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的摩的春天。绿油油的草地。(陈净摄)下班在去往停车场的路上,看到病房的护士长,一起同行闲聊了几句。护士长跟我诉苦说:陈医生,不知道您有没有感觉到,护士和治疗师之间长期以来有很深的矛盾。护士长接着诉苦说,护士和护工,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脏活累活,给病人端屎倒尿这些。治疗师却是凌驾在他们头上指手画脚的人。举个例子。早上9点整,治疗师开始康复治疗。护士要负责在这之前服侍病人吃完药、穿好衣服、吃完早饭、把病人大小便清理干净、转移到轮椅上,把病人推到治疗室。而治疗师只是在治疗室里等着。病人迟到了,那治疗的时间也不会相应延长。病人不能按时到场,治疗师也不会说去病房看看具体什么情况,也绝不会搭把手把病人转移到轮椅上。如果病人迟到了,或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出现尿失禁或者大便失禁的情况,治疗师就会在交班上提出来指责负责的护士没有做好准备工作。这个医院的管理的确跟很多医院都不一样。治疗师有至高无上的优先权。在其他医院,治疗师是负责转移病人、把病人从病房带到治疗室的。但是这个医院为什么那么特殊呢?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种风气的问题,所谓的culture。通过聊天了解到,护士长是菲律宾人,来这个医院工作刚满4年。大部分护士也都是菲律宾、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都是满满的咖喱味口音。而治疗师大部分是美国本地人,而且以美国大妈为主,都是在这个医院工作了十几年的老油条了。在那么十几年里,他们就慢慢建立起一种保护治疗师权利的制度和体系,把自己的地位巩固在食物链的最顶端。聊着聊着,护士长提到了最近一次她跟治疗师的冲突。病房里的尿盆,用完了护工是需要及时清理的。但是某天的某个病房,尿盆随处放了好几个,估计是当班的护士或者护工没有及时处理。治疗师发现了病房有好几个尿壶之后,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治疗师小事化大,上报到医院的risk management。Risk management的主要作用是上报病房的一些不良事件以及潜在风险,比如说发错药、病人摔倒、输血不良反应等等。但是这个病房发现了几个尿壶就作为不良事件上报,我还是第一次见,也不知道是什么逻辑。治疗师上报以后,上面的管理层就会过来调查。可想而知,护士们在忙着端屎倒尿的情况下,还得分出精力应对管理层的调查为啥病房有那么多尿壶。要问我在这场battle中怎么站队,最明智的做法是不站队。但是我内心还是比较同情护士这边。因为我们医生在大多数时候,离不开护士的帮忙,属于盟友。而且护士长对我们这些低年资的医生还是非常不错的,护士聚餐什么的也经常邀请我们医生来吃。很多时候还是护士长自己在家里做的菲律宾的食物。反观治疗师,他们从来不帮忙,聚餐也从来不叫我们。比如说有一次我们主任看到治疗师在集体聚餐吃pizza,买了好几十盒的pizza,然后主任问治疗师要一块pizza,都被拒绝了。另外,护士长也同样来自遥远的亚洲,融入当地实属不容易。我常常想,治疗师对护士长的态度,属不属于一种歧视呢?好像也很难上纲上线说是种族歧视,但是如果护士长如果是美国当地人的话,我很难想象治疗师们会那么针锋相对。我还有一个月在这里的轮转就结束了,这种工作环境下,我连多待一天都觉得难熬。可是护士长还要跟治疗师长年累月相处下去,她们之间的battle,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结束。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也欢迎关注微信公号“陈净大夫”(ID: Dr_Chenjing_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