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降薪裁员内幕揭秘,背后真相让人震惊!

文摘   2024-11-07 13:39   北京  


01

央国企的人员调整现象


在央国企中,关于人员调整的讨论从未直接使用“裁员”这一词汇。

相反,常用的表述包括“人员优化”、“岗位调整”、“人才交流”等。

这些术语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实际情况,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印象。


02

信息传播与会议频繁


在进行人员调整时,首先会释放出压缩编制和整合资源的消息,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会议的召开。

形势分析会、动员部署会、专项工作会接连不断,会议内容往往围绕经济形势不佳和降本增效展开。

员工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感,心中不免猜测自己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被调整的对象。


03

潜规则与人际关系


在央国企的人员调整中,潜规则显得尤为明显。

与领导关系良好且能力出众的员工相对安全,而那些能力较弱且缺乏关系的员工则面临更大的风险。

对于能力尚可但关系一般的员工,最终的结果往往取决于领导的态度。

某些央国企在处理人员调整时,甚至会提供体面的选择,比如一次性买断工龄或安排到后勤部门,确保员工能够安稳度过余生。


04

福利削减与考核机制


然而,许多央国企并不如此温情,尤其是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年终奖逐年减少,福利补贴也被大幅削减,员工的基本工资成为唯一的保障。

与此同时,企业开始寻找各种理由来评估员工的表现,考勤、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成为了考核的重点。

调岗、外派等措施接踵而至,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职责不断变化,甚至有时会被迫接受薪资大幅降低的派遣工作。


05

考核与竞争机制


在考核机制上,央国企往往采取表面上公平的方式,实际上却早已设定了目标。

通过竞聘上岗、末位淘汰等手段,员工的去留被严格控制。

即使在考核中表现良好,也可能因为“绩效均衡”而被评为不合格。

审计问责的方式也常常被用来追责,给员工施加压力,迫使其离开。

在这样的环境中,央国企的“降本增效”策略显得尤为复杂,表面上遵循制度和流程,实际上却是利用制度作为工具,流程作为武器,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 END -

推荐阅读

💡添加关注,获取更多AI热点资讯~💡

感谢您的阅读,辛苦您 点赞、在看、分享!

AI说热点
AI说热点,说实时资讯,助你快速了解时事动态。
 最新文章