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平安校园
向洗钱“Say No”
1
引言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反洗钱法》,新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的《反洗钱法》第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洗钱活动或者为洗钱活动提供便利,并应当配合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依法开展的客户尽职调查。”这意味着社会公众在与金融机构打交道时,需要积极配合尽职调查,自觉远离洗钱等违法活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为逃避公安机关对洗钱犯罪活动的持续打压,不法分子瞄准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利用学生兼职、实践锻炼等为幌子,让其充当洗钱媒介,洗白犯罪所得。少数大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或“替罪羊”,甚至在知道兼职可能不正规的情况下,仍心存侥幸,最终在利益的驱使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
校园洗钱案例
1
网络兼职跑分
杨某、樊某系某学院大三学生,2022年暑假,二人为赚取外快,明知是违法犯罪资金,仍提供银行账户给上线并按照上线指令操作手机银行转账,帮助上线“跑分”。其中杨某帮助转移犯罪资金550万余元,获利7950元;樊某帮助转移犯罪资金120万余元,获利2000元。另外,在帮助转账过程中,二人单独或伙同他人,在上线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跑分账户内的资金转走用于个人开销,金额分别为2.1万元、1.52万元。最终二人均被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
2
涉毒洗钱
大学生何某毕业三年,曾担任人民陪审员。其大伯为贩毒人员,何某知晓大伯是吸毒人员,但碍于亲戚关系,帮助其将用卫生纸包裹的东西送到某公厕的水箱中。此外,何某将大伯转到其支付宝账户的钱进行提现。何某在碍于情面不好拒绝的情况下,最终沦为了贩毒、洗钱的帮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3
刷单洗钱
大学生吴某在一家酒吧内认识了一名叫“龙哥”的男子,双方约定,以每张1500元的价格,吴某将其名下两张银行卡和绑定银行卡的手机卡一并交给了“龙哥”,用于“刷单洗钱”。此外,吴某找到同学廖某某告知其提供银行卡交给他人从事“刷单洗钱”每张可赚取1300元,廖某某同意后,将办理好的两张银行卡连同动态口令一并交给吴某,后吴某将廖某某的两张银行卡交给“龙哥”。出借期间,吴某名下的两张银行卡非法资金流水合计1110万余元,廖某某名下的两张银行卡非法资金流水合计850万余元。最终吴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廖某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4
网贷“刷流水”
实习结束的小王,想贷款买车,便在网上找到一个自称“放款快、低利息、无担保”的贷款公司。遂向公司客户提出4万元贷款需求,但对方以银行流水不足,需要刷流水才能放款为由,让小王到指定的银行开设新的账户。开通账户后,小王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支付密码等信息提供给对方。小王在客服指引下完成“刷流水”操作后,被告知7-1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收到4万元贷款。没多久,这张银行卡被冻结了。经警方调查,小王银行账户转入疑似非法资金40余万元,该资金关联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5
优惠充值
大学生小唐在某二手平台刷到一个“低价话费充值服务”的商品,商品详情显示“9折代充话费,量大从优,三天内到账”,心动的小唐并未多想,立即下单1000元的话费套餐,支付810元并提交手机号。第二天,1000元话费如约到账,商家提醒小唐“确认收货”,订单完成后,小唐暗自窃喜自己薅到了羊毛。然而一周后,他却接到当地反诈民警要求其前往反诈中心配合调查的电话,得知不法分子用诈骗赃款给自己充话费,话费“充值”的过程即完成了诈骗团伙赃款的“洗白”,自己竟成了“洗钱”的工具!
3
远离洗钱陷阱
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贪图蝇头小利或不义之财,兼职应聘、投资理财、生活缴费、购物消费等各类经济活动要选择正规渠道。
不合理要求敢于说不
增强法律意识,不应因受亲友之托或利益诱惑,使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账户证件不出借
不要出租出借出售个人身份信息、手机号码、各种金融账户和银行卡、二维码等。
青春护航,以知筑防
你们助我成长,我用行动守护未来
学法懂法是当代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反洗钱知识宣传
筑牢每位学生心中的防范高墙
策划: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
制作:人民银行鹰潭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