


住宅在纵向轴线上均保留了传统住宅“天井——厅堂——楼梯间——后天井(或附属用房)”的序列空间。每个单元使用一部木质楼梯,楼梯间以南是围绕天井布置的生活区。
建筑外观以红色清水砖墙为主要基调,外墙底部做厚重有力的水刷石线脚;层与层之间做装饰腰线,并做仿烟囱的红砖装饰;女儿墙用水泥砂浆粉刷饰面。住宅单元的主入口为传统里弄住宅的石库门,黑色木门;石库门以水刷石为装饰,上方山花以几何图案为装饰。
上世纪 30 年代战事纷乱,林道志在怀兴里办起一座私立小学——“慕义学校”,学校接受过许多犹太孩子,为在沪避难的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童年生活。

历史照片-日本人在做无国籍人士登记01

历史照片-日本人在做无国籍人士登记02

2014年照片-沿街立面

2014年照片-东长治路805弄号3-21号北立面



中欧犹太协会遗址(居住/俱乐部)

中欧犹太协会是上海犹太会社中会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犹太难民组织,为在沪犹太人民的文化活动、宗教活动、教育活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犹太难民在沪避难、顺利回国提供了帮助。中欧犹太协会位于日新里的一幢八开间石库门建筑内,外观风貌朴素,是近代上海旧式里弄住宅作品之一。在拆迁以前,建筑坐北朝南,外墙为水泥砂浆粉刷覆盖,立面外墙底部做水刷石线脚,墙面上无额外的装饰。南立面主入口的石库门保留了传统江南住宅入户门的特征,门楣、门槛、立柱皆采用石材,门楣下的构件上雕刻了花草图案。中欧犹太协会旧址曾作为犹太人的俱乐部,每到周末便有犹太人在此处集会、活动,解放后一直作为住宅使用。建筑现因为城市旧改而被拆除。

2014年照片-北立面

2014年照片-门楣下的构件上雕刻了花草图案

中欧犹太协会的代表们合影


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旧址(居住)

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 旧址建设于1910年间,占地面积为290平方米,建筑面积904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假4层,红灰相间清水砖墙,红瓦屋顶,圆弧形木门窗,双毗连连续券柱式外廊建筑。四周为大量相似的欧洲联排式建筑。现主要使用者为内部居民。


南立面为主要立面,立面对称,中部扁券,仅墙面砖砌有变化。两侧连续券柱外廊,双联半圆券,券基为科林斯柱式。红瓦坡顶屋面,中部立面高出屋面形成山墙,带巴洛克特征反弯曲线。

2011年照片

2020年照片-南立面

2020年照片-窗纹

2020年照片-窗面


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创立于美国纽约,最初成立是为在奥斯曼统治下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提供帮助。1938年11月9日,纳粹德国对内发动水晶之夜,大量德国犹太人流离失所,其中一部分犹太人漂洋过海逃到了上海。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就在上海开设分支为自己的犹太同胞提供援助。


摩西会堂旧址

1902年,侨居上海的俄罗斯犹太人已有了25户,他们于1907年在熙华德路建造了摩西会堂,以纪念最早来上海的俄罗斯犹太人移民摩西·格林伯格。后来,由于俄罗斯犹太人不断前来上海,原有的摩西会堂显得过小,1927年,阿许根那齐拉比通过募捐集资在华德路(今长阳路)62号建立新的摩西会堂。


摩西会堂建筑主体高3层,局部4层,为砖木结构,外廊式建筑。顶部为红色平瓦四坡顶,外立面用清水砖墙作为主要饰面材料。每一层楼面外均砌筑一圈砖叠腰,与两檐间粗细相同的同色砖带形成有韵律的水平装饰主题。建筑既有正宗犹太建筑装饰的风格,而其他纯线条的简洁做法又似与装饰艺术派相关。建筑入口门厅即为从一层直达三层的木楼梯,在楼段转折处有一倒葱头状装饰,反映了俄籍犹裔居室中的犹太建筑风格特色。


这里曾给过两万颠沛流离的犹太人最温暖的收留,这里曾见证了中国人特别是上海人的善良和宽容,二战后,尽管大批犹太人迁居世界各地,但对上海“摩西会堂”的感念已深深地烙在他们心底。

2018年照片-南立面

2018年照片-室外木楼梯

2018年照片-主入口

2018年照片-楼梯装饰

2018年照片-彩色玻璃窗

2018年照片-鸟瞰


百老汇大戏院旧址

百老汇大戏院又称“罗伊屋顶花园”,装饰艺术派风格,为二战期间居住在虹口的犹太难民室外休闲的场所。三十年代中期以后,百老汇大戏院除了放映电影,还是犹太人的聚会场所,其顶层花园罗伊屋顶花园(又称麦司考脱屋顶花园)。每到夏天,总有大量犹太艺术家在此举行音乐会。每逢节假日,人们换上盛装来到这里,喝咖啡、听音乐,在这座以“百老汇”命名的戏院顶楼花园,暂时忘却了被屠杀、被驱逐的悲惨命运。

百老汇大戏院历史照片

百老汇大戏院旧址正立面

百老汇大戏院旧址正立面细部

罗伊屋顶花园历史照片


霍山公园
霍山公园位于霍山路118号,是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中心位置,与周边犹太历史建筑遥相呼应。经历多次改造,公园面积从80平方米扩大到120平方米,这里曾是犹太难民在上海建造的公墓,彼时的犹太人经常来此休息聚会、祭拜先人,是纪念犹太难民,传播犹太文化、犹太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公园内还保留了一处1994年竖立的“犹太难民纪念碑”。

曾经的霍山公园环境01

霍山公园纪念碑

霍山公园航拍照片2020


中欧犹太协会遗址、摩西会堂旧址、百老汇大戏院旧址、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旧址、霍山公园……分布在上海的这些历史建筑,承载着一段上海和犹太人之间的历史情谊。如今,当年的犹太人住宅大多还保留着,并在最近得到了修缮,摩西会堂如今被辟为犹太难民纪念馆,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被也改建为老年人活动中心,这些建筑已经成为提篮桥历史风貌区的组成部分,是上海12个历史风貌区的一部分。

本文转自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魔都白领群
欢迎关注魔都白领群,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