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文摘   2024-12-02 20:35   安徽  

习主席指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不断从革命文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积蓄力量。

革命文物主要是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并保存下来的重要实物见证,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或者英烈人物有关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等,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写照和实物见证,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价值与优良革命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

革命文物记录着历史精华。习主席强调:“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革命文物传承主体,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珍藏着历史精华。在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叙事中,革命文物以重大革命运动或革命事件发生的旧址、纪念地、领袖故居、英烈人物纪念碑、陵园、器物等形式留存下来,像一个个浓缩沉淀的经典历史片段,在各自具有的象征意义基础上,共同书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史诗。在井冈山这座“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上,100多处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遗迹,记录并呈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勾画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在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古田会议旧址里,有红军第一套统一军装,有写着红军“六项注意”的包袱布,有见证党注重思想建设的入党入团誓词旗帜……在以时间为长轴的排列组合中,它们以灵活、形象、可信的实体形态呈现我党我军峥嵘岁月的厚重过往,带着广大党员群众在红色历史长河中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文物塑造民族精神。习主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革命文物记录着革命历史事件,记录着革命人物的生平,记录着革命历史故事,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革命文化的实物载体和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进程中,形成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等为突出代表的革命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和文化的传承需要实物的见证。革命文物是有形的实物,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听党指挥、无私奉献、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对于中华民族坚持文化自立、巩固文化主体性不可或缺。同时,革命文物作为保护、继承、弘扬革命文化的主要媒介和渠道,也是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有力证物。

革命文物彰显社会价值。习主席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革命文物及其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是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的历史载体和鲜活教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崇高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高远的价值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无声的形式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是激发生机的营养剂,也是催生力量的正能量。它是历史的,又是当代的;它是凝固的,又是生长的。例如,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场所,每年都有数百万游客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关键一条是要传播好革命文物背后的革命文化,以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加强阐释研究,挖掘思想内涵。当前,革命文物的阐释还不够充分,使得其传播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要加强对革命文物所承载历史的研究,梳理革命历史细节,还原革命历史原貌,以物见史、以小见大,深刻揭示革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规律,增加传播内容深度,引发受众共鸣。一方面要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加强革命史、党史、军史资料的搜集整理,有序推进各个时期革命文物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革命文物的研究阐释,弄清与革命文物流传、征集相关的细节与故事,阐释革命文物内在价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革命文物相关革命精神的学理性研究,讲清革命精神的形成条件、内涵特征、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等基本问题,进一步科学凝练和阐述其精神内涵,突出其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特质性。

盘活现有资源,坚持系统融合。当前,革命文物传承发展不同程度存在活化利用不足、开发混乱等问题。加强革命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利用,应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打造革命文化品牌文旅产品。坚持系统规划,避免重复浪费。盘点、盘清、盘活革命文物富集地区最具特色的革命文化资源,统筹革命遗址、文化遗产、生态景观等优质旅游资源,聚焦革命文化载体密集地带,推出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整体品牌塑造宣介。同时,要深化产品创新,推进融合发展。将红色旅游与教育和体育、生态农业、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业态交融,搭建政、产、学、研等多元主体跨界合作平台,以革命文化教育、红色基因传承为目的,不断延长文化产业链,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强化科技赋能,提高红色旅游资源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推动红色旅游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扩大红色旅游受众规模。

创新传播方式,增进文化认同。在如今分众化传播时代,用户不再是统一的整体,而是独具个性的个体,革命文化的传播需要准确区分受众对象。面对追求崇高型受众时,可以增加革命文化理论知识的内容,迎合读者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理性;面对学习探索型受众时,要丰富革命文化的传播内容,保证传播内容的准确、深刻、形象,能够满足受众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尤其是面对青少年群体时,更要注意传播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可以采用小说、影视、绘本、短视频、动漫、图片等方式进行讲解,消解代际弱化。如借助全息影像技术展出重大历史事件原始录像,引进虚拟现实、三维实景等,全方位提升展示与传播效果。同时,还应坚持双向传播,加强实时互动,激发受众热情。革命纪念馆等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问答”“互动游戏”等,让受众了解和“参与”革命历史事件,还可以开拓更多线上线下联动活动,增加用户粘性。

主动设置议题,正确引导舆论。目前,革命文物传承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等的破坏与影响,篡改歪曲革命历史、戏说造谣英雄人物的现象时有发生。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革命文物传承主体要传播好红色声音,讲好革命故事。可以关注社会热点,发布革命历史与现实社会议题相关的内容,加强与公众直接对话,压缩错误社会思潮传播渠道和空间。同时,在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相关策划,向全社会传播正确声音。2022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推出的300集系列微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在央视科教频道、社会与法频道开播。该片首季100集、每集5分钟,将镜头聚焦革命文物,以宏阔的视角、新颖的表达,充分阐释革命文物背后的生动细节与红色故事,再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介入,净化网络空间,消除谣言杂音。

传播好革命文化的前提之一是保护好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革命文物,让革命文物这一“生动教材”给广大党员群众以情感的滋养、思想的洗礼、情操的陶冶、心灵的震撼和实践的引领,激励广大党员群众立足历史新起点,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科学制订革命文物保护规划。保护好革命文物,关键要搞好顶层设计,做好科学编制保护利用规划,这也是确保各项保护工作有序推进的保障和依据。各地政府应把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地区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制订与国家文物法规相配套的保护政策与条例,让革命文物保护更加有章可循。就不可移动的革命旧址来说,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确保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从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角度出发,遵循革命文物保护的真实性、协调性、完整性原则,注重革命文物本体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统一、协调。对于核心重点革命文物应编制专项规划,做到既应保尽保、又突出重点。

健全革命文物管理制度。各地各级文物、财政部门要按照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规定,健全革命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支持开展革命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和定期排查,全面摸清本行政区域内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和保护需求,落实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要求,建立革命文物资源资产信息卡,及时录入文物资源资产管理信息。同时,将革命文物大数据统筹纳入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推进革命文物信息高清数据采集和展示利用,实现革命文物资源数据信息的系统保存、科学管理和开放共享。各级文物、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完善革命文物保护支持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拓展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谋划革命文物保护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作为保障重点,为夯实新时代革命文物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法规保护革命文物。革命文物的保护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撑。过去一段时间,在城市建设中,因经济利益牵引,违法损毁革命文物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应健全文物保护利用法规,划定文物保护利用的红线和底线,提升全社会保护革命文物的法治意识。近年来,多地积极推动革命文物资源保护立法,探索通过法律手段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多地检察机关部署开展革命文物保护等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受理了一批红色遗产领域和英烈名誉侵权的公益诉讼案例,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及时总结推广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有助于加快形成保护红色资源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

来源:解放军报
刊期:第1056期

主办:安徽省军区政治工作局

微信值班:左边

铸剑江淮
铸剑江淮,与你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