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冬至,朋友来家里吃饺子,说到了明年的旅行安排,舍友姐姐提议去东北沈阳,离北京近,高铁也方便,可以吃锅包肉,也能体验东北搓澡。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我不喜欢锅包肉,也不想搓澡。
奈何小伙伴为了给我庆生,提议去旅行,找了周围几个地方,最后还是决定去沈阳。
高能开局、极限赶车
虽然上次去乌兰察布说,不能极限赶车,卡点上车过于刺激和危险了。这次,我本来算好了时间,但是到站和换乘2次,每一次坐地铁,我都刚好碰到前一趟车走。结果是,开车前9分钟,我下地铁;开车前7分钟,我安检进入车站;开车前5分钟,过了检票口,找到座位,刚坐下,车就启动了。
冬天穿太多了,一路上跑得可累了,嗓子都要蹦出来了。感谢小伙伴的体谅,没有批评,还宽慰我“要不直接改签,你别赶了”。
特别感谢北京地铁站和火车站之间的联通设计,从地铁站出站到火车进站口非常便捷,距离也比较短。进站排队的人也很少,使得进站非常快。北京南站、清河站、北京朝阳站均是如此。
相比之下,这次从沈阳北站(地铁站)出站后乘车的便捷性比北京差了很多,地铁出站后是到了地面进站,而且中间有比较长的一条商业小吃街。
这也体现了经济发展不同下城市的建设布局,北京商务人士出行较多,以效率优先。沈阳的商务出行相对较少,在人流量较大的一段路上设置商业点,综合效益更高。
沈阳故宫
沈阳,我只知道两个景点“沈阳故宫”“大帅府”,能以“故宫”命名的景区,是此行必去的。“故宫”是指“旧时皇宫”,国内有四大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南京故宫”和“凤阳故宫”;后面两座故宫毁于战火,前两者成为国内仅存的两座大型古代建筑宫殿群。大家常听到的“台北故宫”是指1965年落成“台北故宫博物院”,并不是古代宫殿建筑群。
沈阳故宫的面积很小,只有北京故宫的十二分之一,最东侧是大政殿和十王亭,呈现了游牧民族定居的感觉,虽是中式建筑的亭子,但是布局很像帐篷。
居高而建的凤凰楼是皇帝后妃们夏日观景纳凉,凤凰楼后面是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以及次西宫永福宫。见到了在影视剧中出现过无数次的“海兰珠”和“庄妃大玉儿”居住过的宫殿,原来历史上那么赫赫有名的人物,住在一个院子里,也是睡大炕。
(凤凰楼)
(关雎宫,海兰珠住所)
(坤宁宫外景)
小时候以为“xx宫”听着很神气,是很大的一个院子,在沈阳故宫,每个宫大抵就是三间房子,想想,自己家的房子门口也能挂个牌子,题字写上“XX宫”。
大帅府
大帅府是张学良故居,因为“东北易帜”“西安事变”而被广大人民熟知,也被认为是“爱国将领”,作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不到30岁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妥妥的“高富帅”,也被称为“少帅”。
大帅府中由青砖而建的“大青楼”事沈阳地标性建筑,也是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大青楼”中的“老虎厅”,因两只老虎标本,以及处决“杨常”二人,游客络绎不绝。
(大青楼)
(老虎厅)
传统四合院建筑中,用了很多绿色的元素,陈列的桌椅很多镶嵌着贝母,泛着莹润的光泽,富贵逼人吧。
前后两天分别去了“沈阳故宫”和“大帅府”,这两地都算是一代霸主居住的地方,但是时间上差了300年。300年生产力的变化,体现在了这两个院落中女性的居住环境。大帅府中,张作霖的夫人无论是在传统四合院中的居所,还是小青楼,采光、舒适程度,都比“沈阳故宫”中的后妃居住环境好。
让我想起来,第一次去故宫,看到储秀宫那么小的院子,还要住好几位嫔妃和下人,屋外红色的宫墙庄严肃穆高耸,让人不由得想起来“宫墙深深深几许”
边业银行旧址(沈阳金融博物馆)
本来没计划去边业银行旧址,但是去之前在B站看UP主区沈阳旅游的视频,弹幕说“沈阳金融博物馆很好,很值得去”。网友诚不欺我,果然如此。
金融博物馆的游客不是很多,游览体验好很多。展馆的指引和导览都很清晰,全程不走回头路,很多主题性博物馆做不好,一是策展的安排不合理,二是展板过于多,没有吸引力。
沈阳金融博物馆恰好克服了这两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进门是银行大厅柜台,有很多蜡像,展现了银行大厅繁忙的工作景象;
之后的展厅,简要介绍了边业银行的历史,让游客对其来龙去脉有了了解。
地下金库,游客印象最深的是金库的大门,厚度和自己一样宽了。
沈阳在民国时期各个银行的建筑模型
一间屋子刷了金灿灿的漆,地面是各种元宝和铜钱的样式,一尊高大的财神像,一进门就有一种“发财感”。
展示1980-2002年居民储蓄利率表,当前我国1年定期存款利率是1.1%,3年定期存款利率是1.5%。因为当前利率下行,对于这张利率表更有感触。
一面墙上写满了“贝”字偏旁的汉字。又用字块的凹凸不平,呈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展示各国货币的“大厅”,“哇,钱钱来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货币,货币铸造的历史,不同时代用不同的材质造币。
还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黑奴贸易的时候,非洲地区的货币较为原始,还用贝币,殖民者购买奴隶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博物馆,知名的展品包括《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我国各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每个省的博物馆都有绝世珍宝。
辽宁省博物馆展馆一层展厅主要是临时展、中国古代碑志、明清玉器和明清瓷器展,展馆二层辽瓷、货币、佛教造像、玺印、铜镜以及满族民俗展,展馆三层以举办常设展,即“古代辽宁”为主。到了之后,我直奔三楼,不知道是不是打开方式不对,并没有看到系统的介绍辽宁发展的相关展厅,而且展厅中有很多文物是收藏于其他省的博物馆,辽宁省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比较多,没有很强的少数民族特色。
想来是我不懂吧。
东北搓澡
东北是共和国长子,近几年伴随着东北明星活跃于荧屏之上,东北的搓澡文化也为更多的人熟知。
前几年去丹东,本来也计划去搓澡,我都已经进了澡堂,最终还是放弃了,在澡堂按摩了,看了看电视。
这次本来也不想,同行小伙伴提议“去吧,体验一下”。最终选了一个离酒店比较近,价格亲民的一家。42块钱,包括醋搓、奶浴和面膜,我这个西北人去了辽宁,也是没搓过澡的南方人,属实有些尴尬;阿姨搓完之后,全身都红红的。同时也感觉自己这辈子都没这么干净过。
奶浴就是弄点“奶”(大概是牛奶),一边按摩一边抹到身体上,滑滑的。
当天去的浴场,虽然不大,但是顾客也不少,搓澡都需要排队等着叫号。
搓澡的阿姨挺逗的,搓完澡之后和我握手说“欢迎你来沈阳玩”。不过阿姨说的最正确的一句话是“你看着也就20多”,哈哈哈哈哈。
锅包肉和鸡架
锅包肉是舍友姐姐喜欢的食物,我第一次吃锅包肉是2018年去哈尔滨,在一家爆火的网红餐厅吃了锅包肉,给我留下了阴影,感觉用山楂和冰糖熬的汁,巨甜又巨酸。
这次去沈阳的第一餐吃了锅包肉,炸的酥脆,酸甜口恰到好处,吃了好几块,意外之喜。
东北的大米很不错,米粒很长,自带油光,看着就香喷喷的。
鸡架是承载了东北漫长的季节下的美食,90年代的下岗潮之下,经济变差,鸡架是便宜且能吃到肉的美食了。在一家人很少的烧烤店点了一份拌鸡架,因为知道是甜咸口,专门要求店家少放了糖,虽然店里的人很少,但是味道还可以。不过,鸡架真得没肉呀,不知道吃啥。嗦骨头吧。看着剃的如此干净的骨头,让我想起来自己削苹果,苹果皮削得特别薄,我妈说“你也太能了,这么薄的苹果皮,一点肉都没有,喂猪猪都不吃”。
我看视频,B站广东地区的UP主煲汤,UP主说煲汤的食材(鸡肉或猪大骨)就不吃了,只喝汤。过去30年东北和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差异体现在了饮食上,一地漫长的季节是另一地的繁花。
西塔老太太烤肉
在沈阳的最后一餐吃的是“西塔老太太烤肉”,在北京有很多家店,但是听说缘起于东北,不过在北京还没吃过这家。
这家店的服务比较好,服务员会帮忙烤肉,收台和摆台也很快。一线城市以外的餐饮店,服务普遍比较差的,在沈阳的第一餐,我们到店之后,服务员坐着聊天不收台,新来的顾客没地方坐。把“不想上班”写在脸上,落实在行为上。
印象最深的收拾和整理碳盆,这家店有一个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放置炭盆和取走炭盆,工作人员会拿一个铁匣子(只有一面开口)将炭盆装进去,然后拿走。今年在北京吃过两家炭火烤肉店,炭盆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就拿着在店里走;因为走动形成的风,把炭火的灰吹的到处都是。
经济下行
经济下行是过去一年被讨论的最多的词语,个人的直观感受是工作难找,钱难挣,不敢消费。站在沈阳大街上,感受到的是人很少,除了“沈阳故宫”“大帅府”“辽宁博物馆”的游客比较多以外,其他地方的人都很少,街上很多门店都倒闭了,一些餐饮店顾客寥寥无几。我晚上7点多想吃完饭,溜达了酒店附近大半条街,每个店都觉得有“坑”,从外面看,里面的人很少。最终我们吃饭的那家店,我们进去之前有一桌客人,等那桌客人走后除了我们也没有别的客人。
大概东北天冷的原因,很多店晚上七八点就关了。而牛马在晚上七八点可能才下班。
“沈阳故宫”外面一水的旅拍店,卖特产的都很少,游客愿意花钱为旅行留念,主要是女性顾客;其他的消费则是能少则少了。
是盛京,是奉天,是沈阳
高中学地理的时候,同学说“你就当你去过了每一个地方,这样你就记住了”。以前,我总记不住“奉天”“盛京”是哪里,去了一次沈阳,满大街写着“盛京”和“奉天”,这次是真记住了。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
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
有“918”事变,也有东北人民的奋起抗争
这里是重工业基地,曾经的“共和国装备部”
有二人转,也有天生的幽默逗趣
有鸡架,烤串,锅包肉……
这就是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