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最近, 人们意识到高能核-核碰撞可以为探究原子核结构提供全新的途径和方法. 在RHIC和LHC能区, 由于核-核碰撞的时间极短(小于10-24 s), 原子核基态结构的空间信息被直接刻画于QGP的初态, 并在演化过程中转化为末态粒子的动量分布、关联和不同的集体流信号. 得益于相对论流体力学及耦合模型对QGP演化的精细描述, 人们可以利用集体流探究QGP的初态, 并从不同集体流信号中提取发生碰撞原子核的结构信息. 此外, 为了研究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变和性质, RHIC和LHC进行了丰富的核-核碰撞实验, 如197Au+197Au,238U+238U, 208Pb+208Pb, 129Xe+129Xe,96Zr+96Zr, 96Ru+96Ru, 16O+16O, p+208Pb, p+p等. 这些碰撞系统为研究中重核的形变、中子皮效应、轻核集团结构等重要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而高能核-核碰撞和核结构的前沿交叉也会为原子核物理带来新的机遇和突破.
为了促进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物理的前沿交叉, 我们特别在《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策划了高能核-核碰撞和原子核结构专题. 本专题荣幸地邀请到诸多专家和学者撰写相关综述和进展报告, 评述近年来该交叉方向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 利用高能核-核碰撞探究原子核形变、中子皮及轻核α集团结构; 利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光生过程研究原子核结构; 基于格点有效场论和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轻核性质; 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研究96Ru和96Zr的核形变; 以及玻色子代数模型和量子相变综述等. 我们期望本专题的出版能够吸引更多科研人员投身于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物理的前沿交叉研究中, 为这一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贾江涌1, 马余刚2, 宋慧超3, 周善贵4
1.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2. 复旦大学
3. 北京大学
4.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文章列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读专题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