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报》2024年第30期出版“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40周年专辑”,收录14篇文章,欢迎阅读!
编者按
复系、建院40年来,依托清华大学的办学优势,在国家“211工程”“985计划”和“双一流”建设经费的支持下,在历任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系(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清华大学生物系(生命学院)秉承“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精神,主动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和莘莘学子加盟生物系,历经了“恢复重建期、稳定发展期、快速成长期”,完成了“向国内一流看齐、冲出亚洲、稳居世界一流”的跨越式发展。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涌现出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也直接促成了清华大学医学和药学学科的创建与发展。
正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在1931年就职演讲中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生物系(生命学院)的历任领导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为优秀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提倡群星灿烂,而不是一枝独秀”,形成了爱惜人才、尊重人才和成就人才的优良传统。主动推行人事聘任制度改革,打造学术共同体文化,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建成了一支学科布局完善、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一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有在编教职工120人,其中,教师91人(包括教研系列64人、教学系列7人、研究系列20人),实验技术系列职工29人,另有在站博士后200余人。在教研系列教师中,获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人数占比49%,获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支持人数占比57%,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获得者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获得者26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生命学院已经形成了六大主要学科方向——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细胞、发育和遗传生物学、神经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理和分子医学和合成与系统生物学,其中结构生物学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最近几轮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的“生物学”一级学科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为了适应生命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清华大学将生命学科列为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学科方向,生物系(生命学院)陆续创建了3个校级公共科研平台,包括生物医学测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和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三者共同构成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校级平台,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是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根本保证。与此同时,在国家各部委、北京市和社会捐赠的支持下,多个新型科研创新机构相继成立,包括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市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等,为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才培养始终是学院的首要任务。目前学院有在校学生1465人,其中,本科生422人,包括协和八年制预科学生177人; 研究生1043人。学院积极推进各项教育与教学改革,从2011年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学堂班”到2023年的生物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建设,不断改革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招生、选拔和培养模式,创建优良的育人环境,探索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和杰出系友、院友脱颖而出,蜚声海内外。如今,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已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基地之一。
在科研创新方面,生物系(生命学院)始终面向生命科学前沿。自2004年孟安明教授和陈晔光教授合作发表第一篇Science文章以来,截至2023年底,生物系和生命学院师生共发表Science、Nature、Cell文章118篇。过去5年,学院教师获国家级科学奖2项、省部级奖13项、社会力量奖34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以及国际代谢工程奖(IMES Award)、全国创新争先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等个人奖项。共有4项成果获评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项成果获评年度中国重要医学进展。
面向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因此,建设世界顶尖的生命学科是学院在新发展时期的根本性任务。过去十几年,以“准聘-长聘人事制度”改革为主体的制度性建设,打造了学院“公正、开放、自主、有序”的学术共同体文化,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有序成长和水平提升,而以“创新引领”为要求的多维度、深层次文化生态建设是学院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国际顶尖水平的核心抓手。一流的创新引领文化生态将是激发教师最大原始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最强创新能力的驱动力,是取得开拓性思想和颠覆性成果的保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将以复系40周年为契机,继续本着“保持优势、重点突破、学科协同、整体跨越”的原则,以落实“高质量发展”为要求,以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和“一流创新文化生态”为抓手,以建设“世界顶尖生命科学学院”为根本目标,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模式”,力争取得在科学史上有重大突破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使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跻身国际顶尖生命科学学院的行列; 同时,力争成为不仅是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培养高地,也是世界一流的合作交流中心,引领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四十年的发展成就,在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40周年之际,《科学通报》特别组织出版“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40周年”专辑,共选用了13篇综述文章,集中展现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的中青年教师所聚焦的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另有一篇总结教学改革举措的论文。陈国强等人[1]着重介绍了复系40年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领域在六个学科方向所取得的重要代表性科研成果,包括细胞、发育和遗传生物学、生理和分子医学、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俞立课题组[2]总结了一种新型的细胞器——迁移体的生物学研究最新进展,包括迁移体形成的分子机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各种疾病中的关联和潜在的应用前景等。郗乔然课题组[3]介绍了TGF-β信号通路的组成和作用机制,阐述了其在胚胎发育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精准靶向TGF-β信号通路来治疗疾病的新策略。颉伟课题组[4]总结了不同物种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相关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事件、核心ZGA转录因子、控制ZGA起始时间和基因激活特异性的因素,以及ZGA期间转录、蛋白质、代谢等多层次细胞重编程景观,并探讨了ZGA研究中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刘万里课题组[5]评述了代谢物衍生型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以其为靶点针对免疫性疾病的靶向治疗措施和药物的新见解。陈柱成课题组[6]总结了多个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分子组装、底物识别和染色质重塑机理,并探讨了染色质重塑调控基因表达以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意义。杨雪瑞课题组[7]概述了空间转录组数据的常用解析方法,针对不同角度与层面的信息挖掘需求,讨论了现有方法的设计思路与潜在的局限性,并对未来方法学设计的方向和策略进行了展望以期激发对新的数据分析理论、模型和算法的讨论。鲁志课题组[8]综述了复杂疾病中多组学、多模态数据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并围绕样本、数据和模型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多组学整合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陈国强课题组[9]评述了以嗜盐菌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的新型生物制造——生物制造2.0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预期该领域将引发生物制造的一场新的变革。赵昕宇课题组[10]总结了突触可塑性的研究历史,讨论了有监督信号和无监督信号两种类型的突触可塑性的不同功能,并着重介绍了体内突触可塑性研究的新发现及相关技术进展。李坤课题组[11]综述了焦虑和抑郁障碍疾病的性别差异及其神经机制,总结了两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与情绪加工和调节相关的脑区(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和信号通路,以及性激素和神经肽调控神经环路的方式,以及对开发性别特异性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意义。吝易课题组[12]回顾了从生物大分子相分离发现至今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相分离领域亟须回答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生物体内相分离研究的发展方向。刘玉乐课题组[13]综述了细胞自噬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自噬在植物病毒、细菌、真菌侵染以及在植物病毒和昆虫介体互作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欧光朔[14]探索了一种有组织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新模式,在学院举办的“人工进化”本科生暑期学校和中学生冬令营中,通过科教融合的教学活动,带领学员开展原创性的科学实验,解决重要科学问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育人成效。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期待与国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同推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特邀编辑
吴畏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细胞信号与胚胎发育、成体干细胞以及肿瘤生物学研究。
时松海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北京学者,致力于哺乳动物大脑发育、功能和疾病研究。
专辑篇目
1. 陈国强, 陈柱成, 黄善金, 等. 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40周年重大科研成果回顾. 科学通报, 2024, 69: 4339–4355
2. 杜万清, 俞立. 迁移体的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2024, 69: 4331–4338
3. 孙宏瑶, 魏思璇, 郗乔然. TGF-β信号通路在发育和疾病中的调控. 科学通报, 2024, 69: 4356–4372
4. 徐子寒, 孔凤, 颉伟. 开启生命程序: 合子基因组如何启动? 科学通报, 2024, 69: 4373–4390
5. 康娜, 刘思辰, 段庆辉, 等. 代谢物衍生型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 科学通报, 2024, 69: 4391–4402
6. 袁俊杰, 陈柱成. 染色质重塑的功能和机理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2024, 69: 4403–4414
7. 李润泽, 陈旭, 杨雪瑞. 空间转录组的解读与探究: 数据分析方法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科学通报, 2024, 69:4415–4431
8. 刘晓帆, 鲁志. 复杂疾病中多组学多模态数据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2024, 69: 4432–4446
9. 李韶威, 何宏韬, 吴琼, 等. 嗜盐菌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的新型生物制造: 生物制造2.0. 科学通报, 2024, 69: 4447–4460
10. 赵昕宇. 突触可塑性及其生理功能. 科学通报, 2024, 69: 4461–4469
11. 韦理强, 李坤. 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神经机制. 科学通报, 2024, 69: 4470–4485
12. 何世明, 王实, 吝易. 生物大分子相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回顾与展望. 科学通报, 2024, 69: 4486–4499
13. 阿斯古丽·伊斯马伊力, 张建航, 吐逊艾力·艾孜提力, 等. 细胞自噬在植物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科学通报, 2024, 69: 4500–4510
14. 欧光朔. 人工进化暑期学校和冬令营: 有组织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 科学通报, 2024, 69: 4327–4330
点击“阅读原文”|读专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