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第二人称叙述视角。运用第二人称写作,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说中既出现“你”,同时也出现“我”与“他”,这种情况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二是小说通篇只出现“你”,而不出现“我”,更不出现“他”,这就是所谓真正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后者写作难度尤其高,成功者少,外国一位现代派作家创作了一部叫做《变》的长篇小说,用第二人称叙述,取得了较大成功,为人们所称道。比如其中一段:
你这又开始你熟悉的游戏了,给你的每一个旅伴起名字。不过托马这个名字对在座位上来回折腾的这个小男孩不合适,因为他比你的儿子小得多,最好管他叫,比方说,安得列吧。拉着手领他出去的那个女人是波利阿特太太,至于那对年轻夫妇,不,不用文学里的名字,简简单单,叫他们彼埃尔……等一等,也不能叫塞西尔,叫阿涅斯挺好,博罗米尼在纳伏纳广场上盖的教堂就叫做圣阿涅斯因阿戈内教堂。
第二人称叙述与第一、三人称叙述的明显差异,就在于它的强烈的感情倾向。一个“你”字,似乎让读者遇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当代作家刘心武也认为,第二人称叙述更能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为第一人称叙述,主要有利于“我”的心怀的袒露;而第三人称叙述,则似乎有冷眼旁观的意思;第二人称的一声“你”,则顿时让读者心中一热,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促膝谈心了。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阂,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关于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所以在此就没有必要举例。大家可以拿它们来与一、二人称小说作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1)叙述者(叙述行为主体)不等同于作者(写作行为主体),而且往往不是作者。热拉尔·热奈特为此作过极为清晰的界定:《高老头》的叙述者不“是”巴尔扎克,尽管他不时表述巴尔扎克的见解,因为这位叙述兼作者是个“了解”伏盖冷公寓及其房东和房客的人,而巴尔扎克只不过把这一切想象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篇虚构作品的叙述情境当然永远不会和它的写作情境相吻合。
(2)相对于全知视角的叙事,有限视角无疑具有很多优势。但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因为叙事的视角受到局限,作者无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叙述整个故事所有的细枝末节。简单地来说,人物可以去的地方,叙述人的视线却无法抵达。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作品中“跳角”(从一个视角跳到另一个视角)现象时有发生。
(3)视角对于叙述文的叙述、情节的组织和人物的描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视角便产生两个不同的事实。事实的各个方面都由使之呈现于我们面前的视角所决定。”“组成虚构世界的事件永远不可能靠‘自身’,而总是通过某种角度,凭借某种观点呈现在我们面前。”(托多洛夫)“在很多情况下,如果视点被改变,一个故事就会面目全非甚至无影无踪。”(华莱士·马丁)
(4)“确定从何种视角叙述故事是写作中最重要的抉择,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文章人物及其行为的反应,无论这反应是情感方面的还是道德方面的。”(洛奇《小说的艺术》)
(5)你选择的视角决定了写作成败的一半。因为视角决定了文字的风格,决定了人物的个性,有时甚至决定了主题的意义。(白先勇)
莫言就说过:腔调,并不仅仅指语言,而是指作家营造的那样一种独特的氛围。一个人物有一个人物的腔调,但是,同一个作者的腔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有些文章里,有时作者可以将自己惯用的腔调隐藏起来,换成人物的口吻来说话。叙述腔调能够让作家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话语环境,让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发展随着腔调给定的逻辑往下走,有利于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
◆知识
1.人称:叙述文中对人物类别的称呼。叙述的人称,就是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即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叙述的。自己讲述事件,自己想,自己说,自己做,都是第一人称“我”,面对在场(或者虚拟在场,如书信)对话的人物称为“你”,涉指不在场的人物则是“他(她)”。
2.视角:叙述事件的角度。叙述角度大致可分为两种:全知叙述视角和有限叙述视角。“全知”或“有限”主要是针对叙述文中隐藏的叙述者而言,即叙述人对事件内情完全了解的叙述视角叫全知叙述视角,叙述人对事件内情只知道一部分的叙述视角叫有限叙述视角。
3.腔调:指叙述人以及事件中人物言语中流露出反映其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的语调。
◆方法
1.多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把读者带入作品营造的世界。其间可以尝试通过改变叙事人称来调节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
2.运用全知视角,通过他人之口、之心,与文中人物交流,与读者交流。控制全知视角的“度”,不能认为自己对事件了如指掌就不分轻重地铺叙、描写、议论,甚至搞得文体不明。
【叙述人称与视角】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版本一:
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这时,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看样子他今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版本二: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三种人称进行叙述,第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第二个故事乌鸦变成了“我”,以乌鸦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中狐狸变成了“我”,以狐狸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内容一样,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例如,《水浒传》第8回末尾第9回开头“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
叙述视角和人称的变换。一部小说中,不将一种视角人称一贯到底,而是不断变换,以求得变化的效果。中国的例子,如《水浒传》第10回中一段话:
叙述视角和人称的变换。一部小说中,不将一种视角人称一贯到底,而是不断变换,以求得变化的效果。中国的例子,如《水浒传》第10回中一段话: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茶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人走卒模样,跟着也坐下来。
这一段作者显然改变了叙述视角,由作者全知全能的视角,变成了小说中人物李小二的视角,“是李小二眼中事”(金圣叹语),这种改变很好,李小二不是当事人,但他对事情并非漠下关心。林冲是他的恩人,所以凡可能和林冲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他都关心、敏感。别人不注意的,他注意到了。酒店进出几个人,本来是平常事,但李小二眼中看出了可疑,这样,阅读效果就不一样了。这种叙述视角的改变,外国的例子,有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小说共四部分,由四个人来叙述,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第一部分是通过班吉的眼光来叙述的,第二部分的叙述者是昆丁,第三部分的叙述者变成了杰生,第四部分则归于第三人称,即由作者来叙述了。前三部分的叙述者之间是兄弟关系,他们性格各异,所以眼中的世界也不同,这样小说的效果就比呆板地全用第三人称好多了。
【叙述腔调】
之经典案例拓展比较:
我们还用两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加深理解。
网络上《三国》的版本特别多。老师这儿收集了关于刘备的一些片段,两段一组,你们能通过对比感受一下它们的叙述腔调有什么不同吗?
比较一:
①东汉末年经济大萧条,以至于许多人做生意都破产了。话边儿走来一个老兄,正是东边那个卖草鞋专业户,嘴里嘟囔着“哎呀妈呀,这个世界太疯狂了…我命苦啊…”。这人看着就是个不读书的草包样儿,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来,说他有志向吧也就是一点,就爱和四方来的年轻哥们儿喝酒说事儿。但这位老兄长得还蛮帅的:嘿嘿,身高一米八,耳垂大得弥勒佛似的,手腕处过了臀线,眼睛生的开,居然能看到自个儿的耳朵。关键人皮肤好啊,脸上就跟白瓷娃娃一样,唇色还是最近流行的少女桃花色啊…
明确:轻松、幽默的叙述腔调
②风云变幻,世上之事总是半点由不得人啊…那汉初何等大气外张,到东汉末年,却是民不聊生,老老少少的苦啊。这一日打东边儿来了个年轻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你们道是人不可貌相,可我看得多了,此人身上却实实在在有帝王气数。他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留下的一个孤苗儿,当初家里也是何等风光,如今却落得个全家贩屦织席的境地。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明确:、古板、正统的说书人叙述腔调
比较二:
①天哪,我的老伙计,你想知道我为什么来三次吗?真是见鬼,其实我也不太了解。看上帝的份上,为什么不请我进去喝杯茶呢?哦,他在睡觉?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究竟是谁给了他这样的自信,还有什么会比等待一个皇叔的造访更令人兴奋的呢?嘿,孔明,你要是再不出山,小心我用靴子狠狠踢你的屁股。老兄,我发誓,我的真会这样做。
明确:幽默直白的美国人叙述腔调
②这样心酸而又期待的心情,孔明也是相信着的吧。相信着美好的未来,相信着黎民百姓对幸福的企盼……就算是我这样软弱的人,果然也还是没办法辜负关羽和张飞的信任,所以…就算是一小时也好,请让我见您一面,真的拜托了。如果您不想见我,这一定是在考验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来承担复杂繁难的事业吧!请您一定相信我,您对我来说,已经是超出知己一样的存在。
明确:拘谨、严肃、柔中带刚的日本人腔调
大家现在对腔调有了一定了解,注意学案定义中还有一句话:叙述腔调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那么接下来我们玩个猜一猜的游戏,同学们能够根据腔调分析出它们分别是哪位作家的作品吗?
片段一: 老太爷这人什么也不怕,就怕庆不了八十大寿。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只求消消停停的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即使赶上兵荒马乱,他也自有法儿:最值得咱们说的是他的家里老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为什么这老太爷只预备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呢?这是因为在他的心理上,他总以为北平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大城,不管有什么灾难,到三个月必定灾消难满,而后诸事大吉。北平的灾难恰似一个人免不了有些头疼脑热,过几天自然会好了的。不信,你看吧,祁老太爷可会屈指算计呢:直皖战争有几个月?直奉战争又有好久?啊!听我的,咱们北平的灾难过不去三个月!可是,卢沟桥的炮声儿一响,他老人家便没法儿不稍微操点儿心了,谁教他是这儿的老太爷呢。
明确:老舍——幽默的京腔的说书人叙述腔调
片段二:
黄昏来时她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她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好象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象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事,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全无结果,到后如何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明确:沈从文——纯净的唯美的叙述腔调
片段三:
大约先前这人还只“疑心”我是仆人,现在算已“明白”我是仆人了,见我问他,就大洋洋的说:“我刚从北京来,不久就要到外洋去留学。我也是——一个作家。久仰你先生的大名,特意前来拜访!”
来客游目四瞩,各处看了一会,同拍卖行办事人估价样子,把房中每样东西在心上记上一个数目。各事弄清楚后,俨然大事业已办妥,应当休息休息,不必主人相请,就大模大样,选定了一个靠窗边的椅子坐下了。坐定以后喝了我为他倒上那一杯清茶,气色也稍稍从容了一点,一时又不想走路,见我畏畏缩缩的站在屋角,似乎安慰我不要怕“大人物”,就向我攀谈起来,完全用的是个什么长官和下级谈话神气。
明确:沈从文:讽刺的冷峻的叙述腔调
结论:作家的腔调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作家也可以有不同的腔调。在有些小说里,有时作家可以将自己惯用的腔调隐藏起来,换成人物的口吻来说话。
所以,我们可以发展作家的腔调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有些小说里,有时作家可以将自己惯用的腔调隐藏起来,换成人物的口吻来说话。
【叙述腔调的意义】
现在我们清楚了叙述腔调是什么,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作家为什么要使用叙述腔调,也就是叙述腔调的作用是什么?
大家看鲁迅的三段文字。这几句几乎都是小说的开头,里面透露出明显的阴冷的腔调。
加深理解:
1.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祝福》)
2.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故乡》)
3.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
请同学们阅读以上三句话,结合自己对鲁迅一贯的创作腔调,谈一谈叙述腔调的作用是什么?
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们:
1、在这样的开头之下,《祝福》里还能有《边城》中翠翠那样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吗?
2、《故乡》中的闰土最后会和“我”一起愉快的重拾少年情谊吗?
3、《孔乙己》会有一个温情的体面的结局吗?
都不会。所以我们看到,既定的腔调在暗中控制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
这就好比几个人大代表在一起谈国家大事,他们的腔调自然是严肃、正经的。你能进去用方言插一句“欸,今天白菜好多钱一斤,哦是这么贵罗!”这就有点违和,和已定的话语环境不搭调。
当然,作为一个作家,我们不能单单的被控制,更多的是主动创设一种腔调来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上学期期末,我为了给高一年级做一期宣传稿,回忆大家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的校园生活。我一直觉得很难下笔,直到我找到了我们1805班郭恒这个腔调,模仿他轻松、活泼的少年腔调来写,文章一下子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同学们也比较喜欢。
所以莫言就说过:腔调,并不仅仅指语言,而是指作家营造的那样一种独特的氛围。叙述的腔调一旦确定之后,故事几乎是自己生成的。大家要注意一个关键词“氛围”,他其实就是一种话语环境,这个对作家来说是很重要的,是一个作家拥有辨识度的关键。有的作家营造出来的话语环境像小酒馆(太宰治),有的像咖啡屋(村上春树),有的像茶馆(老舍)等等。
所以我们概括一下叙述腔调的作用:
叙述腔调能够让作家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话语环境,让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发展随着腔调给定的逻辑往下走,有利于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
举例说明,加深理解:
你们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霉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我父母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尔式废话,可我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首先,这类事叫我烦腻;其次,我要是细谈我父母的个人私事,他们俩准会大发脾气。对于这类事情,他们最容易生气,特别是我父亲。他们为人倒是不错,我并不想说他们的坏话。可他们的确很容易生气。再说,我也不是要告诉你他妈我整个自传。我想告诉你的只是我在去年圣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活,后来我的生活整个垮了,不得不离家到这儿来修养一阵。我是说这些事情都是我告诉DB的,他是我哥哥。在好莱坞。(《麦田的守望者》
思考:
1这一段的腔调是:
2你了解到文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人:
3你了解到的《麦田的守望者》的创作意旨是:
4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这是书中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选段,他的作者是塞林格。大家先看看这个腔调:1、首先他句子很短小,而且颠来倒去(对于这类事情,他们特别容易生气),没什么逻辑;2俚语很多,喜欢用夸张的词汇比如“整个儿垮了”;3你看他前面这么长一段,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你问我啊,我就不告诉你”,又有点张狂。所以这是一个活泼、叛逆的少年腔调。
那我们看过《麦田的守望者》的同学,大家知道这个“我”是什么性格的人吗?(叛逆的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内心深处的梦想又很天真的人)它表达什么主题呢?文中的“我”虽这个虚伪的社会无时无刻不感到厌恶。对工业文明之后,现代社会人们关系异化、迷失自我的一种批判。所以用一个少年单纯而叛逆的腔调,恰恰最能揭示出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情态。所以用它纯真的腔调看世界,会发现社会的很多矛盾;用他批判的腔调叙述,会揭露社会矛盾下的丑恶。这样的腔调既表现了人物性格,也揭示了社会批判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