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昼夜,只争朝夕
今年以来,厦门工会
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落实
各方面工作取得创新成效
截至目前共有9个案例
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一、开展“工悦领读”
特色主题宣讲
▲工悦领读-2024“工悦领读”主题宣讲暨“劳模工匠进校园 嘉庚精神伴成长”走进集美图书馆
厦门市总工会“工悦领读”特色主题宣讲始于2018年9月成立的厦门市劳模宣讲团,截至目前,已涵盖全市劳模代表、青工代表共80余人,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100余场。该品牌获评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优秀职工读书组织”奖,多次被《工人日报》、学习强国、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厦门市总工会“工悦领读”特色主题宣讲创新采用“劳模+青工+文艺骨干”的组合式轻骑兵宣讲模式,由劳模人物讲述党的创新理论、讲述创业奋斗经历;青工代表讲述用劳模先进事迹影响和带领身边职工群众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故事;文艺骨干开展形式多样文艺宣传。结合工会旧址、企业、建设工地等不同受众的特点构建分众式格局宣讲方式,同时依托厦门市职工服务中心职工学堂平台创设订单式宣讲内容,创新了点单式宣讲的新模式,企业可定期通过网站、微信等新媒体自主点课。通过开展常态化宣讲提升职工书屋宣传阵地作用,打造推出以理论宣讲、座谈、读书分享为主要内容的480余家“职工书屋”,以技能培训、业务学习和工作交流为主要内容的20余家“职工学堂”。
二、数字赋能服务
建设智慧工会平台
▲智慧工会平台让基层和职工多走“网路”,少走马路
近年来,厦门市总工会打造办公、管理、服务、宣传、互动五位一体的智慧工会数字赋能服务应用生态,惠及职工9000多万人次。
一是实现平台功能一体化,数据安全标准化,会员管理精细化。整合厦门工会网,微信服务号、订阅号,今日头条、抖音、市民卡等平台,实名会员170多万,覆盖率100%。集成劳模管理数据库、困难职工数据库等12大工会基础业务数据库和系统模块,实现信息数字化和管理实时化。
二是优化数据资源协同共享,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打造个性化交互应用模块。对接市民库、法人库等基础政务数据库资源,整合会员特惠商户资源,开发18款交互应用模块,实现服务信息随手可查和基层工会全覆盖。
三是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力,发挥融媒品牌引导力,扩大宣传载体影响力。线上线下创新开展“工悦领读”特色宣讲、网络灯谜竞猜等正能量图文和音视频宣传。单条最高阅读量突破17万,在全国工会名列前茅、福建省工会排名第一。
职工群众通过平台参与平安返厦、求学圆梦、会籍转移、职工学堂、抽奖及互动等网上办事、网上活动近1600万人次。“平安返厦”补助金额近1.4亿元,惠及外来职工90多万人次。
三、专项集体合同
为网约车女司机护航
▲全市首份网约车女司机集体合同签约仪式
在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关系复杂多元,且女司机面临较多特殊困难的情况下,湖里区总工会通过组织签订行业性专项集体合同,将网约车行业女司机的特殊权益予以明确规定,对保障女司机的合法权益,规范新就业形态企业用工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强化特殊保护。规定网约车平台和租赁公司根据网约车女司机的生理特点和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特点,对处于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网约车女司机给予特殊保护,停工期间不影响其服务分或其他类似的绩效评分。
二是保障劳动待遇。规定网约车女司机和网约车男司机同工同酬,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男女平等,网约车平台和租赁公司根据单位实际,每月为网约车女司机发放卫生用品或给予一定的补贴。
三是给予人文关怀。规定“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和母亲节等节日,各网约车平台和租赁公司可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慰问活动,有条件的应做好网约车女司机卫生保健工作,组织网约车女司机进行妇女健康体检。
目前,湖里区总工会以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为契机,为网约车司机提供精准优质服务,吸引了辖区内1万多名职工加入22家网约车司机联合工会。
四、为职工劳动争议仲裁调解
按下“快捷键”
▲市总工会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工会调解站,派出工会调解员驻站调解
厦门市总工会以深化劳动争议“调裁诉”衔接为着力点,积极促进劳动关系矛盾纠纷依法、高效、妥善化解。
一是调裁诉相衔接,拓展工会调解平台。市总工会联合市中院、市人社局构建劳动争议处理“调裁诉”对接工作机制,与法院、人社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发布办案指引、汇编典型案例、集中解答问题,进一步理顺做实“调裁诉”衔接,夯实工会调解工作基础。
二是创新工作模式,进驻仲裁院开展调解。2022年6月以来,市总工会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工会调解站,派驻工会调解员,将工会调解作为仲裁前置程序,调解成功签署调解协议,调解不成转入仲裁程序,并引导劳动关系双方选择“线上调解+仲裁审查”方式,更好实现劳动争议“云端”化解。
三是调解成效显著,帮助职工便捷维权。工会调解站设立以来,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质效明显提升,特别是在2024年4月仅用11天,便成功化解一起涉及43名职工、362万元薪资的群体性纠纷,促成劳动关系双方以分期付款形式达成调解协议。
截至目前,工会调解站共收案4976件、结案4672件、调成案件1595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4341余万元。
五、聚焦“三链”
开辟劳模工匠助企新路径
▲中建海峡王小颖女职工BIM创新工作室助力打造建筑精品
厦门市总工会积极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通过加强团队协作、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产业链,健全集体协作新机制。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组建重点产业链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主动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与同翔高新城片区企业达成“供需对接”,提供5个菜单选项服务,实现企业安全用电、便捷办电,提升园区产业能级。
二是聚焦创新链,探索技术攻关新模式。以新质生产力为引导,组织劳模工匠技能人才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创新要素向重点领域集聚。路桥百城公司依托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28项有效国家专利,应用转化14项,依托技术优势签订一系列应用合同,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三是聚焦人才链,搭建技能培训新载体。实施“人才结对工程”,组织全市重点行业领域百对劳模师徒结对,着力提升青年职工技能技艺。依托工匠学院、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阵地培训技能人才3000余人,打造技能人才成长“练兵场”和技术创新“新高地”。
六、打造基层劳动关系
公共服务样板站点
▲驻点律师为来访职工提供服务
湖里区总工会联合区人社、司法和法院等部门成立湖里创新园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积极打造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畅通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是打造“一体化”服务阵地。站内设置“两室两庭”,即职工法援室、调解工作室、劳动仲裁庭、劳动法庭,形成劳动纠纷“预、调、裁、诉”的“一体化”服务阵地。聚焦重点群体,设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法律服务工作站,成立厦门网约车行业调解中心和爱心驿站,拓展维权服务功能。
二是实现“一站式”服务受理。站点整合4部门工作力量,常驻律师志愿队伍、部门服务队伍、专业调解队伍、基层法律队伍、心理咨询队伍等5支专业服务队伍,配备劳动关系调解“数字云”平台,“一站式”满足基层劳动关系服务需求。
三是强化“一揽子”服务保障。强化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立“4+N”联席会议制度,每年预算上百万元,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断健全完善。
自站点建设以来,向特定企业发放《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126份,推动签订湖里区网约车女司机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累计提供劳动关系服务近4万人次。其中,接待法律咨询282案次333人次;提供法律援助4人;成功调解案件220起260人,调解金额393.79万元。
七、“流动书车”
让职工畅享书香
▲“流动书车”让让企业书香更接地气
厦门中铁诺德置业有限公司工会以职工书屋为阵地,以“阅己,越己,悦己”为创建理念打造“四季悦读”品牌,持续推进形成线上线下“共振”的全空间阅读体系。
一是推动阅读贴近职工。2024年8月,公司工会“流动书车”首秀亮相,打破传统图书场所与读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再局限于职工书屋特定空间范围内,以“知识漂流”形式将馥郁的书香“零距离”带到职工身边,让有形的好书在无形间流动起来,真正成为职工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快车”。
二是发挥以点带面效应。通过布局多个“流动书车”站点,以多点共振带动本部全域联动,发挥以点带面“水波效应”。根据职工所需所盼、所引所荐挑选每个“流动书车”的图书,以“实际岗位、业务内容、兴趣爱好”多元化读书资源供采配给,丰富阅读服务数字化应用,以“码上借+码上还”图书借阅新方式,进一步简化借阅流程,满足职工随时随地畅享“悦”读的需求。
三是开展丰富阅读活动。同时,以“流动书车”为载体,自主创新运营“悦读+”计划,实现项目现场、户外课堂等场所的“充电”好去处,延伸打造了“她阅读”“书香鹭岛·青春悦读”“笔墨书廉”“巾帼共奋进 书香助兴企”读书会等活动板块,构建了“4+N”有形化“悦读”矩阵,营造“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悦读”氛围,让企业书香更接地气。
八、探索“4+1”服务机制
“劳模工匠助企行”提质增效
▲市总工会组织电力劳模工匠进企业提供专属服务
厦门市总工会聚焦助推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企业“用电设备更可靠、用能成本更节约、办电过程更便捷、用电用能更清洁、职工技能更精湛”的服务目标,探索创新助企服务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实效。
一是创建“4+1”服务机制,实时保障供需互通。构建“市总工会—市制造业工会联合会—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工会—高新城片区基层企业工会”四级协调网络,组建一支供电行业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形成“4+1”服务机制,实时为同翔高新城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二是推出助企“专属管家”,实行供需精准匹配。坚持以主动式、差异化供电保障助企服务,为企业“一对一”配备专属管家,建立“一企一档”助企行动档案,实行供需对接、进度跟踪,累计建立12家企业助企档案、完成25项用电需求,帮助企业每月节省电费数万元。
三是推进“三室联创”融合,实现服务资源优化。发挥“小三级”工会作用,有效整合劳模工匠、技能大师、青年创客创新工作室功能,探索搭建“三室联创”融合创新平台,会聚创客200余人,定期开展技术座谈、沙龙分享、项目共建,进一步强化内部研究、促进成果共享。
九、联合27部门推出新业态劳动者
权益保障信息化服务平台
▲全省首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中心在厦门成立
厦门市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线上集成服务。
一是平台整合,构建权益保障服务新体系。在厦门市总工会的主导推动下,整合工会、人社、司法、劳动仲裁、劳动监察等27个部门资源,推出了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信息化服务平台,劳动者登录平台即可享受多部门合力搭建的云端集成服务。
二是系统聚合,推动取得维权服务新成效。平台搭载了用工备案、技能培训、劳动维权和“益鹭保”等功能模块。其中,劳动维权模块链接工会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等资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全方位权益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益鹭保”平均日付0.4元,即可享受最高4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保障。
三是云端促和,打造纠纷线上调解新模式。厦门市总工会调解员常驻平台调解,劳动者线上提交劳动维权申请后,工会调解员先行调解,若纠纷双方无法到场,可线上沟通并网签协议,并在线上提交劳动仲裁机构审查确认。劳动者最快30分钟即可拿到仲裁机构出具的调解书,实现纠纷化解在早在小在线。截至目前,已受理185件、调解成功新业态案件88件。
厦门市总工会全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苏小灿
制作:林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